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供水灌溉生产用水计划的编制与执行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杨颖峰 赵现娥
[导读] 摘要:用水计划编制是提高灌溉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陕西省交口抽渭灌溉中心  渭南临渭  714000
        摘要:用水计划编制是提高灌溉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本文简要介绍灌溉用水的内容和作用,分析灌区渠系轮廓、干支渠系和斗渠用水计划的编制时应注意的关键环节,使灌区水资源调配更趋合惠,达到提高其利用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灌区;灌溉用水;计划编制;思考
        1、灌区灌溉计划用水的内容和作用
        计划用水就是根据作物需水要求,结合水源、渠系、气候、耕作等条件有计划的抽水、输水、配水和有组织的田间用水,其主要内容是根据灌区水源情况什么时候开机、怎样按计划供水,供多长时间,何时开始、何时结束;对运行在干渠的流量在各渠系之间是如何调配,按什么比例进行分配,怎样进行合理灌溉,确定适宜的灌溉制度,选择适当的灌水方法(畦灌、沟灌等),采用最佳的灌水技术方案(单宽流量、改水成数、沟灌规格)等,通过计划用水的编制,达到合理调配水量,使灌区均衡用水,全面受益,不断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并通过计算水量,计帐的方式,使管理单位做到心里有数。并且事先采取预防措施,统筹兼顾、协调供需矛盾,使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也可以和农业生产计划紧密配合,有计划、有秩序、有组织地用水,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灌溉成本;适时适量给农作物提供不同生长阶段所需水分,配合其它农业措施,使灌区土壤不断改良,促进农业高产稳产。
        2、灌区渠系用水计划的编拟
        2.1渠系轮廓用水计划编拟。渠系用水计划即全灌区的灌溉用水总体安排计划,由管理局在总结历年用水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拟。在编拟过程中,管理局还要按季节需要编拟灌区季度用水计划,如:灌区冬灌、春灌和夏灌用水计划。渠系用水计划是各管理站、支渠、斗渠计划的依据,其主要内容有:渠道基本资料、气象资料、作物种植面积、渠道利用系数、灌溉制度和水源供水量分析。任务指标的制定,年度灌溉水量、引水量任务、水量对口率、计划用水各项指标及测验任务等。制定渠系轮廓用水计划表,是完成用水计划的主要措施。在编制渠系轮廓用水计划时,要根据其基本情况表:1.灌区作物面积种植表、要分县域、乡镇、管理站和年度来分解灌溉任务表。2.干渠和支渠的有效利用系数,根据渠系、管理站和斗渠灌溉面积计算表,编制出灌区渠系各轮配水计划,再提出本灌季各项试测任务,提出完成灌溉任务的措施。
        2.2干渠和支渠配水计划的编拟。干支渠配水计划是由管理站根据管理局编拟的渠系用水计划的任务及各项要求进行编制。其用水计划是各管理站给各段斗配水的计划。其编制方法分为三步,第一步是收集辖区资料,审定辖区斗渠用水计划,渠道各段输水能力、各斗间的流程时间、各轮期的配水指标、渠系利用系数、灌溉效率,辖区内其它水源的补充;第二步确定渠系内各斗的轮灌次序,划分轮灌组时,应着重考虑上下游各斗之间的均衡用水,以及利用于提高干支渠道利用系数和全面管理等因素,轮灌时采用插花开斗、集中开斗和两者相结合的轮灌方式;第三步是根据轮灌方式制定干支渠配水计划表,其主要内容有:列出本站各斗渠道输水输沙能力、长度、渠道有效利用率和区域作物面积种植结构、各斗灌溉任务,各轮配水计划表,编出辖区内渠系轮配水计划,同时制定出完成年度灌溉任务的措施,编制完成后上报管理局,由管理局审核后再执行。


        3、灌区末级渠道斗渠用水计划的编拟
        3.1斗渠季度用水计划的编拟。斗渠季度用水计划是在灌溉季度开始前十天左右,根据管理局生产安排,结合农业生产措施和本斗实际情况,确定该灌季斗渠灌溉任务和用水量,明确灌溉次数、输水顺序、及斗渠用水量,以此编拟的轮廊用水计划。为了切实编好计划,管理站灌溉人员必须深入到田间,查看渠道具体情况,按作物种类以引渠为单位进行种植面积统计,根据该斗渠具体情况及增产措施确定本斗渠的作物的灌溉制度,并根据作物种植面积、灌溉制度、斗渠利用系数、田间水利用系数以及管理站初步分配给本斗的用水时间、流量、计划各轮期水量任务表,计算出每斗计划用水量。
        3.2斗渠分次用水计划的编拟。斗渠分次计划应于每次用水前三天左右进行,在季度计划的基础上,按当时作物的需水情况和管理站分配的流量、农活安排进行编制,其目的是合理组织斗内各用水户间的轮灌,计算各斗引水流量和用水时间,编制有三步,其一是收集资料,在适度计划编制所用的资料外,还应收集本次应灌作物面积,各引灌水地块渠系布设及输水能力,各用水户农活和劳力安排;其二是合理划分轮灌组,斗渠内各分引渠之间实行轮灌,合理划分轮灌组是编用水计划的重要环节。在轮灌时,应注意各轮灌组的面积或需水量基本相等,以利于合理用水。各轮灌组内各渠道间距最短,有利于提高水利用系数。各渠道计划流量与输水能力相适应,便利于田间小畦灌溉。对于高抬渠道,不论大小,均应合理安排;其三是编制斗渠配水时间表。其内容包括本次该斗渠需水量、水量百分比、分配流量、分配用水时间。
        3.3斗渠用水计划编制时应注意的环节。在编制中坚持贯穿按需水量配水的原则,按灌溉面积和确定的灌水定额求得田间灌水量,并按渠道情况分别采用田间水利用系数、斗渠系数求得斗口供水量,本轮期水量已按计划引用,但灌溉面积末按计划面积完成,下余面积不再纳入下一轮期的用水计划,本轮超额完成灌溉面积,下一轮不扣除超额部分,仍按原计划面积配水。斗渠用水计划与村组农业生产计划要相互配合,但村组的生产计划必须服从已定的用水计划。在作物需水与河源来水、机电设备发生矛盾时,斗渠用水计划应根据管理站配水通知,结合作物需水缓急修正计划。为了适应流量变化的需要,对各处用水设施,勤于检查巡护,保证各个设备运行正常,确保渠道运行安全、。
        4、灌区用水计划的执行
        4.1做好用水前的准备工作。执行用水计划是计划用水工作的中心任务,只有正确地执行用水计划,才能达到计划用水的预期目的。做好管理人员技术和业务培训工作,成立以灌区用水户参与为主体的灌水体系,健全灌区用水管理组织,建立各项用水制度,通过组织体系和制度建设保障灌溉任务的完成;同时做好渠道整修工作,做好渠道运行前的检查、量测水和配水准备工作,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
        4.2计划执行时水量调配。灌区水量调配时应该按照“水权集中、统筹兼顾、分级管理和均衡受益”,渠系用水计划由配水组负责执行。并负责干渠和支渠水量的调配,在引水和配水中要做到“稳、准、均、灵”,斗渠间用水由管理站灌溉人员负责,斗内的水量调配由斗长负责。
        5、结论
        编制与执行用水计划,只有积累的经验和资料越多,编制的引、配水计划就会越切合实际,才能使编制的引、配水计划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因此逐年的配水实际资料,作物组成资料等灌区水管资料的统计归档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