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密度对猪群生产性能及健康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5/1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期   作者:陈新剑
[导读] 摘要:不同的饲养密度对于猪群的生产性能和健康,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江苏省如东县丰利畜牧兽医站  226408
        摘要:不同的饲养密度对于猪群的生产性能和健康,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于猪群的不同生长阶段,都有着不同的饲养密度的标准。只有选择最适宜的饲养密度,才能让猪仔更高好的生长发育。但是关于饲养密度的最后成效有很多的影响因素,在现代的高科技和快节奏的生活影响下,养殖场为了获取最佳的资源使用率,有效减少升本,降低生产成本,便于猪群的集中管理,就需要对猪的饲养密度进行科学有效的研究。本文对饲养密度对猪群生产性能及健康的影响的方面进行分析和有效性的研究,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饲养密度,猪群,生产性能,健康影响
        前言: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饮食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人们对猪肉的需求,也促使着养殖业的发展以及养猪方式成熟。但是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传统的密集过度型的猪群饲养管理的方式方法已经无法匹配新时期下的市场供给。通常情况下,过于密集的饲养会导致胃肠功能被破坏,同时还有猪的免疫功能、氧化功能等方面都受到影响,容易使猪掉膘、生病、甚至死亡。只有选择适宜的饲养密度,才能在保证饲养成本的同时,对猪群的生产和健康产生综合的促进作用,保障养殖场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一、饲养密度的概述
        饲养密度是指代在猪栏中单位面积中的猪的数量。饲养密度关系着养殖场的成本、利益、饲养方法和猪的生理状态,一般也代指一头猪本身所占有的单位面积的大小。通常用“头/每平方米”来表示,即(头/m2)。饲养密度针对不同的猪的饲养条件、生产目标、生长发育的标准等方面,也有着不同的密度要求。饲养密度越大,在同等单位的猪栏中,就能够饲养更多的猪。再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养猪企业为了能够更大限度的节约成本,使用的都是加大饲养密度,进行集中饲养管理的方法,最大程度的增加饲养密度,从而达到缩减成本的目的。但是,因为饲养密度过大,会对猪的生产性能和猪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便面上控制了了成本预算,结果实际却引发了养殖场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降低,反而得不偿失。
        二、饲养密度对猪群生产性能和健康的影响因素
        1、饲养密度对猪群生产性能的影响
        通常说的生产性能都是指猪的生产能力和繁殖能力,这两种能力都直接关系着养猪场的经济效益。这里面,影响猪肉的经济价值的高低主要因素,取决于猪的生长能力;影响猪仔的经济价值高低的因素主要取决于猪的繁殖能力。在新时期下的养猪企业中,如何更好的增加猪群的生长能力和繁殖能力,是现代养猪业需要主要研究的。而饲养密度,也正是影响这两种能力的最基础因素。
        (1)生长性能的影响
        只有对饲养密度进行合理的控制,才能实现猪的生长性能达到最大化。而且饲养密度对猪群生长性能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都有体现。第一,对于猪的进食量方面。如果饲养密度过低时,猪栏内的猪头数过于少,容易导致猪心理负担大,产生孤独或者不安全感,导致猪不爱吃食,使得猪采食量下降。如果饲养密度过高,猪栏内的猪头数过多,那么猪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使得每一头猪的进食时间和占用食槽的时长过少,相应的猪进食的时间也会减少,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当饲养密度由0.4头/m2上升至0.5头/m2时,猪的觅食时间将会减少16.8%,采食量也会有所降低。在一定范围内,饲养密度增大有利于猪群采食量提升,进而促使猪群生长性能提升。如果这个范围被超过以后,饲养密度持续增加,会使得每一头猪的进食时间、进食频率和进食量都下降,使得猪的生长程度下降。
