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顺芳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栖贤学校 610400
摘要: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感受和理解能力。目前,语文阅读多以教材内容为主,但教材内容有限,限制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可提供给学生适当的课外阅读材料,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和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课外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 作用探究
引言
语文学科作为其他学科的基础,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是教学生认字组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有效的阅读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积累素材,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教师不应该将阅读教学局限在教材内容上,而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为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用课外阅读助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提升语文素养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除了应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外,还应该重视其综合素养的提升,为学生接下来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学生的知识面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得到拓展,同时为课内阅读提供良好的辅助作用,在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的衔接当中逐渐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与特点。尤其是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对于课外阅读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水平,才能满足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完全依据课本内容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学内容相对简单,这容易限制学生的语文思维,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为实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教师可以合理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材料拓宽学生阅读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儿时的一次家庭活动和从中受到的教育,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要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为加强学生对借物喻人这种写法的认识,教师可向学生推荐老舍的《落花生》、茅盾的《白杨礼赞》、陶铸的《松树的风格》等文章,以此突破教材的限制,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提升写作能力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而写作则需要以大量的阅读作为基础。教材阅读内容往往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在课外阅读当中学生可以掌握丰富的写作技巧与方法,并通过模仿的方式应用于自身写作当中,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在当前写作教学当中,学生作品往往存在千篇一律的现象,内容的同质化严重。而在丰富的课外阅读当中,则能够有效解决此类问题,彰显学生在写作当中的个性化。尤其是通过大量的素材积累,能够拓展写作思路,同时通过对名家写作手法、表达技巧的模仿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因此,课外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衔接,正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常用形式。
二、在语文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的策略
(一)进行课外阅读技巧指导
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还需要教授有效的阅读技巧。学生只对阅读感兴趣,而没有有效的阅读方法,也无法提高阅读能力。教师可将常规语文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教学相结合,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的指导,如略读和精读。略读能带来高效率,它能在较短时间内帮助学生汲取大量信息,精读能在最大限度上全面地吸收书本所蕴含的信息,而且能起到锻炼思维、引人深思、启发智慧的作用。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不但要鼓励他们博览群书、广吸海纳,而且要让学生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精读。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可以建议其大声朗读,通过大声朗读,让学生对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迅速提高阅读理解力。
(二)开展合作阅读
除了要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外,还应该鼓励其合作学习,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要求。尤其是在课外阅读当中,通过合作阅读的方式更容易理解文本内容与深层内涵,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完成阅读任务。为此,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使其能够在小组内定期开展合作阅读。从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性格特点等方面入手,保障组间的均衡性与组内的层次性特点,提高合作学习效率。为每一个小组安排相应的阅读任务,并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范围与内容,在分工协作中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尤其是在角色较多的故事性文本当中分角色阅读的方式可以起到良好的课堂效果,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角色的角度出发理解文本内容,体会文章的内涵,掌握其基本写作手法与表达技巧。在课下增进学生的交流与沟通,通过分享阅读资源和阅读经验等方式,实现对阅读内容的有效消化,使知识快速转化为能力素养。在合作阅读当中,学生能够发现自身在阅读习惯和方法上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在取长补短当中获得进步与提高。
(三)开展实践活动
课外阅读不能仅仅停留于理论阶段,而是应该对传统课堂进行有效拓展,使学生在丰富的阅读实践活动当中掌握阅读技巧与方法,提高自身阅读能力。同时,通过相关阅读实践活动的举办,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与积极性,在良好的氛围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通过故事分享会和朗诵会等形式,为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使其能够在活动当中获得自信心与成就感,从而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当中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增进与其他学生的交流沟通,更加有利于知识的理解与渗透。在组织阅读实践活动时,应该明确活动的主题,从而引导学生在课下积极准备相关素材与内容,为活动实施提供保障的同时,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问题解决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探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师要认识到课外阅读对于培养学生学科兴趣的重要性,发现课外阅读和写作教学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积累素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对语文阅读感兴趣,能够积极投身到课外阅读中,提升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滕维芬.试析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2]李宝珍.探析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2020(84):27-28.
[3]吕兆新.试析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