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静
禹城市泺清河小学 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 251200
内容摘要:素质教育和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此情况之下,教师必须要以全新的眼光审视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了解学生学习过程当中存在的局限和弊端。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为目的,对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和模式进行创新,并将生活情境方法生活和贯彻到数学教学的各阶段。以确保数学课堂教学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关键词:生活情境;方法;小学数学;教学运用
新阶段,教师应充分掌握生活情境的情感性、问题性、学科性、形象性、生活性等,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和剖析,掌握二者之间的融合点、问题点、衔接点,利用生活情境的方式导入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尽课堂的问题提供自主思考和互动交流的空间,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而在完成各阶段教学后,教师还需进行总结和反思,多了解生活情境方法应用的具体案例,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培养诉求,构建全新的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体系。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方法运用存在的问题
当下,数学课堂教学仍然无法彻底的摆脱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其课堂教学主要是围绕教材进行设计。即便教师引入了生活情境,但也没有对相关的教学资源进行拓展和创新。这就导致了情境缺乏吸引性和趣味性。有的教师未能把握好生活情境和课堂教学的尺度,会存在过度的利用生活情境,生活情境严重缺乏的现象。前者很容易使学生混淆数学课堂教学的主次,而后者则无法引导学生切身的进行分析、实践、探索。这将会使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大大折扣。此外,由于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加偏向于理论,教师很少引入相关的课堂活动和实践活动。即便教师在其中引入了生活情境,但也没有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偏好和个性特点进行活动创新。这会使数学生活情境教学存在较为严重的两极分化趋势。
二、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有效措施
(一)利用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对相关的教学资源进行的分析和整合,选择具有生活性的元素,围绕教学重难点为学生构建生活情境,以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可在其中增加音频、图片、动画、视频等生物化元素,利用更加直观、立体的方式呈现相关内容。以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教师也需掌握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网络上海量的数学教学资源和生活情境资源进行收集。或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入具有生活性。社会性。多元性的案例和事件,以信息技术为媒介转化成优秀的数学教学资源。结合情境创设需求进行选择,利用计算机软件和设备为学生创设具有代入性和生活性的情境。教师还可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诉求,在情境当中引入学生喜欢的数学绘本、数学家故事、数学史等内容。在的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的同时,以兴趣为媒介开展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教学。
(二)利用生活情境,提升教学效率
通常情况下,大部分小学生本身的形象性思维发展更为迅速,但数学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严谨性、抽象性。即便教师花费了更多的时间进行分析和讲解,学生往往很难在课堂上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因此,教师就需要科学的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结合教学主题进行问题设置,以此导正学习方向,提升思维能力。另外,也可在情境当中穿插教学微视频,直观、具体进行相关内容呈现,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历进行分析和学习。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效能的同时,使生活情境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应有作用和价值。
例如,在进行“小数加减法”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为学生构建生活情境:“超市组织了促销活动,妈妈带琪琪去购物。超市中的牛奶每盒售价2.33元,鲜橙果汁每盒售价2.79元,水果拼盘售价9.53元,午餐肉罐头每盒19.26元,八宝粥每瓶2.37元。牛奶和鲜橙果汁哪个比较贵?买上述物品,需要花多少钱?妈妈给了琪琪50元,是否付款?”。通过学生喜欢的动画或视频激活学生的生活记忆和情感,引导学生有效阅读题目,提取其中的重要数量关系。让学生通过画简图的方式进行梳理,尝试列出算式进行计算。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的计算依据和方法,并根据其情况对其进行综合点评和指导。还可通过微视频进行小数加减法的分析,直观的展示竖式计算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揣摩、练习。或让学生从整数加减法入手,根据小数的性质来进行推导,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规律和法则。
(三)利用生活情境,引导合作实践
小学生本身的性格、能力、思维、水平等会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因此,教师需根据其形式和主题对生活情境进行相应的调整,引入具有创新性、趣味性的游戏内容,鼓励学生积极的进行尝试和实践。也需在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引入小组的学习教学模式,根据生活情境当中所呈现内容进行数学任务的划分。而教师也可增加学生喜欢的数学知识竞赛、角色扮演、生活场景再现、数学游戏等的活动,让小组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进行参与。此外,还可增设具有开放性、拓展性、创新性的课外实践活动,鼓励其自主的进行活动规划、组织、实践。还可考虑时间和环境因素的限制,在生活情引节当中入数据模型,通过导入相关信息的方式生成直观的场景,引导学生科学的进行活动探究和自主实践。以期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分析理解能力、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要打破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的禁锢和影响,充分者掌握生活情境方法的优势,制定科学完善合理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要求教师严格的进行落实。另外,还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动态和思想状态的关注,以拓展、创新、补充为前提,整合数学教学知识。并在课堂教学当中导入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具有生活特性的教学情境,结合学生层次特性和个体特征,科学的设计相关的数学合作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身临其境的进行学习、探究、实践。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同时也能为基于生活情境方法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层次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汪东权.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读与写,2021,18(2):135.
[2]张仁慧.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读与写,2020,17(29):165.
[3]李强.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4):1087-1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