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渗透德育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5期   作者:宋松枝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高中化学的教育方 变为更加注重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宋松枝
        广东省惠州市惠州中学    5160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高中化学的教育方 变为更加注重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而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进行化学德育意识的渗透。德育意识的培养作为一种通过教师将德育思想融入到化学课堂中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化学德育意识的渗透,可采取的策略包括:实验教学,深化科学探究精神;结合生活,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中化学;德育意识;实验教学;结合生活;学以致用?
        高中化学教学不应只注重对学生刻板的化学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德育意识的培养作为一种将德育意识渗透到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理解单靠文字描述理解不了的知识点,因此,德育意识的培养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关注。而如何进行化学德育意识的渗透成为困扰广大教师的一大难题。基于此种情况,笔者特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有效的实施化学德育意识的渗透,以期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一、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一)含义?
        教学的目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承,更重要的是通过核心素养的养成使学生能够可持续发展。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宏微结合、分类表征、变化守恒、模型认可、实验探究、绿色运用这些方面。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也应该具备相关的能力和德育品格。?
        (二)意义?
        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需要学生具备必备的技能。首先,学生要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其次,要认识物质是运动变化的,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的规律。学生需要有证据意识,能给予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最后,学生还要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自身做起。?
二、高中化学的德育渗透?




        1:实验教学,深化科學探究精神?
        当学生理解了教师的口头讲授的知识点后,还需要通过化学实验来加深学生对化学现象的理解,深化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课本知识点是客观的,而化学实验是直观的,可以使学生亲眼看到书本中出现的化学现象,从而深化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因此,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化学实验以深化他们的知识理解;另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自主进行化学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实验步骤,使学生更好的理解。通过化学实验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
        例如,在讲授《氧化还原反应》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化学小实验来给学生们演示化学实验过程,深化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开展这一部分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实验来促进学生的知识理解。学生通过听教师口头讲述化学方程式学到的知识与通过观察化学实验学到的知识给学生带来的知识理解程度肯定是不同的,学生总是对更加直观的知识点理解的更加透彻,而当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后,更会深化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从而学习的更好。?
        2:结合生活,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德育意识渗透到课堂中的另一个方法是将化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当今世界众多资源匮乏,例如水资源,矿产资源。它们的使用量都是有限的,不能让人类过度的使用。而学生作为新成长起来的公民,有义务对这些资源进行节约使用。因此,教师在日常的化学课堂中可以结合生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促进学生德育意识的渗透。?
        例如,在讲授《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讲授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几种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观察这几种金属,引导学生说出这几种金属具有的共同特点。然后学习这几种金属的用途,让学生意识到这几种金属对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然后教师告诉学生,金属属于消耗型资源,需要节约使用,然后由学生说出怎么进行稀有资源的节约和使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化学课堂中进行德育意识的渗透。?
        3: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知识的学习需要实践来进行巩固,因此,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化学实践。化学实践是指学生将课堂上所学习的化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或者特定的化学实验中,以发挥化学知识的作用的活动。化学实践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以教师组织的集体实践活动为主,另一种是以学生自主实践,自主运用为主的实践活动。开展教师组织的集体的化学实践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引导,保证学生的操作安全与规范,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以致用。?
        例如,在讲授《开发利用金属矿物 海水保护》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通过进行集体化学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将化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进行这一部分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海水淡化的实验来提取纯净水。通过组织这一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海水资源的理解,从而培养他们关于节约水资源的意识。而金属矿物的保护知识点也可以很好的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从而实现化学知识点的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在化学课堂中进行德育意识的渗透的教学方法具有众多优点,特别是对物理、化学这类实验性学科的意义重大。因此,教师在开展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时,可以采取德育意识的渗透来促进学生的化学学习。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化学实验来促进学生的知识理解,深化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通过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践来帮助学生将化学知识点更好的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王君霞.关于高中化学学科课堂教育渗透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7(32)?
        [2] 谭秋萍.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7(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