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福英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北流市马岭小学
摘要:每一位教师对于学科的概念理解和知识的理解以及教学方法的采用都有着不同的观点,自然评判一个课堂好坏的标准也很难得以确立。“五个实”这样的教学理念的提出为所有教师树立了一个成功的课堂的榜样和标准。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进一步深入落实“五个实”这样的教育理念呢?本文主要从城乡结合小学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进行相关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五个实;渗透探究
前言:“五个实”理念主要是叶澜教授曾经提出的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在有城乡结合这样特点的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管理中更加需要教师对这个理念有一个深入而细致地理解,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改变教学方法,让“五个实”这样的教学理念更好地为学生们的学习以及教师们的教学工作而服务。本文将以语文的实际教学为例对“五个实”理念进行逐个探索研究。
一、扎实的课堂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注意课堂中每一个环节的设立都要有意义、有价值。现今许多教师在教学时会本能地将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学的主要出发点,许多教学内容和环节的设计过度地单方面侧重于课堂气氛的烘托,学生情绪的调动,使得整个课堂华而不实。这样的课堂并不能称之为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师要注意起课堂的扎实性,尤其对于语文这样需要学生们许多主观思想的学科,更要注意起问题的设计以及环节设计的意义性和扎实性。
比如,一些语文教师在讲课之前会提出一些问题作为课堂的导入,那么教师们在进行课堂的导入时采取利用图片或者问题的引入方式是非常恰当的,但是教师要注意问题提出的价值性。比如在教师提出一些“喜欢不喜欢”或者“对不对”等这样的问题,便是无意义、无价值的问题,这样的课堂便不能称之为扎实的课堂。
二、充实的课堂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讲课的效率的提升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尤其像小学语文这样比较开方式的课程,为了便于学生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更加深入地了解某一个知识点,需要教师引入相关的案例或者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和讲解。
这样的情况也经常会导致教师向学生们灌输许多内容,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很难实现,继而利用下一堂课的时间进行弥补,久而久之,教学效率大大降低,学生们在众多知识的冲击下也很难深入理解。尤其对于有城乡结合特点的学校而言,学生们受教育的水平参差不齐,这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教师要想实现一个充实的课堂,那么在进行课堂讲解之前便需要充足的备课,充分了解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有目的有方向地向学生们传达一些知识和观念,让学生们在一堂课的讲解后,对于课堂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有清楚地掌握和认识,让课堂变得有逻辑性,有重点,有方向。
三、丰实的课堂
丰实是最能够体现出一堂课价值和意义的,是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对一些理念产生新的认识和理解,这样的课堂也可称之为有结果的课堂。丰实的课堂需要学生们对一些知识和概念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之上,教师可以适当地提出一些有思考意义的问题,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们进一步思考知识,大胆地发挥出自己的想象能力。这样的课堂要求的实现,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配合,丰实的课堂可以很好地体现出教师的教学功底,需要教师的教学经验以及对于知识的理解和熟练掌握,让整个课堂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产生一些新的东西。
四、真实的课堂
每一节课堂会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个完美的课堂在教师的教学中是很难实现的。教师要客观的看待课堂教学,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有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并且了解每一节课堂的成功之处,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师要尽可能地利用自己的知识去帮助到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们对自己的教学课程充满兴趣并从中获得知识是每一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回归到课堂实际,用真诚的态度面对学生和课堂。尊重每一次的课堂教学,倾尽所能,努力让课堂变得更加完美。
五、牢实的课堂
作业的布置与评改虽然按照规范意义而言已经不属于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但是以整个教学的系统而言也是课堂的关键环节。教师进行作业的布置与评改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巩固课堂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们在教师的课程讲解完毕后更清楚的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儿。在进行作业布置时,尤其是语文学科这样比较主观化的学科,教师要注意当堂作业布置的有效性,进行当堂的检测,真正地学习到一些东西,让整个课堂的结尾更加牢实,更加有意义,学生更加有收获。
结语:“五个实”理念下的课堂是最理想的课堂,也目前而言评价课堂好坏的标准。教师们还要继续研究在课堂中对于“五个实”这样的教学理念的落实,清楚进行教学的根本任务,清楚课堂教学的意义性。让每一节课堂都有意义,让学生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知识,提升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