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涛
武汉市黄陂区滠口街道卫生院 湖北武汉 430300
[摘要] 目的: 研究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的回顾性临床分析。 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接诊治疗的64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将其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32例。通过将两组患者的心电图的特点进行比对和分析,研究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诊断以及相关动脉诊断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 结果: 根据实验组和参照组的比对显示,参照组患者在Ⅱ导联ST段压低或水平、和ST段抬高水平Ⅲ>Ⅱ导联方面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都显著优于实验组,P<0.05。 结论: 心电图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诊断和相关血管检查中都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应用价值较高,对临床的诊断和治疗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回顾性临床分析
Retrospective clinical analysis of electrocardiogram diagnosis of acute inf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
He Tao
(ln the museum, Huangpi District Health Center, Wuhan, Hubei 4303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trospective clinical analysis of electrocardiogram diagnosis of acute inf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 Sixty-four patients with acute inf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9 to March 2021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 with 32 cases in each group. By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cardiogram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application value of electrocardiogram in the diagnosis of acute inf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related artery diagnosis were studied.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of the referenc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 terms of the depression or level of ST segment in Ⅱ lead, and the elevated level of ST segment in the reference-based group (P<0.05). Conclusion: ECG has a good clinical effect in the diagnosis of acute inf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related vascular examination, and has a high application value,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Key words] acute inf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 Electrocardiogram (ecg); Retrospective clinical analysis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心肌坏死的现象之一,主要因为冠状动脉出现急性且较为持续的缺氧和缺血情况。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出现持续并且非常剧烈的疼痛、硝酸酯类的药物不能对患者的疼痛有效缓解,并且还会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和进行性的心电图变化状况[1]。该病还常伴有心力衰竭、休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会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心电图主要是通过心电图机器对患者的心脏的每一次心动周期而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像进行详细记录[2]。。有研究显示,心电图对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因此,本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19年4月--2021年3月收治的64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心电图对该病的应用效果。现将主要内容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的时间范围是2019年4月--2021年3月,选择的研究对象是在这一时间段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诊断标准,并且无精神异常,对研究参与度较高已签署相关知情同意文件。将64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的32例患者的病变发生在左回旋支,年龄在37~76岁之间,平均(51.35±7.82)岁,男性有18例,女性有14例;参照组的32例患者的病变发生在右冠状动脉。年龄在35--75岁之间,平均(51.62士7.54)岁,男性有16例,女性有16例。两组患者发生胸痛的持续时间均超过了半小时,并且无法通过口服治疗药物得到缓解,在病发后的一小时之内得到治疗。本次研究在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同意下开展。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比对,参照组和实验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显示可比,P>0.05。如表1详细数据所示。
表1 比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png)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先进行心电图检查12导联,后增加V3R--V5R和V7--V9导联。ST段的下移程度需要从J点后的0.06秒开始测量,TP段被作为等电位线,ST段的抬高或压低都以大于或等于0.05毫米为准。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在患者发病的24小时之内开展,并且左主干的血管直径狭窄超过或等于50%,其他血管超过或等于70%作为测量标准,对血管的病变情况进行确定[3]。
1.3 观察指标’
通过心电图仪器对两组患者的Ⅱ导联ST段抬高、Ⅱ导联ST段压低或水平、ST段抬高水平Ⅲ>Ⅱ导联、ST段抬高水平Ⅲ>Ⅱ进行观察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需全部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均用SPSS 24.O开展,Ⅱ导联ST段抬高、Ⅱ导联ST段压低或水平、ST段抬高水平Ⅲ>Ⅱ导联、ST段抬高水平Ⅲ>Ⅱ均用(n/%)表示,卡方进行检验,P<0.05。
2 结果
根据表2详细数据显示,参照组患者在Ⅰ导联ST段压低或水平、和ST段抬高水平Ⅲ>Ⅱ导联方面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相比于实验组而言,优势较为明显,P<0.05。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情况( % )
.png)
3 结果
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主要是因为心电图的表现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冠状动脉阻塞因动脉的曲直度和长短有差异等[4]。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情绪过于激动、过度劳累导致心脏的负担过重、暴饮暴食之后血脂的浓度突然升高使得血液的粘稠度增加等[5]。心电图对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有为后期治疗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提供依据,并且有助于帮助患者在后期的治疗过程中对病情进行详细了解。
本次研究显示,参照组患者在Ⅱ导联ST段压低或水平32例(100.00%)、28例(87.50%)和ST段抬高水平Ⅲ>Ⅱ导联30例(93.75%)方面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相比于实验组13例(40.63%)、0例(0.00%)、3例(9.38%)而言,在敏感度和特异性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P<0.05。下壁心肌梗死比较典型的心电图改变方面是Ⅱ、Ⅲ,主要是右冠或者回旋支阻塞。心电图在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右冠动脉闭塞时,出现Ⅰ导联ST段压低或水平、ST段抬高水平Ⅲ>Ⅱ导联的情况。但是心电图在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在左回旋支闭塞进行诊断时,出现Ⅱ导联ST段抬高和ST段抬高水平Ⅲ>Ⅱ导联,心电图有较为明显的变化和区别[6]。
综上所述,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诊断和相关血管检查中运用心电图,具有比较高的应用价值,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田江华,卢广平,张海澄,等.体表心电图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中的定位诊断价值[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8.23 (6): 477-480.
[2] 宋锴铖,赵继义,周立君.不同梗死相关动脉引起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心电图分析[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9,4(8):805-808.
[3] 程晓莉,马志玲.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探讨[J].西南国防医药,2018,28(12): 85-87.
[4] 王光勇,虞旭东,潘建生,等,体表心电图P波离散度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15(04): 50-51.
[5] 史丽,周升,林志东.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应用[J].
血栓与止血学,2019,23 (1): 29-31.
[6] 肖毅,急性心肌梗死伴完全性左柬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电图特点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45(8): 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