        还有很多的养猪场管理人员对饲养密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无法有效的认识到合理控制饲养密度的重要性。只是单纯的理解成增加饲养密度就能够提高饲养的经济收益,所以就不断的增加饲养密度。但是如果饲养密度超超过了一定的标准后,猪栏的成本虽然表面上得到了一定的可控制和降低,但是也带来了一些了负面的问题,例如猪栏的环境差,导致群主的进食能力差,猪的生理功能受到了严重影响,猪的肠胃功能受到伤害等。在这些问题的影响下,猪群的生长能力下幅度下降,并且养殖场在营养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的成本反而会大幅度增加,最后得不偿失。


        (2)繁殖能力的影响
        对于母猪的繁殖能力的养殖的方面,饲养密度的影响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于母猪的分娩间隔时间和产程,对于猪仔的成活率的影响。据权威计算证实,在分娩当天,母猪血清中的生殖激素和孕酮浓度,和饲养密度的高低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如果饲养密度过高,生殖激素及孕酮浓度就会下降,母猪分娩产生不利的影响,并且会使得,母猪分娩间隔时间和产程延长,同时产仔成活率也会降低。这是饲养密度的过高使得猪栏的湿度和温度过高,并且猪栏内的各种有害气体浓度也会上升,这两个因素都是会影响母猪的有效繁殖能力,使得繁殖能力下降,造成生产下降。
        2、饲养密度对猪群福利健康的影响
        (1)猪群福利的影响
        就是指猪群在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的健康状态。并且猪所处的环境十分的适宜。并且在适宜的猪群福利控制下,猪群福利才能给猪群健康带来有效的保证。猪栏对猪的圈养使得猪通过群居、竞争的方式促进群主的在进食方面、健康方面起着良性的生长。并且可以使群猪在圈养的方面降低外界因素的干扰。饲养密度越高,猪越容易受到影响。如果饲养密度从1.43头/m2降低至1.11头/m2时,猪群的很多猪,皮肤损伤都会呈现明显的下降。当猪群饲养密度过高时,猪群基本福利将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例如潮湿、空气不通、环境等方面,导致猪的自由空间下幅度下降。
        (2)猪群生理的影响
        饲养密度过高,能够直接影响猪的整体健康,并且还能够增加群猪的各种疾病和应激反应行为。密度过高,猪的行为受到压抑。使得在狭窄的空间中出现各式各样的应激行为,并且使得体内的糖皮质激素增强,进而提高皮质醇浓度,影响抵抗力。抵抗力下降还会使得猪更容易出现疾病,从而在猪群中形成恶性循环。
        三、饲养密度的具体优化方式
        1、合理制定饲养密度
        相关管理人员要正确认识饲养密度过高,会影响猪的生长能力和健康等问题;过低,也会出现影响。因此,猪栏一般每圈饲养3只左右,每头猪占地1.52m2到1.83m2通常为最佳。
        2、提高猪场的内部管理
        相关管理人员在扭转过于加大的饲养密度的现象问题下,还要对相关的空间和人力的管理方面进行可科学化的管理,要从多个角度共同着手,有效的降低成本消耗。还要对猪的饲养环境做好相关卫生、通风、食物和饮水等清充足,做好猪仔的免疫管理,提高日常监管控制,淘汰劣质的猪,保证猪群的整体健康,才能够真正有效的提高猪群的生产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不同的饲养密度对于猪群的生产性能和健康,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于猪群的不同生长阶段,都有着不同的饲养密度的标准。只有选择最适宜的饲养密度,才能让猪仔更高好的生长发育。但是关于饲养密度的最后成效有很多的影响因素,在现代的高科技和快节奏的生活影响下,养殖场为了获取最佳的资源使用率,有效减少升本,降低生产成本,便于猪群的集中管理,就需要对猪的饲养密度进行科学有效的研究。通常情况下,过于密集的饲养会导致胃肠功能被破坏,同时还有猪的免疫功能、氧化功能等方面都受到影响,容易使猪掉膘、生病、甚至死亡。如何选择适宜的饲养密度,才能对猪群的生产和健康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提高养猪场的养殖效益,需要我们一直不断的努力研究。
        参考文献:
        [1] 肖克权,范小丫,高凤仙.饲养密度对猪群生产性能及健康的影响[J/OL].经济动物学报,2019(1):1-6[2019-01-18].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2.1258.S.20180918.1100.001.html.
        [2] 付娟林.猪的饲养密度与猪病防控[J].养猪,2011(1):47-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