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延琴
新疆温宿县托甫汗镇小学 843300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作为儿童文学的主要受众阅读主体,儿童文学对于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当中的重要地位也是不可忽视的,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也要重视儿童文学在语文课堂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借助儿童文学读物的积极作用下实现对学生语文阅读思维的有效锻炼。本文主要分析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育地位;作用分析
引言
儿童读物当中的内容,不仅适合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阅读锻炼,而且可以通过儿童文学当中的内容来丰富学生的认知世界,帮助学生具备更好的阅读基础,从而在之后的语文学习过程当中,可以支撑学生接受更加具有难度的阅读教学活动,以此来提高和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间接地为学生的写作准备充足的素材,实现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提高。
一、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由相关的调查显示,当下还有很多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经常会出现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缺失的重要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很多学生并没有积极的配合,整个课堂的教学氛围十分紧张,甚至还经常出现学生在课堂上交头接耳的问题,课堂教学效率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其次,很多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考量知识自身课教学方式是否使用,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形成相对成熟的心智,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则更有兴趣学习。而大多数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式十分古板,整个课堂尤为缺乏趣味性,学生的注意力难以被充分的吸引。因此,受限于以上的种种原因,现阶段很多小学语文课堂进展十分缓慢,学生逐渐丧失了对于学习的兴趣,学习效率不容乐观。
二、儿童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儿童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语文教学活动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而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能够反映学生的内心世界,能够让学生在特定的故事情境中发挥想象,具有感染、净化学生灵魂,影响、塑造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的积极意义。因此,将儿童文学作品引入语文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获得更深层次的语文学习体验。
(二)儿童文学作品能够保持孩子的童真童趣
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儿童文学作品开展教学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学生的童真童趣。儿童文学作品是针对未成年的儿童进行创作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对于小学生而心理认知以及兴趣都有很强的针对性,会站在儿童的视角去看待具体的问题。因此,在一些儿童文学作品中能够看到很多具有童心的时间观以及儿童眼中的色彩和乐趣,经过成年人的思考进行编写,大多以逻辑性较强的故事展现给儿童,整个作品内容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儿童文学作品能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保留自己的童真童趣。
三、语文教学中高效应用儿童文学作品的策略
(一)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当中的一个重要地位就体现在能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将儿童文学应用在教学课堂当中,可以给学生语文学习思维带来积极作用,优化打造语文教学课堂。因为儿童文学当中所涉及的内容,本身就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成分,以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看到儿童文学的这一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积极创造良好的机会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在学习《海底世界》这篇课文的时候,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这一场景来展开讨论,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来构思在海底世界当中会有什么样的东西和情景,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互相科普科学知识。
(二)想象仿写,培养创造力
诗歌仿写是以学习、感知、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选择贴近学生生活、易于理解的内容进行训练,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仿写诗歌的关键是要饱含情感、抓住目标、注意修辞和句式。诗是最精美的语言艺术,有极强的韵律感。郭沫若曾说过“没有节奏就没有诗”,朗读指导时一定要根据情感变化而显现出抑扬顿挫。有了诵读的基础,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儿歌提供了基础。关于鉴赏,《小学语文新课标》提出的要求是:“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情感世界。”在儿童诗歌鉴赏方面,教师先要找到切入点,抓住重点部分对学生进行点拔鉴赏。对于第三步想象仿写,能够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小学语文的目的是学语习文,而在学习儿童诗歌后,就可充分地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从而为小学生写作能力提供基础。
(三)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是以简短的故事告诉人们一定的道理。对这类儿童文学的教学要抓住两个关键:一是理解故事的内容;二是透过故事挖掘寓意。第一点关键是靠教师创设情境,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抓住重点句段来理解的。第二点关键靠学生已经的经验及教师抓住关键点进行引领,这是个过程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应该尽可能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评说。千万不可照本宣科给学生都直接介绍出来,甚至有的教师会直接写到黑板上,让学生抄,这就违背了教材编写人设计的初衷。寓言教学可设计两大教学环节:首先要多读自悟,了解寓言内容;其次放手探索,多方法理解寓意。在第二个环节中,一定要指导学生自己去研究寓意,教师应该发挥的是主导的作用,教会学生理解寓言寓意的方法,如可以从题目入手,如《自相矛盾》。可以抓住关键词句,《拔苗助长》中有这样一句话“禾苗好像一点也没长高”,从而理解“助长”的作用,进而理解寓意。也可以通过找文章的中心句的办法来理解,《杯弓蛇影》有这样一句话:“后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学习《龟兔赛跑》时,首先让学生读懂文章的故事情节,然后就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的实际,对于乌龟和兔子的表现进行分析,从而理解到“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要踏踏实实地做事情,不要半途而废,才会取得成功。”
(四)把握儿童文学作品特质,实现高质量的语文教学
学生通过研读儿童文学作品,能够感受到文学作品散发出的无穷魅力,并由此获得阅读快感和阅读体悟,爱上文学作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牢牢把握儿童文学作品的特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效率。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讲“南辕北辙”“刻舟求剑”等寓言故事,让学生学到不能墨守成规,应善于变通的道理。在小学低年级学段,教师借助儿童文学作品进行教学,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及社会常识。当学生升入小学高年级之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向其介绍和讲解与其年龄相适应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等。这些儿童文学作品的文学性、欣赏性都契合学生的需要,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积极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非常重要,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儿童文学为学生构建更加良好的语文教学课堂,引导学生对儿童文学提高兴趣,积极发挥儿童文学的优势,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晶.微课,语文课堂的"一股清流"-浅谈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8(4):109-109.
[2]郭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融入儿童文学作品[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8,000(012):32.
[3]封云.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9,000(004):P.18-18.
[4]曾珺珺.浅谈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好家长,2016(8):214.
[5]张品红.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教育,2015(4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