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健
曲阜市时庄街道第二中学,273160
摘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阶段。研究儿童心理特点,激发儿童学习兴趣是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指导原则。为了将小学生带向自主学习、敢于钻研的数学学习之路,教师可以从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建构知识、拓展运用、反思归纳等步骤构建高效课堂,借以全面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习习惯;心理特点;指导原则;自主学习;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是新时代条件下国家对各级教育部门提出的培养新型人才的宏观层面的要求。在这一要求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创设情境
课堂最忌呆板、无味、枯燥、单一。要想创建高效课堂,教师就要想办法在课上营造一种活跃的氛围。为此,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发言的主动性应该是一个好办法。许多一线教师易于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只知一味地灌输知识,结果将课堂弄得死气沉沉,索然无味。小学生由于年纪小,坐不住椅子,这就要求授课教师想办法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比如:让其积极发言,让其抢答,比赛算题速度、正确率等等。小学生好胜心强,通过这种竞技类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自主探究
课堂上如果能建立起一个赶着学习的氛围,这时,教师布置下来的学习任务就容易完成了。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给学生预留足够的钻研新知识的时间,这样不仅能培养他们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能让他们擅于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向未知王国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建立起一套研究问题的方法,增强其参与感,让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及时地给予解答。在一问一答中,教师不仅能全面掌握学生的长处何在、短处何在,也能让学生通过对未知世界的了解而爱上数学这门功课。比如,在讲到《长方体和正方体》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有没有办法将长方体变成正方体或者将正方体变成长方体?”,通过对此类问题的思考,学生不但能认清长方体和正方体各自的概念,也能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建立一种认知。
3.合作交流
小学生虽然不懂什么叫合作精神和团队规则,不过,在课下游戏的过程中也已有了自己的好朋友和好伙伴。好朋友和好伙伴的挑选标准很可能是缘于性格、技能等因素,学习方面考虑的未见得很多。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通过布置任务来让同学分组完成,这样既能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也能锻炼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合作解决问题是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组成方面。通过合作和讨论,学生不仅能够认识到一个人力量的不足,也能增强对友谊的感悟和体验,这对培养其健全人格无疑是有好处的。比如,在讲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时,教师可以不断调整每个小组中学生的人数,然后问某同学:“你占本组总人数的几分之几?”,通过这种生动形象的反复问答,学生必能对分数的概念加深理解,也觉得身边的同学更加亲切了。
4.建构知识
小学生还不具备归纳总结的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突出每节课的重点,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本节课自己学了什么。要想创建高效课堂,教师就要掌握好学生自由交流的进度和方向,在适当的时候为学生归纳梳理本节课知识的重点。小学生听不懂太过深奥的语言,因此,教师授课语言要力求通俗,最好多以实例、少以理论来说明问题。教师对学生的解题能力要有一个全面准确的掌握,对于容易的问题,要让学生动手来解决。对于解题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这样才能树立其自信心。
5.拓展运用
由于年龄特点,小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也不是很强,如果想让他们熟练地掌握某个知识点,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反复练习来巩固其学到的知识。教师可以借助于课外学习资料中的典型习题,也可以选择与生活贴近的应用题,这样既能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也能让其感受到从课本上学到的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从而爱上这门课程。比如:在讲到《因数与倍数》时,教师就可以问学生:“你的年纪是不是你父母年纪的因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小学生还不知道自己父母的年龄,通过这种贴近生活的训练方式,学生就不会觉得数学距离自己很远了。
6.反思归纳
小学生自我约束的能力不强,要让其自己寻找不足之处不大容易办到。因此,为其布置课后作业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业能够暴露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也是教师确立下一步教学重点的重要参考依据。认真批改作业、准确发现问题、科学归纳问题是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教师应有针对性地纠错,及时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以便其随时改正。
通过如此反复训练,学生才能将每日学到的数学知识掌握好、掌握牢。
每个单元结束后,教师要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这是培养学生“温固而知新”这一学习态度的最有效方法。通过归纳总结,既能让学生加深对本单元知识的宏观把握,也能让其加深记忆,这对下一单元知识的学习也是一个积极的准备。接下来该是单元考察了。单元考察属于查缺补漏。通过多次考察,教师可以对处在进步过程中的同学提出表扬,激发其学习数学的热情。
结束语:
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这就要求一线教师不能双眼只盯着考试成绩,而是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其学习动机,让其从内心深处喜欢学习、喜欢向未知领域探索。
参考文献:
[1]刘瑞萍.浅析核心素养视角下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4):39-40.?
[2]白应武.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1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