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阿宁
宝塔区宝塔高级中学 陕西省 延安市 716000
摘要:高中数学与其他阶段的数学课程不同,高中数学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高层次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较强的分析和探究能力。学生不仅需要专注于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发展彼此协作和沟通的能力。
关键词:合作学习;高中数学;应用策略
一、引言
所谓合作学习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是一种创新而有效的教育理念和策略。它主要是指由3至6名具有互补或类似技能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以完成特定任务的过程。履行明确的共同责任,以协作和相互支持的方式进行学习互动,共同完成小组的学习目标。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专注于集体和个人兴趣。它促进个人目标和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同时实现集体目标。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的社交和心理需求。学生的学业进步和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思维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精准划分小组成员
教师要在高中数学课程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首先需要教师能够针对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将具有互补性的学生合理划分到一个小组之中,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有许多教师在分组的过程中,只是将学生按座位进行分组,导致学生之间不能进行学习以及性格上的互补。同时由于这种不能满足学生实际需求的分组方式,在合作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矛盾,导致合作学习只能够流于形式。所以,当教师在对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要能够遵循小组合作中的互补原则,精准的进行小组成员的划分,让学生能够在小组中进行有效的探讨与交流,以此才能够最大限度上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推动学生自身能力水平的发展与进步。
三、明确组内人员分工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数学老师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尊重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并以合理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教师必须为学生制定一套完整的学习规则,以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鼓励更好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充分利用个人价值,并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奖惩手段是良好的监督和控制手段,应积极奖励在小组合作中表现出色的学生,并鼓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在小组合作中表现欠佳的学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惩罚,必须纠正其行为以提高整个小组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充分利用每个学生的全部潜能,以便他们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为整个小组的学习做出更大的贡献。与他人共同成长。例如:在教授复数及其几何意义相关知识时,数学老师可能会首先将学生分组,然后让他们按组判断课程性质,在小组的分工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的探讨。最后,小组之间交流讨论的结果,自主对于课程的核心知识点进行探索。班级内小组学习为班级内的讨论创造了良好的氛围。通过这一系列的小组协作学习课程,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并可以学习相关知识点,加深理解并灵活地应用于小组协作中。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应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合理分工,以便他们集思广益,更好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数学和技能并实现自身能力水平的提升。
四、建立合作互动机制
为了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更加有效的设计,教师必须首先设计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体系。其次,老师必须确定教学目标,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也应该以成员的身份来告诉学生在合作的时候应该做一些什么,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互动机制,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制定活动目标,以便学生可以有目的地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必须确保所有学生都参与制定活动目标,以便所有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证明自己的价值。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深入总结当前课程中的重点与难点。
合理设计课程问题,并且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探讨,教师在设计讨论问题时应注意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数学知识水平,并确保选择的问题在每个学生的能力范围内。教师必须确保有效地进行每个小组的协作学习,同时对于小组中的分工也需要逐渐明确。此外,教师必须严格控制小组协作学习的及时性,以避免低效的协作学习,使学生能够在指定的时间内更快,更有效地完成任务,从而让数学课程的学习有紧迫感。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合作学习,并指导学生分析问题,以便学生可以有效地回答问题并为学生提供帮助。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提高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热情也提高了。例如:在学习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方面的知识中,老师允许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并且学生可以使用合作学习来学习不同空间中几何体的多种视角。为了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性,教师可以结合小组学生的意见来得出满意的答案。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来培养学生的空间几何感。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总结到目前为止讨论的结果。教师允许学生进行协作学习,以便他们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并使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这样教师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能够让课程的开展更加具有实效性,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五、合理进行活动设计
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协作学习的效果使学生能够更快地学习数学知识。学生还可以与同学交流和讨论。学生在数学学习,数学思维和团队合作方面的意识将逐步提高。在向学生教学时,教师应更多地注意学生思维的发散,发挥学生的主要作用,在学习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并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提供更多的空间。给予理解的学生将获得必要的知识。当教师鼓励学生参与合作学习时,通过在独立的合作过程中释放内部数学元素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潜力,他们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能力。解决数学问题。
六、引导学生归纳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这并不意味着整个过程都于教师无关,教师也应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过程,并在适当的时候帮助学生进行课程知识内容的总结。在讨论过程中,老师总是观察讨论并指导和规范讨论。教师可以参加学生的讨论,但不能领导他们讨论整个情况,并且可以提供适当的建议和帮助。小组讨论结束后,学生总结结果,将结果反馈给教师,这样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验获得答案的乐趣,和小组讨论的乐趣,并最终获得最佳的课堂学习效果。总体而言,小组协作模式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但并非所有教室都非常适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仍需要开发最适合学生的高效高中数学课堂课程。并且合作学习的重点是展示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补,促进学生的思想开放性,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能力和创造精神。在这方面,高中数学老师必须将创新教育融入合作教育,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接受程度,通过强调创新来扩大和深化问题,并提出一系列问题,使学生在上课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发展多元化开放的思维和探究,逐步加深思维,阐明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轻松解决问题。
结束语
学生不仅需要专注于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发展彼此协作和沟通的能力。所以教师要能够合理有效的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实现学生在现阶段下的思维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阔.小组合作在高中数学课堂的应用方式[J]高中数学,2018(4).
[2]唐志娟.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析[J]新课程学习(上),2015(12).
[3]文颖.(2014).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octoraldissertation,海南师范大学).
[4]王祥富.浅析小组合作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文理导航,2015.
[5]于柏柱.导研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的应用[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11):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