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丽君
甘肃省榆中县柳沟店小学 730101
摘要:小学数学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不能仅仅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需要尽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提高解题能力,这就要求小学数学老师明确培养创新意识的意义,并结合学生学习状况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创新意识的培养可以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同时有助于引导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思维体系。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遵循的原则
(一)知识性
小学数学老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遵循知识性原则,这一知识不单单指课本上的概念及理论,其同时还包括数学技能及活动经验,充分遵循知识性原则可以使小学生打好基础并提高创新兴趣。
(二)质疑性
小学数学老师在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过程中要遵循质疑性原则,要求老师借助教学环节,有目的地引导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这对于提高小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及探究热情具有重要意义。现代教学理念强调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及对知识的质疑能力,因此小学数学老师要尽可能借助数学问题来激发学生求知欲,不仅可以使学生更真切地感知到数学问题,而且有助于构建创新性思维体系,对于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具有重要基础性意义。
(三)主体性
新课改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而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样需要遵循主体性原则,其要求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围绕小学生主体来设计教学内容并开展创新教育活动。遵循主体性原则可以改变小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可以有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并激活学生创新思维,例如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发言来强化其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
(四)民主性
小学数学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要遵循民主性原则,其建立在师生人格平等及互相尊重的基础之上,这有助于构建良性的师生互动关系并提高创新教育活动的质量。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小学数学老师要注重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学生思维的有效开放,同时要打造自由民主且宽松和谐的课程氛围来激发小学生探究热情。遵循民主性原则可以给予小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自主思考探究,有助于引导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考习惯及系统的思维体系。
(五)求异性
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遵循求同存异原则,这样才能使小学生敢于质疑并提出新的观点,这一原则不仅表现在个性化回答中,同时还包括教学评价及因材施教环节。小学数学老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测评来更全面地衡量教学质量及学生情况,同时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来获取新颖的思路。小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可以使其形成多角度多层次分析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求异性思维意识。这就要求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尽可能打破传统教育的“统一标准”模式,注重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及多样化引导方法,引导学生思维实现多元化并培养其创新意识。
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培植知识生长点,孕育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强化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和探究意识,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来完善认知结构并培植知识生长点,其有助于打好数学理论及技能基础来孕育创新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小学数学老师要尽可能引导学生将课本上的理论概念转化成易于探究的知识形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来拓展知识领域,逐步完善数学知识框架并培养创新意识。
例如:学习乘法的简便运算时,学生先明确各运算定律,再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计算来解决问题,然后小组交流、全班分享,比较出哪种方法最简便,同时引导学生自己小结出如何根据数据的特点来灵活把握解题方法,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简算意识、运算能力,还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鼓励质疑问难,萌发创新意识
从某种意义上讲,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对常规性知识的探究及质疑。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中要尽可能鼓励学生多质疑,培养其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并提高其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当小学生质疑数学知识时,则表明该学生有一个认真思考的过程,而这一质疑环节是创新意识的重要培养基础。小学数学老师需要在教学活动中转变传统的“堂堂清”模式,留更多的时间尽可能地借助学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来培养创新意识。
(三)大胆猜想验证,激发创新思维
鼓励小学生对数学知识及概念提出猜测可以有效激发其创新思维,同时有助于实现对数学理论知识及概念的进一步归纳总结,因此“大胆猜测验证”环节对于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小学数学老师要鼓励学生在掌握知识内容及思考逻辑的基础上对公式定理进行推理验证,其作为数学学习的重要过程,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对思考环节和探究过程的重视程度。在教学活动中,小学数学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部分知识点进行合理猜想,并在此基础上借助合作讨论等方式来验证猜想并获得答案,这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推理能力,而且有助于实现不同思维模式的碰撞,最大程度培养小学生的探究精神及创新意识。例如在为小学生讲解“鸡兔同笼”这一数学问题时,小学数学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这一问题并进行合作探究。
(四)坚持独立思考,培养创新意识
新课标认为独立思考及学会思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核心及关键,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在组织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要尽可能避免提那些无需思考的问题,而是要问更多需要进行思考及判断的问题,这样才能给予小学生更多的思考机会,有助于引导小学生在独立思考中构建完善的数学思维体系并培养创新意识。
(五)发展求异思维,强化创新意识
当前部分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忽视了对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其往往采用传统的统一化教学模式来进行引导。从某种层面讲,求异思维的培养可以使小学生形成多角度多层次分析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有助于引导小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构建新的思考体系,这就要求小学数学老师借助求异思维来强化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小学数学老师要鼓励学生在个人认知水平基础上尝试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来解决疑难问题,这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潜能,而且有助于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和求异性思维意识,来形成相对完善的创新性思维体系。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搜集一些开放性习题(如“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或“一题多解”等习题,并通过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这些问题来形成多样的思路,最后通过鼓励学生们互相分享自己的独特见解来实现不同思维模式的碰撞,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参与积极性,而且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小学生求异思维并提高其创新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的特点之一是抽象,对学生的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具有较高要求,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小学数学老师要尽可能提高对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视程度。相较于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而言,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活力,有助于使其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数学理论知识。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小学数学老师还要充分遵循创新意识的培养原则,在此基础上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对学生创新意识及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盛泠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J].新智慧,2021(04):123-124.
[2]张雨德.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01):121-122.
[3]郭小雪.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20(2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