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工程建设总承包股份有限公司 昆明 650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随之提升,城市化进程也快速发展起来,目前建筑行业已经成为了社会重点关注内容,装配式建筑的出现也使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加快。本文主要研究了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策略,希望可以提供有用的建议。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策略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该行业也出现了技术变革,变革的主要方向为建筑工业化,且其近些年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推广。建筑工业化指的是标准化和规模化建筑生产。而我国的装配式建筑正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在理论和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均较多,所以难以实现建筑工业化。对此,需要我国大力研究装配置建筑,发展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装配式建筑道路[1]。
1.装配式建筑的含义
装配式建筑是指部分或全部建筑构件由预制工厂进行生产并完成后运输至施工现场,再通过可靠的安装方式和安装机械组装好构件,使其成为可以使用的建筑物的一种施工方式。相较于现场施工,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更加方便。观察进度快,基本不影响周围环境,且可以保证建筑构件的质量。
2.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分析
2.1安全管理问题
2.1.1规范、标准的不匹配:因为我国的装配式建筑目前才刚刚起步,相关的技术标准尚未完善,企业进行质量安全检查时,标准还依据《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安全控制要求》展开工作,而在实际进行施工时,各种紧急问题都需要专家经过方案论证进行解决。相关标准只有一些通用的吊装、运输和支撑等的安全要求,对于具体的问题缺少具体分析内容[2]。
2.1.2员工管理的针对性不强:目前从事装配式建筑的相关管人员和技术人员等都是在工作的同时学习、施工。企业在让员工学习装配式建筑的相关知识时,多选择内部培训和现场的方式,导致员工学到的知识缺乏施工经验,无法清晰了解标准规范等。而行业协会和主管部门等基本不会组织培训和观摩学习装配式建筑相关知识。开展运输、起吊等工作的技术人员只具备专业资格证书,没有掌握特种作业模式。
2.2预制构件的生产。施工安装问题
2.2.1预制构件的浇筑、养护阶段目前用于浇筑预制构件的设备基本为进口设备,所以员工不熟悉如何操作机械,无法有效掌握功能,从而导致预制构件的浇筑质量受到不良影响。例如在振捣期间,因为构件有较大的面积,所以会出现中间厚、四周薄的情况。养护工作主要存在三种隐患,分别为预制构件开裂、掉皮和构件变形。将构件向养护窑移动时,未盖薄膜或没有浇水养护等,都会导致构件出现开裂、浇筑前的构件模台班和模板上没有均匀喷洒脱模剂,导致拆除预制板时掉皮现象严重。浇筑完大洞口的大构件后,在其没有达到一定强度后就拆模、起吊,就会导致预制构件变形。这些问题后续都会引发产品安全隐患[3]。
2.2.2预制构件的拆模、吊装、运输阶段:构件拆模和吊装工作需要许多专业人才才能完成,尤其是吊装工作,因为工作内容十分繁琐,所以极易出现因为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导致损坏构件的问题。吊装时工作人员和操作工需要做好配合,禁止为了赶进度,在疲劳状态下拆模和吊装。因为预制构件有较大的尺寸和重量,所以只有使用专用吊架展开吊装工作,才能保证工作安全性。而目前国内多使用简易运输架和直接绑扎的模式,与专用设备相比,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均较差。
2.2.3预制构件的现场施工:运输到现场后,需要在坚硬平整的土地上堆放,备好专用构件存放架,要保证堆放场地便于施工吊装,工人禁止长时间逗留在堆放区,以免因为倾斜堆放构件导致坍塌,造成安全事故。现场的吊装工作需要有专用吊架完成,这样才能保证安全稳定性。高空作业时注意备好安全绳和安全网等。并在上岗前对特种作业人员做好安全培训工作。实地调研结果显示,有些企业,为了省钱,做临时支撑时不选择专用支撑架,而是用普通肛管代替,这导致预制构件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影响,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竖向支撑可以很好地支撑叠合板等水平构建,而斜支撑主要是对墙板进行支撑,支撑点不能低于预制构件高度的2/3,且需要设置两道斜支撑预防墙板构件发生侧移。拆除临时支撑的时间需要在完成整体浇筑后,现浇部位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再拆除,这样整体建筑就有更高水平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现场浇筑时,在拼缝和修补中也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包括灌浆机器操作不当等[4]。
2.3全过程质量检查
检查好构件质量有助于保证施工安全,且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预制构件保证质量合格可以保证后期顺利展开现场施工安装工作。质量检查工作氛围工厂生产的质量检查和现场施工质量检查,其中工厂的质量检查又分为浇筑前、中的质检和拆模时的质检。
浇筑前质检员需要详细检查预制构件的尺寸、钢筋直径、吊点和吊钩等。浇筑期间需要做好跟踪检查控制:首先要控制预制构件的厚度,再就是检查确认混凝土振捣情况和预埋构件的位置,以免振捣期间预埋构件出现偏离。最后就是拆模时的质检,这是运输前的最终关卡,检查内容为构件浇筑的厚度、尺寸和外观质量,并以结构图为依据,对构件的质量做好检查,保证安全性[5]。
3.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3.1合理规划现场布置
3.1.1合理设置现场道路:将施工现场道路设置成为环形道路,保证宽度足够。最小转弯半径保证有16m,拖挂车经过时弯度可以达到90°。可以允许同时交叉施工,可以错车运输。
3.1.2合理设置预制构件临时堆放区:明确最大预制构件单件重量,并对塔吊吊装能力和施工效率进行评估,保证道路两侧可以进行运输和转运,尽量不要有临时堆放。堆放区保证有平坦的地势,排水坡度和排水措施设置合理。设置好堆放架,且要保证稳固可靠,有警示标志牌,无关人员禁止靠近。对需要存放在现场的构件数量做好提前策划,尽量满车运输构件[6]。
3.2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
做好作业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和专项安全教育,作业开展前做好技术较交底,保证作业人员对装配式施工的方法和安全隐患等有明确的认识。塔吊司机和信号司索工要求持证上岗,作业期间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做好预制构件安装人员的专项安全教育,保证其所安装的预制构件足够安全稳固。
3.4选择合适的吊装工具
将钢丝绳使用锰钢锁链替代,以提升安全系数。根据单件构件重心位置,设置吊具在平衡点上后再起吊,这就可以水平吊起预制构件。预制构件和预埋吊点结构不同时,吊装工具也有所不同,禁止混用,定期检查。维护和养护全部吊装工具,以保证吊装施工安全性[7]。
4.小结
目前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存在的问题仍较多,但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将不断发展起来,保证成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型建筑方式,从而有效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与目前社会的绿色环保理念相符合。
参考文献:
[1]徐通. 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关键措施探析[J]. 江西建材,2021(1):181-182.
[2]高丽刚. 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关键措施分析[J]. 城镇建设,2021(4):363.
[3]刁尚东,苏岩,马柔珠,等. 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广东土木与建筑,2020,27(3):61-64.
[4]宋晓军,俞跃忠,高访华. 浅谈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 建筑安全,2020,35(3):44-48.
[5]李如东.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安全施工管理策略研究[J]. 中国设备工程,2020(12):232-233.
[6]杨建宏. 浅谈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特点与安全管理[J]. 中国房地产业,2020(18):123.
[7]吴俊峰. 关于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思考[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10):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