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夫
浙江省象山县大目湾实验学校 315700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对学生进行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化学教师需要利用相关实验帮助学生打开化学世界的大门,以此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同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对学生开展化学实验教学时,已经不能局限在对实验及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还需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有效提升,以此确保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培养和锻炼,为推动其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初中教学;化学教学;思维培养
思维能力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必备的一种能力,是需要通过锻炼进行提升的。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化学教师能够明确这一点,要能够通过化学实验教学这一良好平台,促使学生的化学思维得到有效培养和锻炼,进而使得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效果更佳。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思维培养现状
作为初中化学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教学环节,实验教学一直占有重要比例。但是,通过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其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其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轨,学生对所进行的化学实验十分陌生,导致实验效果不佳,教学效果更是难达预期。
其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所提问题毫无规律,甚至有一些问题与实验无关,不利于学生化学思维的形成。
其三,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流于表面,没有实质性意义,导致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不大,整体教学效果也不是很好,最终不仅浪费实验教学时间,学生也没有从中学到相关知识。
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思维培养原则
通过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思维培养现状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化学教师对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原则并不清楚,也就导致所开展的化学实验教学过于浅显,难以达到培养效果。
基于此,也就需要化学教师能够充分掌握以下培养原则:
其一,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应该基于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兴趣进行设定;
其二,要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化学学科特点等设定培养学生化学思维的方法,并对思维进行不断深化,以此确保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有效培养和锻炼;
其三,在通过实验教学对学生思维进行培养时,还应该为学生留下悬念,以此增强学生的探索欲,使得学生能够自主、积极地进行探索,使得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三、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思维培养策略
(一)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促使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得到启迪
化学学科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有一定联系,因此为了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就需要化学教师能够抓住这一点,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化学实验教学,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启迪。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初中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1章《化学反应》这章内容教学时,化学教师可以问学生是否看过“滴水生火的魔术”,并将一个“小物块”仍入到水中,让学生看到这一魔术,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此之后,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知道“滴水生火的魔术”是钠与水的反应。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思维得到启迪,他们会逐步意识到刚开始所提方式中存在的缺陷,并会活跃思维,联系经验,得到一个初步设想,再经过实验操作得到认证。而经历这一过程,学生的思维及探究兴趣都得到了激发,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通过设置疑问问题促使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得到激发
所谓的思维能力,简单而言就是让学生不断地“想”,也就需要化学教师能够从一个个相关问题进行引导,辅以实验教学激发学生思维。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初中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1章《化学反应》中《3 用分解反应制取氧气》这节内容教学时,化学教师在进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可以不在试管口放棉花,并要求学生对实验过程中进行密切观察。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导管发生堵塞。这时化学教师趁机询问学生原因,并让学生自行探索解决方式,可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边实验、边思考、边观察,不仅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同时也使得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得到不断提升[2]。
(三)通过优化设计引导促使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面对化学思维方式及习惯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初中学生,化学教师还需要通过优化设计引导来推动学生思维发展。
例如,在进行初中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2章《空气》中《4 二氧化碳》这节内容教学时,在开展“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这一实验教学时,化学教师应该一改以往实验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竞赛。其中,竞赛的内容要包括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器材的选择、实验流程记录和实验结果等。当完成小组实验之后,化学教师对小组实验成果进行评选,并邀请实验的小组代表人进行讲解。
在此过程中,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操作兴趣,同时也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一定发展。
(四)通过加强综合训练促使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上述方式对培养和锻炼学生思维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没有综合的训练也能力促使学生思维提升。基于此,也就需要化学教师能够通过加强综合训练促使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初中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酸与碱》这章内容教学时,在学完整章内容时,化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本章涉及到的实验进行综合探究,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无现象,要怎样利用实验证明二者确实发生了反应等,以此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使其核心素养得到培养[3]。
结束语: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作为化学学科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不仅能够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同时还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让化学实验教学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基于此,也就需要初中化学教师能够遵循相关教学原则,结合学生特征制定有效教学措施,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为其后续学习奠定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贾舒华,韩洁琼. 探究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2):125.
[2]梁帆帆. 如何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248.
[3]韩志成.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素养[J]. 教育革新,2020,(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