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4期   作者:侯星丽
[导读] 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高中历史教师需要着重关注的问题。

        侯星丽
        吉林长春 长春市十一高中  130026
        摘要: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高中历史教师需要着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笔者多年教学实践出发,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提出了几点策略,分别是巧设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借用历史情景剧,提升学生认知;挖掘历史教材,提升学生德育教育。还望能有所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疑问;情景剧;历史教材;德育教育
        随着新高考的改革,历史学科的课程地位有所提升。在此背景下,实现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成为了广大教师的共同追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依赖于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教学策略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教师的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事关重大,不能马虎。笔者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工作多年,对于高中课堂课堂教学策略多有探索,以下仅结合具体的案例,简要轮论几种笔者在课堂中常用的策略,以期共享,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贡献一份力量。
        一、巧设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高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已经发展到一定的水平,逐步有相对独立的意识,有相当的过往学习体验。他们的“问题意识”有所增强,逻辑思维能力也有所提高,能够通过阅读、分析材料,初步得出相关的认识。尤其学习兴趣偏文的同学往往不满足于教材内容,也不局限在知识层面上。他们有许多“为什么”要问,渴望揭开纷繁复杂历史现象的面纱。教师提出有质疑性和挑战性的设问,即问题所覆盖的教学内容有一定密度,问题的疑惑点有一定难度,所包含的历史问题有一定深度和广度,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思考和探究的空间,具有拓展思维的功能。
        比如,在教学“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这一课时,笔者设置了多个问题供学生进行探究与思考。第一,给学生出示五代十国形势图和北宋初期的疆域图,让学生对比两幅地图,谈一谈北宋建立初期的形式。没有任何文字材料,对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思考总结能力是一种考验,这一问题具有很强的探究性。第二,在讲述完北宋的制度建设之后,笔者给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宋初通过种种制度,实现了中央集权的增强,其后来的影响有哪些?这一问题综合性很强,需要学生弄清北宋的制度建设,并能够进行推理和判断,能够清晰的表述自己的观点。此外,笔者还提出了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对于“钱财换苟安”你怎样看?等开放性强,探究性强的问题,给了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
        二、借用历史情景剧,提升学生认知
        所谓历史情景剧,即参考历史上发生的事情,结合教材内容,让高中生进行角色置换,扮演历史人物,并编写情景剧的剧本。

在课堂中,我们要选择那些易于创作和表演的历史情景,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性,在情景剧的编写和表演中,实现历史的深入学习。
        例如,学习“五四运动”的知识时,我们可以开展“红色家书”为主题的情景剧,100年前“五四运动”爆发,那个时代最热血的他们,舍生取义,慷慨赴难。透过一封封红色家书,演员们通过朗诵、歌伴舞,情景剧的方式,再现杨开慧、陈毅安、赵一曼、夏明翰、陈觉、赵云霄等多位烈士的坚定的信仰,将先烈们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忠诚,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以及对新中国的热切期盼和寄予表现的淋漓尽致,令观众潸然泪下、为之动容。
        实际上,一些在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皆可以作为情景剧的选题。所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了解关于历史情景剧的选题问题,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
        三、挖掘历史教材,提升学生德育教育
        中国自古就对礼仪道德十分重视,也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培养。高中历史教材中有着丰富的德育题材,可以说涵盖了基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相比于政治教材而言,历史教材中的德育题材更加鲜活,也更加有趣。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深刻挖掘背后的思想道德内涵。
        例如,在教学“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这一单元时,这一单元的内容饱含着民族的屈辱和仁人志士的奋斗。结合单元内容,我们可以将本单元的教学立意定为“面对近代中国的苦难,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在变中突困的探索”。内容则围绕“数千年未有之变”和“变中突困”两条主线展开,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带领学生重新回到那一时期的历史当中去,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国家和民族的危在旦夕,人民的饱受欺凌。通过视频、文字、图片等方式,使细节更加丰满,使故事更加生动,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尤其是戊戌维新运动中“六君子”的故事,让学生透过他们的牺牲看到中国人民爱国的决心,从而为学生树立精神上的榜样。通过历史故事的挖掘,将历史以更加感性、更加残酷的方式呈现给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实现了有效的德育教育。
        总而言之,实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路径是有很多的,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勇于践行新的教学观念,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唯有如此,方能真正促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妮妮.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历史课程教学实效性[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6)
        [2]杨芳.浅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