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海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郑家中学
摘要: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长时间和有目的性的引导和培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师生之间的合作,达到最佳的效果。初中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最佳场合,数学教师应该合理利用这一舞台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率。如何在数学课堂上有效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需要不断的实践很探索,下面是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的些许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习惯;培养途径
引言
初中数学教学中会涉及到很多的概念,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需要学生首先能够准确的把概念表述出来,不能只是停留在对表层意思的理解,需要了解其内涵和本质。对概念的理解如果只是停留在表层上,不能表达出本质和含义,在最初的时候能够记住,但长时间后会越发模糊甚至忘记,解答问题时就会很容易出错。所以,教师在数学观念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对概念的正确表述,培养学生准确表述概念的习惯,让学生从根本上对概念的本质属性和含义有所理解,而不是只要把概念一字不落的背诵下来就行了,本书并不代表对概念深层的掌握。
1.培养数学抽象思维
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素养的核心,也是数学教育的主体.常言道:“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可见,数学在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1.1在概念教学上,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新概念的学习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极好材料.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应该提供给学生丰富的、典型的、正确的实例,引导他们对这些实例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等一系列的思维过程.如全等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函数等概念的教学都能充分体现概念的抽象思维过程.
1.2在规则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规则以言语命题(或句子)来表达,它是公式、定律、法则、原理等的总称.规则是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命题的形式呈现.因此,它的概念更抽象.为帮助学生正确掌握规则,克服由于规则的抽象而导致学生学习的困难.教师可以采取大量的实例,让学生从实例中概括出一般抽象结论.
1.3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
在数学解题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是很重要的.学生在解题中学会总结、概括,从大量的具体习题中得到一般的解题方法,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具有事半功德的作用.
2培养孩子良好的思考习惯
数学学习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需要有效的引导带领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数学是内在联系的教学活动,学习的过程就是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把新旧知识进行连接和融合,找到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学习体系,不断优化认知结构。学习的过程不仅仅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更多的是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思考,对所学知识点有所理解和掌握。
数学学习中,思考是必不可少的环,学生要学会在听讲的过程中做到及时思考,把所学知识在脑部转化为内在知识。在图形学习过程中要做到观思结合,即一边思考一边观察,多想想为什么,发现知识的本质属性和含义,做完联系后也要反思,发现做练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思考的习惯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尽量做到让学生处于时时思考、处处思考的状态,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和习惯。对于良好习惯的培养,作为数学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努力和展开教学:
(1)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教师可以以学生的思维发展为考量点,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不断思考获取答案,采用启发式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自身的优势,展示自我,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情境,利用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和谐友好的学习情境能够让学生在舒适的学习氛围中展开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对于适合探究式教学的课程,可以在提问时做到层层深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实现对问题的思考。
3.直观想象能力的培养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总之,利用直观几何教学法可以把数学中抽象难懂的概念、定理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充分表达它们的具体含义,并在解题中灵活运用,使数学的教与学变得形象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和数学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五、数学运算能力的研究运算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贯穿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存在于数学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它作为最基本的一项技能,不仅影响和制约数学学习的进程和质量,也影响和制约其他学科学习的质量,乃至会影响人们的现实生活.运算能力不仅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必备能力.由于计算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因此,计算能力的培养,不仅与数学基础知识密切相关,而且与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等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4.数据分析观念的研究
数据分析观念是统计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统计活动中,一是发展学生的数据意识;二是通过数据分析,学生从中提取相关信息,根据不同的背景,选择不同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三是在数据分析中,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既有偶然性,又有规律性,体验随机观念.在这一系列的分析过程中,往往需要渗透分类思想、归纳思想、类比思想和统计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统计思想.数据分析观念是数学课程的目标之一,也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统计时通过收集数据,应用数据分析能解决日常生活中很多实际问题,从而感受统计的价值,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结语
总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受益终生的,这不仅仅是体现在学习中,更多的是生活中的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事事”、“时时”的,它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徐振恒.初中生数学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2]崔玲玲.初中数学后进生学习习惯改进[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