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推进小学语文基础教育信息化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卢永红
[导读] 小学语文基础教学工作开展下信息化教学发展所取得的成绩较为突出

        卢永红
        江西省高安市杨圩中心小学  330821
        摘要:小学语文基础教学工作开展下信息化教学发展所取得的成绩较为突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文章主要对小学语文教学下信息化教学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教育工作;信息化
        引言
        在当今时代,信息更新的速度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快很多,所以老师在教授课程的时候,应该将最新的信息传递给学生,让他们与时俱进,而不是去学习那些滞后的知识,或者滞后的信息。这时就要利用信息化教育,比如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或其他电子设备,将时代的信息与知识结合起来,通俗易懂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这门学科。
        1教育信息化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1.1教育信息化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动态化水平
        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理利用,可以实现图文并茂、声电结合的教学效果,让静态的语文课堂变得动态化,提升教学的动态化水平,更符合小学阶段学生形象化的思维特点,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1.2深化学生的语文学习认知
        小学语文学科虽是语文学科的基础,其内容相对较为浅显、简单,但是由于所学习的主体是认知能力尚未发展成熟的小学阶段学生,因此,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矛盾与冲突,即小学生对部分语文知识点理解起来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认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便可以借助教育信息化呈现方式直观生动、形象立体的特点将具体的语文知识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以此帮助学生轻松突破理解与认知上的难点。
        1.3提供个性化服务
        首先,信息化教学能够帮助教育者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教育者可以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或是教学内容。其次,信息化的教学能够提升课堂教育的趣味性,教育者可以以多种形式展开教学工作,打破传统教学文字模式的苍白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自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投入学习,
        2教育信息化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但是一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盲目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甚至出现多媒体完全替代黑板的错误做法,将信息技术的优势泛化,错误地将其应用到所有教学活动中,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节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没有做到结合教学内容需要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相应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没有做到信息化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互相渗透。不恰当地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会对教学效果产生消极的影响。
        3可持续推进小学语文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有效策略
        3.1营造课堂教学氛围,设计情境,深化文章学习印象
        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为加深对文章学习印象,使其能够自主进入学习,实现主动探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围绕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创造真实情境,以情促思考,在情境引导中,提高对文章的感悟能力,培养审美鉴赏素养。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语文内容时,课文讲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场景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毁灭的景象,在对比分析中,表达了作业对祖国灿烂文明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理解文章核心情感的时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播放圆明园辉煌场景和毁灭经过,在视频观看,真实情境对比的过程中,激发情感,引人入境。

然后设计开放性话题“假如你有一天去圆明园旅游了,漫步园内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让学生进行自由交流,提高感悟能力。通过教学氛围的营造以及情境设计引导,深化对文章内容的学习印象,提高理解能力,促进文化传承素养,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健康思想情感,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精神。
        3.2帮助学生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例如,在讲授《大自然的启示》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大自然的启示》这一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生字、生词,并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探究,进而了解文章的本质,最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树立保护自然的思想,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给人类的警示,进而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欲望、学习科学的兴趣。又如,在《“打扫”森林》这一篇短文中,教师要向学生讲解食物链现象,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生物可以通过食物产生联系,更要教育学生保护自然的平衡,避免人为破坏自然界的平衡。再如,《人类的老师》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是教会学生认识生物带给人类的启示。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收集相关资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对不同的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又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学生熟练掌握这种能力后,不仅能独立完成语文学习,甚至可以进行跨学科、全方位的学习,从而实现综合发展。
        3.3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针对教学的重点,语文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课堂练习,增加练习容量,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更好地进入问题的思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中的重点知识,加快教学进程。在以往的教学中,对于有些难点知识尽管教师花费了很大的力气去讲解,但是最终效果却仍然不理想。因此,对于教学中的难点,语文教师就可以巧妙地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讲解,增强学生对这些内容的感知能力,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知识,更好地突破教学中的难点。除此之外,还可以为不同基础的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表现自己的机会,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可以将难点知识讲解得更清楚、更具体,促进学生学习。
        3.4拓展新的教育途径
        现阶段,计算机网络可以连接进不同的教室,相关的教学软件不断完善,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资源共享为推动小学语文基础教育信息化添加了助动力,为课堂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发展的平台。因此,教育者应明确在新的教学环境下自身的角色转变,要摒弃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师身份,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相应的教育资源独立自主的思考、学习。信息化自学平台的搭建能够为学生提供探索学习的渠道,能够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入自学平台,能够通过不同的渠道表达出自身的想法,并在良好的自学氛围中完善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的学习质量。
        3.5让学生阅读的“羽翼”不断丰满
        阅读对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我区每学期都有布置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且将课外阅读纳入到期末的质量检测当中,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检测学生的阅读情况呢?此时,教育信息化产物“三明市阅读测试平台”“人人通空间”中的“一起悦读”活动,就能有效地帮助教师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
        结语
        综上所述,所以利用信息化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而更重要的是老师要找对方法,找对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找到一些能让他们更有效地吸收知识的方法,并结合课文内容将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炳霞.信息技术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变革[J].学周刊,2020(07):131-132.
        [2]温瑾.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浅谈[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02):21-22.
        [3]宋有录.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2):147+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