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八局发展建设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新型技术与材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清水混凝土是一种新型施工技术,在房建工程施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房建工程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房建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1清水混凝土概述
在现代工程建设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一种十分先进的施工技术。清水混凝土技术最早被应用于道路桥梁工程中,后因其突出优势而逐渐在房建项目中被大量使用。该技术的最主要特点在于其施工过程无需进行二次抹灰,因此比其他混凝土施工技术更省材料,成本更低。同时清水混凝土本身的自然色能被作为房建工程的装饰色,无需再利用其他材料进行装饰,这样不但降低了建设成本,还更有利于实现环保目标。所以,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具有良好的质量强度、整体性、环保性和美观性,在现代工程建设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房建工程领域越来越注重节能环保在施工中的渗透,这为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房建工程领域开始大力探索节能环保与清水混凝土施工的融合,这为建筑节能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然而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本身具有极强的专业性,这就需要在实践中对其相关技术加以研究,并合理运用,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该施工技术的优势,从而提升房建工程建设水准。
2清水混凝土施工中的材料配置
与其他混凝土类似,清水混凝土在施工中首先要做好的就是材料配置工作。但清水混凝土与其他混凝土材料相比,其配置又更为复杂,实践中需要综合考虑其土质活性、材料结构以及使用方式等问题,然后以此来确定清水混凝土的配置方法。一般情况下,清水混凝土的配置需要对理化性质、配置比例、活性、色彩、质量标准等内容进行研究,这比其他混凝土材料配置更为繁琐。尤其是为了达到清水混凝土本身的色彩效果,配置过程中需要对其颜色配比、配比的均匀性也进行把控,如此才能发挥出这一材料的装饰优势。然而为了确保清水混凝土本身的质量强度,在实践中则需要对混凝土强度系数有一个详细的了解,这样才能结合强度系数要求和对应配置比例来进行材料配置的设计。例如,在进行混凝土配置时需要科学选择水泥标号,然后在配比中对水灰比进行控制,一般这一比值应在0.52~0.55之间。而配比时的坍落度应控制在1cm~30cm之间。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还要注意使用减水剂对用水量进行控制。在清水混凝土的配置方式上,技术人员需要结合混凝土的特性来确定。例如,其比例的确定就需要从清水混凝土材料的最终实现效果、稳定性、抗冻性等层面着手进行研究。同时,配置过程中的加水量与搅拌方法等则需要结合水泥、沙、骨料等原材料的使用量来确定。此外,对于各种原料的运用,实践中还必须以相关施工标准进行管控,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确保其混凝土配比的科学性。最后,施工人员需要对其搅拌方式与搅拌时间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其最终搅拌结果的均匀性。因此,在当前房建工程建设中对清水混凝土材料的配置是其施工的首要环节,也是影响其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
3房建工程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3.1清水混凝土的运输
运输的时间应该尽可能控制在2小时左右,因此在工程建设中要提前对其材料搅拌地点与运输线路等都做好科学规划,尽可能减少运输环节的时间,最大程度上保障混凝土的特性,减少运输过程对混凝土使用效果的影响。然而运输过程中仍不可忽视清水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工作,为避免运输过程中清水混凝土出现离析问题,在运输过程中要对其水分进行控制,使其含水量能够始终维持在一个合适状态。
3.2模板制作与安装
模板制作与安装是房建工程建设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其中模板制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后续的安装施工,所以对其技术需要进行严格把控。在模板的具体制作中,施工人员需要结合清水混凝土的使用目标来确定模板加工的细节,再按照实际加工方案进行标准化加工。而在模板制作完成后,需要对模板的硬度、强度、严密度、稳定性等进行严格检测,确保其制作的质量。
在模板施工技术方面,其主要技术要点在于对模板拼接工序进行严格把控,确保其拼接质量。例如,在对模板拼缝进行对接的过程中,要对拼接的密实度进行控制,两块模板之间的缝隙不能超过1.5mm。同时要对模板进行准确定位,并做好模板拼接的打磨,然后再对其表面涂抹脱模剂,从而使模板平整度与光滑度都符合房建施工质量标准。
3.3模板支撑技术
模板支撑技术在现代房建施工中也是比较重要的应用技术。模板支撑技术在应用中首先需要做好模板支撑系统的设计。在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对房建工程实际施工进行模板支撑系统的合理设计。模板支撑系统一般是由模板、外撑、竖挡、内撑以及横挡等构成。实际施工中通常需要采用穿墙对拉螺杆技术来对内外模板混凝土压力予以平衡,防止其发生胀模或对周边结构造成影响。此外,外撑与内撑要结合工程实际进行合理运用,同时施工中竖挡与横挡的接头处必须完整,不存在任何变形问题,并且要给接头处预留一定长度。
3.4清水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主要对其施工的规范性进行控制,在实践中严格按照房建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浇筑,确保浇筑施工与设计方案不存在任何出入。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结浆厚度进行控制,一般这一厚度应在50mm以上。
3.5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①钢筋表面杂质的清除,即钢筋在入模之前必须要保证其表面的清洁度。②钢筋的有效绑扎,即施工中需要通过各种焊接技术和机械连接技术的应用来保证钢筋绑扎的质量。而在钢筋焊接过程中,要注意做好混凝土表层的防护,使用金属垫板来防止焊接过程中火花对混凝土表面造成的损坏,以免影响其表面平整度。此外,钢筋工程施工中对钢筋距离的控制也十分关键,可以利用梯子架对钢筋横向距离进行控制。这是因为墙体钢筋的横向距离与梯子架水平钢筋的距离接近,且水平钢筋外露长度与横向钢筋直径的差就是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同时,梯子架竖向钢筋距离又恰好与两排钢筋间的距离相等,所以通过梯子架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钢筋间距的控制难度。另外,施工中水平卡具的应用也能对钢筋间距进行控制与固定,所以在施工实践中可以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来合理选择搭配的方法。
3.6剪力墙烂根控制技术
清水混凝土施工中剪力墙的烂根问题是较为常见且影响较大的问题,所以施工中的烂根控制技术也必须高度重视。具体而言,施工中在对顶板混凝土进行平整时要做好墙体顶部剔凿工作,使混凝土浮浆露出石子。而对于采取泵送方式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施工项目,其烂根的问题还需要进行墙体浇筑混凝土留置高度的控制来解决,然后再剔凿浮浆,从而使混凝土高度能够超出底板标高的尺寸。
3.7清水混凝土养护技术
在清水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的养护环节至关重要,在实践中也必须采取科学的养护技术。首先,施工人员需要对混凝土凝固时间进行控制。例如,必须在浇筑施工的48小时之后才能对清水混凝土侧模予以拆除,并使用塑料薄膜等材料对混凝土表面进行覆盖与保护,且这一时间不少于15天。其次,要对混凝土结构中的缺陷进行及时处理,以防止其裂缝、孔隙等情况的进一步扩大,从而对房建工程带来更大的安全隐患。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清水混凝土在现代房建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其施工技术中的各个要点都必须加以严格把控,从清水混凝土材料的配比到施工浇筑、钢筋的运用,再到最终的混凝土养护,任何一个环节都要确保施工技术运用的科学合理性,这样才能提升房建工程的施工质量,最大限度发挥出清水混凝土材料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毋扬贵.房建工程中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探究[J].四川水泥,2019(9).
[2]王江玉,汤彦朵.房建工程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