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再思考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月第3期(下)   作者:林丽翠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一直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林丽翠
        岑溪市安平镇太平中心小学          543213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一直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综合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思想、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新课改理念的支持下,探寻高效的应用题教学方法也成为了当下数学教育中的重点内容。基于此,文章将以《分数应用题》为例,从准确把握教材、强化例题讲解、创设教学情境等方面对其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策略
        引言:在新课改理念的支持和影响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应该转化教育思想。而对《分数应用题》这一部分的应用题教学进行分析和研究,是为了践行新课标的教育理念,不断转化数学教育思想,推动其创新化发展,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和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出于以上目的,接下来将对《分数应用题》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一一解读。
        一、准确把握教材,奠定学生的知识基础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实践元素和新课改理念,对于应用题的教学和学生的数学学习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应用题的教学中,为了奠定学生的知识基础,使学生扎实地掌握数学概念、公式和解题方法,教师可以从教材出发,准确把握教材的主题,引导学生梳理教材知识点,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1]。比如,以《分数应用题》为例,在开展分数的应用题教学时,针对教材中的具体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具体的解题法则,即“看清分率”,明确究竟是几分之几还是百分之几,然后再开始下一步的计算和解答;“找准定量”,即在应用题条件中应该明确“1”的量;“确定单位”,在对题目条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准确地知道“1”究竟是已知条件还是未知条件;“列算式”依据题目中的条件,列出算式为“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的对应量”。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和解读,能够使学生明确利用分数乘除法解答应用题时的具体步骤和方式,从而为他们奠定知识基础,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强化例题讲解,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
        例题是数学应用题中的典型和代表题目,它们能够代表一类题目的总体特征,而在数学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掌握某一类题型的解答方法,例题讲解就发挥了其精准性的作用。

因此,为了增强应用题教学的有效性,顺应新课标中“减负”的教育理念,教师可以强化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习解题技巧和学习方法,以此锻炼他们的解题能力,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2]。具体来说,分数应用题的类型可以分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等三大类,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就可以选取其中的例题进行教学。例如,在《分数乘法》的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一类别,将“小明家一共买了100斤大米,现在已经吃了,那么他家里吃了多少斤的大米?”,通过对典型性问题进行讲解,学生能够了解同一类型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而这种方法也能够改变传统模式中“题海战术”的弊端。
        三、拓展解题角度,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为了发展学生的多元思维,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在开展分数应用题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拓展解题的角度,让学生掌握多样化的解题方法和思路,突破他们的思维定式。例如,在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中,有一道“已知有一杯720毫升的饮料,可以正好倒满6个小杯和1个大杯,现在知道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那么大杯和小杯的最大容量分别是多少?”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既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找出问题的答案,也可以让他们通过数形结合的转化思维解答问题,无论是哪种方式只要契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就可以被应用于解答分数应用题,以此达到拓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四、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情境是通过模拟或者真实场景,让学生将应用题转化为生活情景,以此加深他们的理解、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率,它也是经实践检验过的有效教学方法。因此,为了增强应用题的教学有效性,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将数学问题转化为生活实际问题,调动他们的经验储备,让他们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展开问题解答活动[3]。例如,在《分数乘法》的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电费”问题作为切入点,以“小明家上个月的电费是92元,这个月比上个月减少了,那么这个月的电费比上个月少了多少呢?”,学生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问题,可以列出算式“”,从而以生活情境提升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调动他们的热情。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影响下,小学数学教育的模式已经发生了转变,所以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教师也应该融合新课标的理念和思想,通过准确把握教材、强化例题讲解等措施,优化应用题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围绕学生展开教学活动,以此来顺应教学改革的整体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易南主.新课改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创新实践[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30):42.
[2]钟凤华.新课改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8):37-38.
[3]吕诚.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有效教学[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19,(9):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