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华
长春市第十九中学中学130000
摘要:学困生与优秀学生的情感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目前在我国高中教育体系中,应加强对学困生的情感引导和帮助,及时对学困生进行必要的鼓励和褒奖,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本文重点对高中阶段的学困生学习现状和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有效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学困生; 成长; 管理;
学困生由于自身成绩不够理想,因此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知,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这种不健康的情绪,容易在学习态度上充分表露出来。许多学困生受家庭环境和因素的影响,缺乏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帮助,造成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这类学生具有敏感的自尊心,同时日积月累积攒的不满情绪需要发泄出来,因此会通过各种过激的行为,引起人们的关注,许多情节严重的学困生会通过一些具有破坏性的行行为来平衡自己缺失的心理状态。
1 学困生的特点
首先要对学困生的个人情况以及性格特点进行分析,才能做好学困生的管理工作。学困生在班级所占比例不多,但影响范围较广,有时甚至会波及到教师对其他学生的教育工作,成为教育路上的绊脚石。对教育学困生存在许多管理上的问题,需要教师付出爱心和努力爱护帮助每一位学困生, 学生成绩差的原因有许多种,这类学生成绩和思想道德水平和成绩优异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内心较为敏感,心理承受能力差。
2 导致成为学困生的主要因素
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困生,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个性化教育,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和学习状况因材施教。并通过观察和分析学困生的学习状态,开展针对性的辅导教育,加强对学困生的课堂管理,要经常提问学困生,并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热情,改变厌学心理。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开展知识针对性知识补漏,并利用课堂与早自习时间给予补课,让学生逐步进入学习状态最终成才。
2.1 学困生自身原因
对于学生的偏食以及突发性疾病,会对正在发育期的学生身体带来极大的损伤,所以如果由于学生的身体问题,导致难以进行日常学习,最终必然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演变成学困生。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形成固定的知识基础,难以养成良性的自觉学习能力,缺乏正确的学习方式,必然会造成中学阶段的学习困难。另外,当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环境需要重新融入新的集体,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从而使学习成绩受到影响。
2.2 家庭原因
家庭氛围和教育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许多学生家庭氛围差,父母经常吵架,缺乏良好的家庭气氛,因此会影响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会对学生的成长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
2.3 社会原因
社会环境对学生的身心也会形成一定的影响,例如缺乏健康内容的文艺作品以及劣质书籍、媒体节目等,在社会上的传播范围较广,会对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另外学生所接触的朋友,一部分来源于社会, 许多不利的因素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较大的影响。
3 对学困生的管理策略
3.1 及时进行情感沟通
学困生也有一定的心理需求,更希望获得家人和朋友的鼓励和尊重。但由于学困生成绩较差,缺乏来自家长和教师的关爱,会形成一定的自卑感,缺乏学习的信心。身为高中的教育工作者,面对这种情况需要经常与学困生进行沟通交流,引导和帮助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并给予积极的帮助,打消学生的厌学心理,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同时积极的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合作。于此同时,因材施教是组织课堂活动的前提,能够有效改善学困生的学习状态,可以采取优差搭配好坏兼顾的原则,让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带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减缓学生厌学情绪。
3.2 深入了解, 因材施教
对于成绩较差的后进生,应采取积极的方式进行教育,首先要及时的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及时消除学生的违纪心理,。同时综合各种教育方式,避免外界因素对后进生的影响。帮助学生阅读具有正能量的书籍,接触有意义的社会活动,提升学生的判断力和抗诱惑力,同时解除学生的思想障碍,分析学习成绩难以提升的原因。布置适当难度的课堂作业,并进行现场批改,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同时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3.3 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亮点
始终坚持教育为主的理念,把优秀生潜在的资源分配给差生,照顾好学困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做好学生的转化工作。每一位学困生都有好的方面和积极的一面,普遍存在心理素质较差的特点,因此,需要教育工作者具有伯乐的眼光,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引导和帮助。通过细心的观察和鼓励,帮助学困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向,将优等生和后进生搭配在一起,目的是让优等生带动后进生学习,提高课堂综合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4 结语
学困生的转变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心之一,因此应将忽视变为重视,将冷淡改为关注,根据不同学困生的实际问题以及思想状态,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方式,避免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同时,根据学生的基础制定合理的目标,通过循序渐进的教育模式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改变厌学心理,让每位学生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愉快的学习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何永吉.浅谈高中班主任对学困生的管理方法[J].教育界,2020(20):4-5.
[2]陈晨.学困生在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转化[J].高考,2019(23):35.
[3]代广志.浅谈高中班主任转化学困生的策略[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0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