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首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省徐州市 221000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建设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改善,其中用水设施的建设更是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自来水是现代居民主要的用水来源,但是水源被污染、二次供水污染的问题却频繁发生,严重影响着居民的用水安全,自来水水质处理也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能够明确自来水被污染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举措,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加强自来水水质处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自来水;水质处理;方法
引言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表明,全世界80%的疾病和50%的儿童死亡都与饮用水水质不良有关,水质不良会导致人们出现一些消化疾病、皮肤病、糖尿病、结石病等等众多疾病,使得人得生命遭到严重的威胁,因此必须要关注饮水健康,加强对自来水水质的处理工作,不仅可以保护人民健康,对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自来水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
(一)受外界污染,水源水质恶化
我国的工业化发展水平越来越高,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不断加剧。除此以外,我国还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使用过量的问题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严峻的污染问题,地下水体以及地表水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使得水源水质恶化的情况越来越严峻。
(二)出厂水质本身不高
当前的自来水厂在水质处理中往往会通过沉淀过滤、加氯消毒等较为传统的工艺,但是极易会导致出厂水质的浊度偏高,并且其中含有过量的有机物、微生物,在消毒的时候一些氯同有机物、腐殖物相结合还会生成三卤甲烷,卤乙酸等有机致癌物,严重影响着居民的饮水健康。
(三)二次污染严重
导致自来水出现二次污染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输水管道腐蚀、结垢,一些老旧的管道一般材质较差,也没有内衬,有些是内衬涂料不可靠,因此长期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因为水的腐蚀作用形成以氧化铁为主的结垢,导致大量的微生物滋生或者有机物粘结,使得水质的季军超标;二是附属设施和管道施工导致的问题,比如在施工中由于接口漏水或闸门渗漏会出现失压的问题,继而使得外部污水会通过漏点进入管内污染其中的水质,还有在施工中进行排水阀的设置时没有关严也会导致外部污水渗透进管道内部;三是枝状管网的设置,极易导致末端用户的水量变少,使得水在管道内滞留,滋生大量的细菌。由此可见,二次供水的导致的污染大多都是施工因素或者施工材料使用不当导致的。
(四)加氯消毒
自来水厂在进行绿化的过程中,一些天然的有机物与腐殖质通过相互结合,产生出了四氯甲烷等多种有机的污染物,严重威胁着人们的饮水健康。
二、自来水水质检测常规处理技术
(一)二氧化氯处理办法
二氧化氯是当前水质处理中一种常见的消毒剂,成分主要有亚氯酸钠和盐酸,其所具有的强烈的氧化作用能够起到漂白、去除色素的作用,在使用中主要就是去除水中含有的锰元素和铁元素,而且试用期间不会产生有机氯化物,也没有难闻的气味,但是二氧化氯的制作过程有一定的危险性,要严格注意。
(二)活性炭净水处理办法
活性炭具有强大的物理吸附作用和化学吸附作用,因此常被用于水质处理中用来吸附其中的化学制剂、悬浮颗粒、大颗粒分子及污染物等,能够起到较好的净水效果。而且活性炭本身也没有任何的毒副作用,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在实际使用中也需要按照自来水的检测结果合理的使用这一处理办法,从而充分发挥其净水效果。
(三)氯氨消毒方法
氯氨消毒在当前的水质处理中也比较常见,氯氨可以有效的抑制自来水中的藻类物质和有毒细菌的滋生,使得自来水的组成物质能够保持平衡与稳定。目前在自来水水质的处理中主要是向其中加入氨颗粒和氯颗粒,然后再水的催化作用下使其产生氯氨,氯氨会在水中持续较长时间,消毒效果显著。但是氯氨也会散发一定的臭味,需要严格控制氨颗粒和氯颗粒的使用量,在起到消毒效果的同时不能够影响人民的正常用水。
(四)氯化物消毒方法
利用多点加氯的方法可以对污染比较集中的自来水源进行消毒处理,由于氯化物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也会威胁人体的健康,因此应该严格控制其用量,还能够合理控制成本,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因此需要依据水质的综合状况,决定投放的数量,确保自来水出厂的水的氯的含量大于等于0.3mg。
三、加强自来水水质处理的措施
(一)自来水水源管理
自来水水源管理是提高自来水水质的重要途径,一是加强流域管理,主要是因为上游水质的影响对自来水的水质较大,因此可以用过设置水源保护区的方式来减少水体污染;二是要管理水源附近的生产活动,如果有污染较大的生产企业还应该使其搬迁,在取水头部的上、下游2km范围内不许建设有污染物排放的工厂;三是要在水源附近设置明显警示牌严禁船只停靠和一切可能造成水源污染的活动,从而保障水源安全。
(二)保持自来水水质的稳定性
控制好自身浊度超标的问题也是自来水厂的重要工作,传统的处理工艺极易会导致自来水浊度超标,其中额有机物、微生物也不能很好的被去除,因此需要应用一些先进的水质处理技术,以便进一步提高自来水的水质,同时还应该适当采用pH值法,保证pH值在7~8.5之间。
(三)科学加氯
在加氯期间应该在基本满足自来水消毒需求的基础上减少氯的使用,如果有管道过程造成余氯不足的情况可以在中途适当加氯;如果自来水中铁与锰等含量相对较高还需要尽可能的避免使用加氯这一办法。
(四)做好管网的布置
管网的布置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输送管道的选择上应该注意输水管道的材质及质量,尤其是内壁材料需要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以便延长器使用寿命;二是在管道的设计安装上应该严格按照相应的安装制度与设计标准进行,出现交叉施工的情况时还应该确保输水管道与其他管道保持距离;三是需要定时清洗输水管道,减少细菌的滋生;四是要定期对输水管道进行刮管涂衬或更新改造,确保其能够保障自来水的质量。
(五)加强管网水质的测定和预测
自来水公司应对管网采样点设置余氯连续测定仪、浊度测定仪、细菌测定仪,从而更好的掌握管网水质变化动态,如果超过一定的数值就发出报警信号,以便可以及时进行处理。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水质预报软件的应用也逐渐普及,其能够根据生物可降解有机物、细菌、余氯、pH值、水温等参数与水质变化的关系,可以预报管网中的余氯、细菌等指标的变化,为改善管网水质提供决策依据。
结语
综上所述,自来水的水质问题已经关系到当前广大人民群众的饮水健康问题,相关部门也需要提高重视,加强对自来水的检测处理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应该管理好水源、做好二次供水的建设等等,从而最大程度上保障自来水质的安全健康,为人民的饮水安全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蒋志斌.浅谈自来水水质常规处理办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8):175.
[2]邓丽.自来水水质检测常规处理办法探讨[J].低碳世界,2019(02):294-295.
[3]马继刚.关于对自来水水质处理的探讨[J].祖国,2017(05):292.
[4]骆永华.自来水水质检测意义与检测关键环节分析[J].居舍,2019(3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