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莫小玲
[导读] 当前,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数量明显增加

        莫小玲
        广西桂林市荔浦市青山镇永华小学546608

        摘要:当前,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数量明显增加,小学生需要学习的优秀古诗词越来越多,他们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感受着中华语言的凝练与魅力。但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式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小学生难以理解古诗词中作者要抒发的感情,导致对古诗词学习兴趣不高等等,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水平和效果,让学生学得有趣,悟得更多,并自觉运用于学习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让自己的教学理念跟上现代语文教育发展的节奏,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自觉、主动、广泛地学习,注重研究与反思,做到时刻以学生为中心,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美的享受,才能让学生爱上古诗词学习。
一、基于网络素材开展课堂教学
        为了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利用经典古诗词的选取方式对学生开展深度的古诗词教学与培养。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需要对学生展示古诗词的内容。以此让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和生活环境中对古诗词形成一种常态化的认知与理解。从而让学生喜欢学习古诗词,乐于朗诵古诗词。
        例如:教师在培养学的时候,可以通过设计课堂氛围的方式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可以借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诗歌对于学生内心的熏陶与提升。如,教师可以将《幼学琼林》的内容通过多媒体视频展示出来,从而让学生在一种有声、有色、有情的环境中对古诗词展开全面的学习与理解。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的朗诵能力,让学生在不断地学习中不自主的将心中所想表达在口中所说上。这是一种帮助学生快速沉醉于古诗词世界中的良好方法,也是一种实现润教于心,显现于形的教学措施。如,在教学《已亥杂诗》这首古诗时,许多学生都对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十分感兴趣,这时教师应了解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理解诗人为什么会发出“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感慨,理解“九州”“天公”等主观意象的含义,并引导学生站在历史的角度研读这首诗,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还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题西林壁》时,教师应了解与“看待问题要全面”相关的哲学知识,让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古诗词学习中解脱出来,把基础性知识与古诗整合教学,正确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


二、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在小学生学习语文古代诗歌知识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对诗歌的鉴赏与审美认知和感受的变量缺失。这一确实便会造成学生对于鉴赏标准的不明确,从而导致与鉴赏标准产生对立。在此,教师需要学生通过“变量”的方式进行“无变量”与“无标准”的教学,以此体现在鉴赏状态下的“标准”是什么。
        例如:基于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推动学生阅读文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深度理解与掌握,并逐步发展个人的古代诗歌鉴赏水平与审美素养。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古诗词内容讲解与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对古诗词进行转化,通过白话文的形式或者通过故事讲解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概念的传递。亦或者,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交流的方法,一起探讨古诗词中的相关语句应用是否恰当,并且可以鼓励学生对古诗词中的词汇进行调整和更改,然后再对古诗词进行品读与鉴赏。这样,学生能够了解到在经过修改的古诗词中,无法有效的表现出作者的用意,且无法有效烘托出原有的场景和情感。在这一背景下,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会得到有效提升,且能够更快更好的学习古诗词,分析古诗词。
三、提高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
        在当前新课改教育教学背景下,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将学生放在课堂主体的地位上,以此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实现后续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度开展和建设。因此,教师在开展古诗词教学的时候,同样需要将学生放置在一个主导性的地位上进行知识的培养。
        例如:教师在开展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先鼓励学生通过白话文的方式对古诗词进行翻译与讲解,然后再对其进行背诵。同时,教师需要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应用中对学生进行相应的鼓励,通过该方法的应用,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会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学习的素养与积极性也会得到相应的发展和建设,这对于改变师生之间的敏感关系有着很重要的帮助作用和引导意义。
        综上所述,就小学教育而言,小学语文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读书、识字、说话等的基本语言技能,这都体现着小学语文作为重点学科的工具性特点。正因为如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古诗词教学,提升古诗词教学的趣味性,重视古诗词中的情感因素、意境营造等特性,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养成良好的学习古诗词的习惯。
        参考文献:
        [1]王红荣.关于语文古诗词教学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作用的探讨[J].汉字文化,2019(24):95+97.
        [2]倪红翠.多元论视野下对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文包诗”的探微[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12):139-140+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