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俏梅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滨海小学 525027
摘要:班主任在班级的组织活动和日常维护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心理建设也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本文立足当下,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究,给出了几点个人的建议,还望能够给大家的班级管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
面对小学生在成长、发展中所出现的诸多新问题,新挑战、新困惑,教师应该引起重视和关注,并在极力寻求变革上下功夫,不断优化其教育措施,革新其管理思想,提升其工作质量,使学生在全面、科学、到位的新措施、新理念、新方式驱动下不断实现自己,逐步走向成熟。
一、转变管理理念,做好角色定位
做好教育的赏识与惩戒。不论是教育教学还是班级管理中,奖惩制度一定要严格遵守和执行,是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优良的学习态度,表彰先进,激励后进生。在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当中,都需要班主任慧眼识人,对于学生丁点的进步和良好的表现,进行具体的表扬,运用鼓励,对于后进生和学困生应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辅导,简单的惩戒能够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斗志,使其更加努力上进。
明确班主任角色定位。班主任在一个班级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灵魂,是知识的传递者,是班级体的领导者,班主任的一举一动、一瞥一笑都能影响学生。班主任是班级体的保姆,照顾学生、服务学生;班主任是法官,班集体中出现的各类“案件”,都需要班主任公平公正平等的裁定;班主任还是学生的朋友,认真倾听学生的需求,使其健康蓬勃朝气发展。
二、营造良好班风,管理事半功倍
班级良好的班风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学习精神与综合素养的体现,作为班主任应该把班风建设放在第一位置,班主任应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一个积极健康上进的班风,能使学生快乐、健康、向上、自发的学习,这会对班级管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班主任应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最近的学习状况以及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帮助解决问题,使学生明确自己学习的目标。第二、让每位学生制定一个“个人赶超目标”,选择一位想要超越的目标,制定一份具体的适合自己的赶超计划,在班级里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风气。
第三、利用好“一对一帮扶计划”,把班级里的学生分为一对一小组,一位稍微优秀的学生帮扶后进生,小组成员在纪律、学习上有进步了,给每位组员奖励,反之退步小组都接受惩戒。培养良好的班风,除了做好这几点外,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督促、引导,这需要教师、学生长期努力坚持才能慢慢出成效。
三、加强思想教育,提升管理针对
小学学生教育管理中所出现的诸多新问题,为班主任教育管理侧重点发生变革指明了方向。因此,教师应该以思想教育为重点,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情感倾向、思想状态,并将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等渗透至其教育管理行为的方方面面,在平时的生活、学习、活动中给予更多关注。对于心理上存在问题的学生,及时开导,多组织一些针对性的教育引导活动,必要时,可以和家长一起参与其教育,促使这些孩子尽快走出心理误区,健康成长。对于思想上存在问题的学生,应该加强剖析与观察,多了解不同思想问题诱发的原因,进而确立针对性教育方向,让其在循序渐进式教育管理中获得提升改变。对于情感比较脆弱、习惯不良的学生,应该加强督促,适时进行精神鼓励,让其对改变不良状态充满自信,在积极配合中实现蜕变。
四、创新管理制度,重视考核检验
在日常的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小学班主任需要不断创新管理制度,同时,还要重视考核检验,这样才能够掌握小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充分满足小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提高管理质量。首先,小学班主任需要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和小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班主任的言语才能够对小学生产生较大的说服力,让学生更为配合自己做好管理工作。其次,教师需要科学、合理制定班级发展计划,比如,需要设立完整的班级管理制度,其中包含了奖罚请假制度、卫生清洁制度、出勤制度等,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遵守班级制度。最后,班主任需要为每一个学生制定学习目标、生活目标,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精神奖励,对于表现不好的学生,要耐心引导、鼓励,让学生能够自觉遵循班级制度,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总而言之,一个良好的班级管理制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发展。班主任在面对班级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时,要从这些问题中不断去总结经验和吸取经验,不断地创新自己的班级管理模式,从而才可以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促进班集体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云洁.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4(34).
[2]李秀英,李春南.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0):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