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4期   作者:李敏
[导读] 教学实效性一直都是评价学生进步和教师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
        李敏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讷河市龙河镇友好中心学校 161314
        摘要:教学实效性一直都是评价学生进步和教师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都是实效性的体现。因此,提高教学实效性实质上就是要提升学生成绩与能力。初中数学是学生数学发展的关键阶段,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是教师必须关注的事情。本文将简要分析如何提升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实效性,以提升教学水平,提高学生成绩与能力水平。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实效性;评价机制;课堂实践

一、引言
        初中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生涯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脱离具体运算的阶段,进入到形式运算的阶段,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已经可以解决一些抽象的问题,抽象思维和自我发展策略渐趋成熟,特别是自省和自我思考开始经常出现在他们的意识中。因此,如果能够在这个阶段培养好学生的数学能力,养成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成绩,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也对学生未来的长远学习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好处。而实效性本身在当下新课改的要求中就不是一个单一维度的概念,因此本文将简要分析现状下的初中数学课堂实效性提升所面对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如何在课堂中提高教学实效性。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下的问题与反思
        要讨论初中数学课堂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就必须看到当前情况下初中数学教学实效性低这一问题的源头。在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师所秉持的教学理念依旧是传统的应试教育的理念,依旧只看重学生的分数变化,却很少看到分数涨跌背后的原因。但是,教学方法的选用必须严格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变化进行变化,特别是对于数学这一占比重,实用性强的学科必须更要关注学生对于其中内容的理解。
        数学的教学方法在过往常常都是以教授方法和做题步骤为主,这样的形式只对基础较好,能够理解题目和问题以及数学逻辑的学生比较有效,但对基础较差,不明白方法原理的学生而言就很难有效果了。这也是为什么在初中,学生的数学往往差距较大,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可以考很高的分数,而学习不好的学生只能得非常低的分数。因为题型是多变的,过多方法学生并不可能全部记住。
        另外,这一阶段的初中学生个人意识比较强,很少能接受他人的消极评价,更相信和依靠自己的主观感受。往往在教学中,许多学生都会因为接受不了教师的批评而对教师产生厌恶心理,进而对学科产生反感,放弃学习。部分教师对此无动于衷,这就是忽略了学生厌恶背后的原因。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师要特别注意与学生的相处模式和教学方式。这也是实效性低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高策略与实践
        通过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高需要从教学的全过程发生转变,至少包括以下三个内容:
        其一,在课前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数学内容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
        初中阶段的学生不同于小学,单纯的结合生活或者游戏已经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或者引起学生兴趣了。这个时期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展示自我的倾向,因此能够吸引他们的往往都是更专业,具有一定水平的内容。所以教师在做课堂引入时,可以从和生活比较贴近的,并且比较前沿的领域进行引入。比如在几何的学习当中,教师可以从我国的火箭发射的轨道、跨海大桥的设计方面入手,借助这些能够彰显学术水平的内容来吸引学生。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课程的预习,告诉学生这一章节和哪些前沿科技技术相挂钩,哪些内容是重点,应当如何预习等,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才有学习的基础。要保证学生是带着具体问题的困惑而非完全没有认知的状态进入课堂的。
        其二,在课堂之上,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改良教学手段。
        传统的黑板教科书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学生的学习体验了,教师必须灵活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广泛的教学资源来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空间几何的内容一直都是初中教学的难点。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呈现。比如,对于几何体的堆叠、不规则几何体的体积计算等,教师可以利用绘图软件做出空间几何模型,让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几何体的构成、空间位置等内容。这些技术手段的引入都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习的内容。教师还可以根据章节的难度,适当的开展“翻转课堂”,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所学所获。这也有助于学生融入课堂,并让老师发现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
        其三,在课堂之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复习,开展多方协同。
        复习对于提升教学实效性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分组复习。教师在分组时要注意,一个小组内学习成绩和能力较好的学生和基础较差学习困难的学生都不能超过总组员的四分之一,这样,小组内部既可以保证活力,也可以保证每个人都有提升的空间。在复习时,组内既可以采取互相批改作业或者互相讲题的形式,也可以采取共同回顾的形式,但教师必须进行方法的指导和针对性教学。教师也要在课后和基础较差的学生的父母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帮助学生共同解决,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能更好的投入学习,提升教学的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提升初中数学教学实效性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教师和学校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如果仅仅从分数入手是绝对没有办法让学生真正热爱数学,喜欢上数学的。如果没有培养出相对应的能力,那么成绩与实效性就无从谈起,而这需要利用更多元的探索才能达成。

参考文献:
[1]张真.浅议初中数学教学思想转变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9).
[2]黄刘洋.试论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J].考试周刊,2021(10):61-62.
[3]王飞.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探究[J].初中生世界,2020(44):43-44.
[4]拜辉. 谈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A]. 中国市场学会.中国市场学会2020年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论文集(卷三)[C].中国市场学会:中国市场学会食药同源发展工作委员会,20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