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月第3期(下)   作者:陈远军
[导读]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小学的数学教学也在不断地更新、变革
        陈远军
        广西陆川县马坡镇中心学校537712
        摘要: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小学的数学教学也在不断地更新、变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教学是满足当前素质教育发展的必要趋势。基于此,文章详细论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旨在可以为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应有之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前言:在目前的大环境下,所处时代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这个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不断地要求教师对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作出相应的改变。同时,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需要学生更多地做到思维发散,所以学生,尤其是正处于思维开发的小学生,要做的就是在数学学习中搭建自己的桥梁,而信息技术则可以作为这个纽带,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教师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开展高效课堂。
        1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作用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进步对于小学数学课程来说是一次创新改革的机遇,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之下获得更大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
        1.1丰富学习资源
        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的信息沟通交互的便捷化发展,也增加了课程内容的表现方式,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逐步打破教材内容的局限性,带来诸多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更丰富的学习资源,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
        1.2促进对数学理解
        数学知识是抽象而又复杂的,数学知识点之间还有着深刻的逻辑关联,因此给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信息技术辅助课程开展,可以让抽象知识具体化增进学生的数学理解,帮助学生建构数学模型,从而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1.3改变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可以支持数学教学进行线上和线下教学的结合,帮助学生突破以往学习当中的时间与空间限制,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1.4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教师为确保教学质量,保证技术运用效果,会从不同角度出发审视教学活动,也会从中发现自己在能力素质方面存在的缺陷,督促教师查漏补缺,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
        2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2.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
        利用信息技术,运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展现了不一样的课堂形式,给传统课堂注入了新鲜元素,为学生提供了更优的便利,不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信息技术可结合各种图片和影像,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情境,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在创设情境的同时也优化了课堂,丰富了教学内容,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对于低年级来说,一个合适的课堂情境能很快地让学生适应学习,比如,学习“统计”时,在课堂前,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或者具有吸引力的情境:假设学校开了联欢会,学生们在唱歌,有的学生在跳舞,学校为学生们准备了很多水果,准备每个小朋友都分一点,结果分着分着水果不够了,而许多小朋友都还没有,小朋友都很不高兴。这样的情境创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如:如果你是校长,你会怎么办?生动形象地将学生带入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
        2.2应用信息技术,培养思维能力
        教师作为学生在各阶段学习的引路人,我们也要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应用不同的信息技术与教学方法的组合,能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微课教学增加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兴趣,增加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解梯形这一知识点时,在这个过程中,案例是等腰梯形,对于直角梯形和其他一些问题学生还未完全理解。教师先不要着急解决学生的问题,首先,让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大家共同来研究,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将疑难点做好笔记。之后在进行微课教学,让同学基本了解这一知识点。这就是将信息技术资源引进课堂相互结合过程。通过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方法的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3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在数学实验教学中,有些学生常常看不到老师的操作,因为他们离讲台太远了。此时,教师可以很好地使用大屏幕向学生展示数学实验的整个过程。例如,当我们教授“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时,如果仅简单地解释该理论,那一定很无聊。这时,教师可以使用投影技术将三块玻璃结合起来,直观地显示一个直接的三角形,老师这时可以问学生“如何获得三角形的内角总和”,借助影像,用纸、拼图和其他工具进行数学实验“三角形的内角总和”,看“三角形的内角总和是否为 180°”。 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后,利用多媒体进行了操作演示,不仅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能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使实验操作的每一步都可以清楚地展示出来,并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4应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将课程教学和信息技术适当融合进行教学。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小学数学中较为抽象难理解空间性较强的问题,信息技术与数学知识的有效融合,加强学生理解和吸收知识的能力。
        例如,再讲立体图形时,有些问题和知识点需要靠学生在头脑中想象图形的拆分才有可能理解,增加理解难度,可以将图形的拆分过程通过视频图像的形式对学生展示,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知识点。
        例如,在五年级数学中《折线统计图》。我们可以采用微课的方式,来对学生们进行教学,我们采用教师制作知识点的剪短微视频,将统计图的各种类型在视频中展示,并且展示各种行业的统计图,让学生们理解什么是统计图,并且了解统计图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在学生们对其进行了初步的了解。在进行微教学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统计图的教学,引导学生们自己对统计图的学习,最后在将知识点进行概括总结,加深学习印象。
        结束语:
        现如今,社会经济、科技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在我国各行业领域中信息技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教育领域中也是如此,所以,可以将信息技术有效的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从而成功营造一个良好的小学数学教学平台,使小学数学教学更具灵活性,此外,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应用信息技术可使小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有助于学生们更好的去思考与讨论,更好的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性数学思维,最后有效提升学习效率。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更加重视信息技术,并将其融入数学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更多组织教学活动,从而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作用,使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欲望和需求得以充分满足,从而在数学中可以更好的遨游,充分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发散性思维能力,为未来的健康全面成长奠定坚实的数学基础。
        参考文献:
        [1]首玉玲.浅议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17.42.
        [2]焦润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代农村科技》(9),2016.62-62.
        [3]杨虎荣.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1):131.
        [4]杨建明.浅析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J].学周刊,2019,(32):133.
        [5]孙明符,刘岗.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的若干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19,(01):18-21.
        [6]钟其德.浅析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04):145-146.
        [7]陈其城.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20(03):42.
        [8]丁学经.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v.603: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