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4期   作者:黄绍红
[导读] 教育改革正在稳步推行中,越来越多的教师都开始关注班级管理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

        黄绍红
        湖南省浏阳市第四中学,湖南省浏阳市 410300
        摘要:教育改革正在稳步推行中,越来越多的教师都开始关注班级管理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以期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保证班级管理的有序开展。历史学科的教学不仅可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还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因此,教师应当从历史学科教学入手进行班级管理,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和历史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历史;班级管理;教学目标;文化意识
        
        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念、价值观念、人生观念的黄金时期。因此,教师应当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充分利用历史学科中的内容,借助价值导向的方式,将历史教学目标与管理目标融合起来,定期优化管理模式,借助历史进程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一、树立恰当的教学目标
        高中阶段的历史学科具有较强的繁杂性与实践性。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将知识体系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方面和章节,并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将教学目标、班级管理目标的设定融合起来。例如,在刚开始教学时,教师就可带领学生认真分析历史教材的目录和绪论部分,并为学生讲解该学期的教学目标,各单元的教学目标,班级管理的目标,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树立正确目标的重要性,能够从宏观的角度了解和掌握历史学科的整个体系。在融合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从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入手,综合性考量高中阶段自身需完成的整体目标,并根据个人的生理适应性、学习情况等设置恰当的短期目标,在日后学习中进行对目标的适当调整和优化。无论是在学科教学中,还是在班级管理中,目标都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不仅可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还能实现班集体的良好发展。因此,在设计教学目标和管理目标时,教师可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设计教学目标和管理目标,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使其能根据目标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更快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为自己日后的学习和成长最好规划。
        二、定期优化管理模式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借助定期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以及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分析测试结果时,教师就能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炼出日后教学中的重难点,并制定恰当的教学方案,逐步攻破重难点。而这一点也可被应用到班级管理中,教师可借助定期检查的方式了解管理模式的应用情况以及目标的实现情况,研究和整合学生近期的成长情况与学习情况,进而逐步调整和优化管理模式,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例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定期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可采用定期开班会的方式,带领学生分析班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恰当的建议,保证班级管理的有序开展。此外,在融合历史教学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还可在课堂中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和交流,观察学生的行为动向和思维情况,在恰当的时机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最终构建出一个带有学生个性特色的班级管理模式,促使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努力向上发展和成长。


        三、教材入手增强学生爱国意识
        如今,新课程改革正在稳步推行中,越来越多教师都开始秉承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真正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还能构建出较好的知识体系[1]。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深入分析和研究教材内容,并搜集更多与之相关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根据时间轴学习历史知识,概括和了解阶段性的历史事件,逐步构建出系统、完善的知识体系。
        在班级管理、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学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学生学习行为的培养,还是知识点的学习,都需要基于德育教育的基础上[2]。在德育教育、学科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在进行班级管理时,教师应当从历史教材入手,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的知识展开爱国主义教育,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和历史观念,为接下来的班级管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例如,在教学近代史的内容时,教师就需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并从网络上搜集与之相关的教学素材,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在上课时,教师需利用视频、动画等素材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引导学生思考哪些历史知识可应用到班级管理中;同时,教师还需利用近代我国发生的历史事件展开教学,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为其日后发展奠定基础。又比如,在进行班级管理时,教师可结合当前的教学情况开展相应的专题学习活动,如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长征等,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民族解放的不易,同时还可借助讲故事、播视频等方式,使学生能够认识到中华人民所拥有的爱国信念和良好品质,使其能认识到在日后的学习和成长中始终秉承良好的爱国意识,为足够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四、结合教学进度增强文化意识
        我国文化发展了五千年的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魅力。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教学进度,并加入班级管理的内容,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识,自觉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和历史传统,使中华文化能够始终保持璀璨光芒。历史教师应当让学生认识到传承和发扬历史知识的重要性,同时在传承历史文化的过程中,学生还应当了解推陈出新时应当注意的方面[3]。
        例如,在具体的教学中,当教师的教学进度推进到古代历史、中外历史纲要时,教师就可在教学中加入一些与班级管理相关的内容,将历史知识教学作为明线,将班级管理作为暗线,使学生能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者所具有的精神和智慧,了解创造的诸多历史奇观;同时还需使学生发现封建制度、奴隶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区别,了解不同阶段产生了怎样的文明,失去了哪些东西,逐步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面对当前全新的教育形式,教师应当认识到班级管理与历史教学融合的必要性,逐步解放教学理念和管理思路,准确把握二者的共同点。教师应当从历史学科教学目标入手,引导学生建立恰当的成长目标;从教材内容入手,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从教学进度入手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定期更新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王畅平.高中历史教学与班级管理的结合[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000(019):P.112-112.
        [2]代福斌.高中历史教学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高考,2019(35):12.
        [3]何苗.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班级德育的有效结合[J].吉林教育,2020(13):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