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班主任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月第3期(下)   作者:卢作坚
[导读] 伴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与不断改革,使得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卢作坚
        广宁县排沙镇排沙初级中学 广东 肇庆  526300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与不断改革,使得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需要学校积极践行课程改革的宗旨,并提倡树立素质教育这一理念,进而培养初中生确立科学的三观,德育教育的教学重要性由此得以体现。初中的数学课程作为中学基础课程之一,其在素质教育这一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班主任是学生学习与生活中的指引者,需要数学班主任将数学的教学内容与德育教育相融合,从而践行了新课改的宗旨,不断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此,本文通过论述德育教育在初中数学课程当中的现状,提出了以下几点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班主任;德育教学;教学研究
        前言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形成正确三观的关键时刻,在这一时期,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同样也是学校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大都认为德育教育就是政治课程,也相当于语文课程,而没有更深层次的将德育教育和数学教学相结合。实际上,在数学的教学当中,其具有较强的缜密性、严谨性以及逻辑性,将德育知识渗透到其中,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能力,让他们不仅掌握了数学的理论性知识内容,还提升了其实践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所以,作为初中数学班主任,一定要正确引导学生,及时将德育教学内容与数学课程相融合,从而使学生得到综合性的发展。
        一、初中数学班主任在教学中开展德育教学渗透的现状
        尽管当前的德育教育被大众所推广和宣传着,但是在初中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对于这一学科的推广是十分受限制的,依然比较缺失。一方面,初中数学课程作为众多学科当中的基础性课程之一,其思维逻辑性比其他课程更强一些,然而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早已形成了公式化、枯燥化的固定框架;另一方面,一部分的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课程教学的工作时,虽然添加了一些德育教育的知识内容,但是教学方式太过单调,以简单的灌输式为主,教学效果也相对低下【1】。
        二、初中班主任在生活中渗透德育元素
        (一)针对班级管理,细节处见真章
        对于一个班级的管理过程中,规章制度是一个班级的行事规范,形式不一的规章制度能够起到不同效果作用。比如制定一些奖惩的具体机制。正所谓奖与惩,也就是有优要奖,而有错必惩的一项制度。这样的管理方式充分体现了初中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融入的德育元素,细节处见真章。教师应该针对不及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要求其重做,那怕只有一个错别字,或者一个小数点都要进行及时的修改;对于作业以及活动都完成得较好的学生,教师也应该给予相应的鼓励与奖励。学生通过教师这样的管理方式,逐渐地养成了做事认真对待的心态,有助于他们树立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以及正确的道德品质。对于班干部的管理制度,其是组成班级的重要部分,一个班级的管理体系离不开班干部这一部分。因此,需要班主任在生活与学习当中,充分的了解与掌握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从而将其安排到适合的岗位之上,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以及为他人服务的良好意识,同时对他们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都具有一定的帮助。
        (二)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班主任担负着众多的职责,不仅需要教书还需要育人。所谓“教书”就是向学生传授课程当中的知识内容;而育人指的是培养学生众多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以及使其树立正确的三观,从中规范学生的道德。而这一切的基础,需要班主任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完美的学习榜样,进而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需要班主任自身具有优质的道德行为规范、高尚的人格魅力,如此一来,才能够在现实的教学当中,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道德养成起到一定的效果和作用。

教师在日常生活当中,需要从自己做起,从自身的着装、对于垃圾的分类、节约水电资源等一些小事上作为,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形成一定的影响;而在数学的教学中,则需要秉持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没有把握时不可以随手作图,以避免为学生传递学术不严谨的思想,需要为他们带来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优良学风【2】。
        三、初中数学渗透德育教育策略
        (一)充分挖掘教材当中的德育题材
        一节效果良好的课堂教学内容,能够充分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还可以提高他们数学学习的成绩,进一步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进而强化师生之间的关系。然而教师要想充分地提升数学课程的教学效率,就必须深入挖掘数学教材当中所蕴含的德育内容,并通过为他们讲述数学历史中的德育小故事,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认同感,从中树立文化的自信。通过在初中数学的课程当中融入德育教育,从而使学生确立为祖国振兴、民族富强以及人民幸福而读书的奉献精神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到《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这部分的知识内容时,可以向他们介绍一些有关这以课程的相关事件。比如,马克思认为函数概念主要是来自于代数当中的不定方程,早在罗马时期,丢番图就已经开始研究起不定方程,由此函数概念逐渐萌芽。或者教师在讲到勾股定理这一课时,可以为学生讲解我国勾股定理的发展历史。例如,在《史记》当中记载了大禹治水时,就已经使用到了规、矩、绳等数学测量工具,同时还发现了“勾三股四弦五”这一数学定理知识。还有中国数学家徐光启、华罗庚等等,教师通过为学生讲述数学的发展史,从而使其意识到数学课程的伟大之处,让他们懂得中国数学历史的辉煌,以及坚持不懈的可贵精神【3】。
(二)新颖教学方法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之前,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为学生创设出新颖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开展高效且优质的数学、德育相融合的课程教学内容。数学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存在的一些基本定律,而教师仅依靠简单的教学方法是很难让学生进行理解与掌握的,而且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也相对较低。因此,教师需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进而提高数学、德育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到《中心对称》这一课时,可以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使他们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探讨与互相学习,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并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以及合作精神,使其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德育的熏陶。同时,教师还应该进行及时的引导,使学生在互动讨论的过程中,得出正确的数学结论。
        (三)开展课外学习活动融入德育
        学生的学习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学习与考试,而是为了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多种综合性的能力水平。因此,数学班主任在开展课外的学习活动时,需要充分地融入德育元素,并及时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现实实际进行联系,从而提升他们利用数学思维来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4】。
        例如,通过教学《数据的分析》的知识内容时,教师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利用简单的数据来进行基础的统计。在学习这一课程内容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试题,以作为课外活动的作业。如,统计自己班级的教学工具使用状况,或者自己家庭水资源的使用数据分析情况,从而培养学生发现生活细节的能力,以提升他们节约资源的能力意识。
        结语
        以上内容,是本文针对初中数学班主任在教学当中渗透德育教学的几点策略,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敏.简谈初中数学班主任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J]. 家长,2020,000(004):P.80-81.
        【2】黄欣.初中数学班主任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探索[J].赢未来,2017(20):0209-0209.
        【3】董兴艳.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8):120.
        【4】刘衍光.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J].东西南北:教育,2017:00040-000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