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估算能力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5期   作者:尚猛
[导读] 估算,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和数学能力
        尚猛
        新乡市牧野区牧野第一中心小学   
        估算,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和数学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与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要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简单的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那么什么是估算呢?估算是指学生在计算、测量过程中,无法或没有必要进行精确计算或实际测量时,个体借助自身的数学知识,经过短暂的内心活动,作出数学问题的运算(测量)结果粗略答案的一种合理判断。简单地说,估算不需要经过精确计算,但是要考虑其结果的合理性。小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速度和学习质量,同时对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推理能力也有相当的促进作用。对于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估算能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帮助学生树立估算意识
        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主要还是以精确计算为主,对于估算,学生还缺乏基本的估算意识,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也相对不足,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树立估算意识,例如在教学《应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时,我首先创设这样一个小情境:小明是个“小书迷”,昨天去逛新华书店,看中了三本故事书,回家问妈妈要钱买书,妈妈给了100元,小明拿到钱时犹豫了,因为他忘了三本书的具体价钱,只记得其中两本要三十多,一本十几元不知道这些钱够不够买。问题抛出后我追问学生:每本书的价钱都不知道,你准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在小组内充分的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解题思路。然后再来全班汇报。最后小结:看来生活中有些问题,不用精确计算,通过推理估计也是能过找出结果的。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唤醒了学生估算的意识。有意识的“绕开”学生根深蒂固的固有精确计算的思维。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数据来推断结果,体会估算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二、培养学生的估算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估算有了兴趣,感受到了估算的作用,他们才会在思想意识中产生估算的主动应用意识。
        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估算其实是无处不在的,比如学生早上8点上课,有的学生起床时间为6点,有的甚至到7点多才起床,为什么差异这么大,其实每名学生都对自己从起床到上学这段时间进行了充分的估算,包括自己的洗漱、吃饭、上学路上包括一些意外情况出现的时间等都进行了估算,以保证自己上课不迟到,可这些学生往往没有把它当成估算,没有体会到估算的作用,需要我们老师加以引导。再比如在课堂上,我们遇到这样的题目比较大小:200÷6    300÷7 ,这样的题目类型学生往往会进行精确的计算从而比较大小,而实际上如果应用估算的方法,200÷6的结果应该是30多,而300÷7的结果应该是40多,谁大谁小已经一目了然,完全没有精确计算的必要,而且解决问题的速度还非常的快,估算的价值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此外我们还需要关注估算的检验作用,学生在做题时,检验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而根据估算有时就能很快的发现答案的正误及是否合理。比如我们学生做作业题,一台洗衣机体积200(立方米),我们就可引导学生1立方米有多大,想象200立方米有多大,即可马上发现问题。

再如五年级学生解方程遇到这样的题目:6.85-x=3.5,学生很容易解方程6.85-x+6.85=3.5+6.85得到x=10.35,是不是方程的解呢?将x=10.35代入原方程左面,6.35-10.35怎么减呢,怎么样都不会得3.5,还用精确计算吗,当然是否定的。
        所以学生只有认识到了估算的作用他才会对估算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应用估算的意识。
三、引导学生运用合理的估算方法
        估算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专家学者也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估算方法。那么在小学阶段我认为用的比较多的估算方法就是估大、估小及平衡法,无论用哪种估算方法解决问题都必须与实际的问题情境相结合,同时考虑与精确计算之间的关系,不能把估算和精确计算完全分裂开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积极引导学生对问题情境进行分析,探讨最优的估算方法.
        比如我们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47页第3题:一个房间长8.1米,宽5.2米。现在要铺上边长为0.6米的的正方形地砖,100块购吗?(不考虑损耗)对于这样的问题,我引导学生分析先不考虑房间的面积,而先来计算100块地砖的面积,即0.6×0.6×100,这样的题目学生很容易口算得出精确答案36平米,够不够铺呢?再来看房间面积,学生很快想到把8.1看作8,把5.2看作5,然后8×5=40(平方米),这就是估小的方法,但即便是估小了的面积,100块地砖也是不够铺的,所以学生就可以得出结论100块地砖不够。此题我们就把估小的估方法算和精确计算有效的结合起来,得出正确的结论。
        同样在本页第5题,学校食堂准备购买下面这些水果,100元购吗?一箱苹果,38.2元/箱;一箱梨,9.6元/箱;两箱香蕉,22.8元/箱,对于此类买东西的题,我们可引导学生将物品的单价估大,即把38.2元/箱估作40元/箱,9.6元/箱估作10元/箱,22.8元/箱估作25元/箱,这样可进行计算40+10+25×2,轻松得到100元的总价,与准备的钱数一样,但由于有关单价是估大的价格,所以实际价格肯定不到100元,所以100元就够了。在这儿我们就选择了估大的估算方法,很容易就解决了问题。
        而对于另外一种估算题目,198+403这样的题目,往往会会使学生与老师迷惑,怎样取整进行估算呢?把198看作200,可得到200+403=603;或把403看作400,可得198+400=598;
还可以把198看作200,把403看作400,可得200+400=600;
三种方法哪一种正确呢,其实从估算不需要经过精确计算的意义上来讲,三种方法得出的结果都可以是正确的,但是从合理性出发,第一种估大的方法得出的结果比实际结果要大,第二种则相反,而第三种平衡的估算方法则做到了有效的平衡,与实际结果最相近,同时也是最合理的结果。
        通过以上实例我们不难看出,估算方法的选择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情境及题目要求,选择最优的估算方法。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当中有必要不断创新我们的教学方式方法,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不断帮助学生树立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估算兴趣,引导学生选择运用合理的估算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从而促进小学生良好数学素养的形成,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