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中年级段落教学的模式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5期   作者:吴青芸
[导读] 随着教育体系不断改革,小学语文新课标也随之提出更高要求

        吴青芸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第二实验小学363000
        摘要:随着教育体系不断改革,小学语文新课标也随之提出更高要求,要求加强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尤其是小学中年级教学阶段,教师要把段落教学当语文教学的重点,因为在学习文章段落的过程中,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语言结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本文小学语文中年级段落教学的模式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年级;段落教学
        引言:在小学低年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以及具备了一定的文字理解能力,也同时具备了基本语文素养。那么小学中年级阶段的语文教学对学生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可以增强上一阶段对汉字的熟练运用,也可以为学生后一阶段的小学语文学习打下前提基础,教师要突出段落教学环节,采用教学结合、字练结合和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增强。
一、品析词句,体会段落表达的情意
        每一篇文章都是由文字构成词语,词语构成句子,句子最终汇集成文章,所以词语是表达文章内容和情感的最小单位,在每一句话和段落之间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首先应当帮助学生对文章每一段的关键词语进行有效分析,让学生能够清晰地掌握词语所在段落和段外的深刻意义,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语感,学会如何根据关键词来感受段落的情感,从而使段落教学的价值真正发挥出来[1]。
        比如,在教师讲解四年级《普罗米修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首先带领学生一起通读全文,并帮助学生总结全文内容,如下:普罗米修斯为了能够造福人类,他不怕死亡的危险,去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偷火种,宙斯知道这件事情之后,重重地惩罚了他,最后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将他救了出来。当学生对全文故事情节有所了解后,教师此时针对文章第五自然段、第六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展开分析,因为这三段作为文章最为关键的部分,三段分为都围绕着“锁”字和“啄”字将普罗米修斯所受到的痛苦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教师在此时应该展开段落教学法,让学生根据“锁”和“啄”两个字进行分析,教师此时可以说:“文章倒数第三段中写道,这只鹰每天都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之上,用它尖利的嘴巴,不停地啄食着普罗米修斯的肝脏。文章倒数最后一段写道,赫拉克勒斯经过高加索山时,看到普罗米修斯被锁在悬崖边上,当你们看到锁和啄这两字时,分别有什么感受?”此时学生会说,感到特别的揪心、痛苦、难受或是心疼。当学生们对这些词字有了初步感受之后,教师可继续进行提问:“那么现在请大家再次回顾课文,在文章中找一找还有哪些字词,深深地刺痛了你们的内心呢?”这时学生会将文章中:死死地、风吹雨淋、日夜等词语找出来,并纷纷说出自己通过这些词语感受到的普罗米修斯的痛苦和煎熬,并为普罗米修斯感到难过。此时教师再次带领学生一同感受这些词语,并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造类似的环境,让学生设想此时自己就是普罗米修斯,现在被锁在悬崖边上是什么感受。通过这种深刻品析词句的教学方法,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久而久之便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使学习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二、比较品评,感悟段落的写作手法
        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教会学生文章的相关内容,所谓“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用在本文意思是说教师与其教会学生文章内容,不如教会他们如何阅读文章,从而让他们能够独立地在文章中获取到更多信息[2]。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段落学习时,不仅仅要学生关注文章中的文本知识,也要让学生能够学会根据文章内容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并能够了解作者是通过何种写作手法进行表达的,从而让他们自己阅读的过程中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写作能力随之提高[3]。
        比如,教师在讲解四年级《麻雀》这一课时,这篇文章主要通过对老麻雀保护小麻雀细致地描写从而表现了作者对于老麻雀为了救出自己的幼儿的奋不顾身的感叹,那么教师可以将本篇文章与在三年级学过的《燕子》相结合,分别选取文章中的一个自然段,让学生分别说出两篇文章分别介绍了麻雀和燕子的那些特点?分别用了何种写作手法?在语言的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比如教师可选取《麻雀》中“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和《燕子》中“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休憩——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便是燕子。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这两句话,让学生间进行分析,通过对比教学法,可以让学生能将文章中有特色的句子更好的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这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三、拓展训练,关注段落的言之有序
        在小学中年级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能够在阅读、写作和日常语言交流的过程中言之有序,但是对当前段落教学实际研究可以发现,很多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而忽略了言之有序这一点[4]。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采用科学的办法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语感增强[5]。
        比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首先带领学生一同对文章第五段的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出孔隙的特点是又窄又细,之后,教师挑选第五段中的几句话,如:是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躺卧,刚好合适,再也容不第三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船的前后两侧都系着绳子……船就出来。教师让学生根据孔隙的特点,将这四句话进行排序,这样他们如果弄清了孔隙的特点,自然能够将这四句话按照正常的顺序进行排列,这也会让他们阅读过程中的段落训练更加扎实,使他们的语感得到有效提升,最终使他们具备言之有序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认识到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的重要性,并加大段落教学的教学力度,根绝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情况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其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使学生读写能力、阅读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不断增强,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这样才能为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清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0,34(06):187-188+192.
[2]刘爱辉.小学四年级构段训练的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3):62.
[3]高燕.关注段落教学  构建高效课堂[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06):43-44.
[4]刘爱辉.小学四年级构段训练的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3):62.
[5]高燕.关注段落教学  构建高效课堂[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06):43-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