史国芬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延安路小学 562400
摘要:高效课堂的重要实施途径,就是提升学生参与度。学生参与度高了,课堂有效性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保证。但是目前,在很多学困生的身上,课堂参与度是较低的,需要我们加以干涉和引导。本文将以一名学困生为例,谈一谈如何让学困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课堂参与度;
引言
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基础教育中非常关键的课程,对学生日后的学习与生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小学数学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小学生的智力发展,还可以促进小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提高。但是由于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还是有一些学困生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教师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从多方面分析学困生出现的原因,加强对于学困生的关注,结合学困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的改变,从而使学困生得到转化,进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学困生面临学习困境的原因
(一)对学习重视程度不高
数学学科之所以对学生的要求较高,是因为它的逻辑性较强,需要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来理解相关知识,但是由于学生、家长和教师的重视程度不高,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下降,学习效果逐渐降低,最后只能面对学习困难的处境。首先,学生的重视程度不高是学困生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这些学困生之所以不重视数学学科,是因为在长久的成长历程当中,他们认为学习或许并不重要,成绩的高低对于他们来说也没有太大的影响,这种观念让学困生在潜意识当中就将学习设定为了无关紧要的任务,在学习时他们也不会投入太多的精力,学习积极性也相对较低。除此之外,教师和家长的重视程度也是造成学困生产生的重要原因,因为部分家长对孩子过于宠爱,给了孩子以充足的零花钱和物质基础,但是却疏忽了对孩子正确学习观念的培养,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并不会过问他的学习情况,任由孩子自己发展,这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过于放纵,无法正确地约束和管控自己。另外,部分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没有及时地将学困生的学习状态纠正过来,认为这些学生已经到了无法管控的地步,甚至会选择放弃对这部分学生的管教,导致学困生过于放纵,其错误的学习行为和习惯也不能得到正确的纠正。
(二)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缺乏兴趣
学生步入小学阶段之后,相对应的课业任务会有所加重,教师对于学生成绩的关注也会随之增加。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兴趣。但是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加上一些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找不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所在,从而导致一些学生在课程中得不到相应知识的传授,从而形成学困生。
(三)教师的错误指导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一个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直观有趣,那么学生将会很喜欢上这位教师教的课,但是大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创新和改变,导致自身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还有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正视学困生和其他学生的区别,在讲授课程内容的过程中过于笼统和激进,只考虑到了大部分学生的感受而没有考虑到学困生的接受能力,这导致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困生无法理解相关内容,久而久之与中等生和优等生拉开了差距,这种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困生的学习信心,严重地打击了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在课堂上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和关注,很容易走上自暴自弃的道路,这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困生的课堂参与度
(一)调适学生心理,打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以此来提升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投入程度
班里有一名学困生小s,他学习基础非常薄弱,存在着很多的知识漏洞。但是父母忙于工作,忽视了他的学习和内心,所以小s常常非常忧郁、自卑。在课堂上,虽然我鼓励他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课堂互动,可是他却把头埋得更深。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授课当中应当秉承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我们应当改变以往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跟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并且在此基础之上使学生爱上数学课堂。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当学生处于放松状态时,其思维敏锐度将大幅度增加,学习效果也将变得更加显著,有鉴于此,一次,在提出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后,为了给小s一个回答问题的机会,我走过他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老师发现你很认真,这道题一定能回答出来。”在我的鼓励下,他小心翼翼地说出了答案。我对他竖起了大拇指:“果然没让我失望!”
(二)创新数学教学模式,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相比于其他阶段的学生来说,小学阶段的学生比较容易相处,他们喜欢和教师进行交流和讨论,但是由于部分教师过于严格,学生可能会惧怕他们的威严,和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在针对学困生的问题时,数学教师要改变和创新自身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要全面地考虑到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不能仅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状态来判断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在讲解一些逻辑复杂的问题时,数学教师要多提问学困生,如果学困生没有理解相关内容,教师可以再深化一遍,或者教师可以在课下对这些学困生进行辅导,帮助这些学生理解相关的数学内容。在提问的过程中,数学教师不能按照其它学生的标准来要求学困生,对于学困生回答过程中一些值得鼓励的地方,教师要及时地发掘出来,并给予这些学困生以鼓励,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学习是有成果的,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
(三)尊重学困生,加强对于学困生的关心
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不能够忽视学困生,或者因为学困生的成绩而冷落学困生。教师应该加强对于学困生的关注,平等地看待学困生,对学困生充分地关注,让学困生在课堂中享受与其他学生同样的教育,并从中感受到教师对于学困生的认可与尊重,从而认真地进行数学学科的学习。并且教师要增强与学困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站在平等的角度上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困生通过对于教师的喜欢增强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让学困生与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问题及时地告知教师,让教师进行问题的解答与处理,解决学困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从而进行学困生的转变。
结束语
总的来说,学困生的产生原因是多样的,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进行全面的考虑和分析,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进行学困生的转化,需要教师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强对于学困生的关注与尊重,开展对于学困生的针对性教学,通过鼓励教育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使学困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培养学困生参与课堂的习惯。采取正确的措施来帮助学困生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纠正学困生的错误行为,让学困生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参考文献
[1]方燕.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课堂参与度的提升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1(05):1.
[2]刘芯彤.创设情境,提高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课堂学习参与度[J].科幻画报,2020(09):225.
[3]张启亨.小学数学提高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的探索与实践[J].知识文库,2017(10):101-102.
[4]秦珏.关于小学学困生课堂参与的研究——以小学数学课堂为例[J].新课程(中),2016(09):116.
[5]卞庆艳.提高小学数学学困生课堂参与的策略[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6(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