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数学高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4期   作者:李水莲
[导读]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能有效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
        李水莲
        广西贵港市港北区大圩镇上莲小学    537109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能有效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阶段, 这个阶段学生如果能够掌握合适的数学解题方法与思维模式, 不但可以提升数学学习成绩, 对于今后更好的完成学习与工作任务也具有一定效果。在小学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积极转换教育理念,结合小学生个性特点和学习能力,在课堂中制定开展有效教学策略方法。从而引发学生数学学习热情,培养其良好审题能力,有助于学生数学成绩及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实现课堂教学成效。本文结合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具体阐述小学数学高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策略探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 审题能力 培养
引言
        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节约大量的学习时间, 有效提升学习效率, 同时也是个人发展的重要资本, 甚至会帮助学生带来一生的收益。审题是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之前筛选提取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题策略的过程,高年级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数学学习习惯, 这种习惯还具有校正的空间, 所以必须在这个阶段关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校正, 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为其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而创造条件,小学数学教师要摒除以往枯燥呆板的教学引导方式,针对这些问题现象及学生学习能力差异,设定出对应有效的策略方法。不仅能够引发学生学习参与兴趣,加强师生间互动交流程度,更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审题能力及数学成绩,培养出全方位素质人才。
        一、培养审题能力的意义
        良好的数学数字敏感性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解开大量复杂的数学题目, 对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独立思维能力以及提升自主创新意识都具有一定的帮助。在小学阶段,部分小学生解题时往往因读题囫囵吞枣,误解题意而导致解题错误,审题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由于常规教学模式中更多强调学生的是数学学习方法, 所以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容易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式, 固定的考虑某一类题目如何进行解答, 从而影响到多种简便技巧的应用, 这也是近些年来小学阶段学生常犯的问题之一。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就必须提升学生的数字敏感性, 而这些敏感性只能通过认真审题来提升。数学审题能力并不仅仅代表学生对于数学类型题目的解答能力, 其同样会影响到学生未来生活、学习与工作中对待各种难题的态度。如果学生能够态度端正的完成每一道题目的审题环节, 确保审题的准确性, 那么同样可以养成端正态度面对生活中各种问题以及工作中各种问题的习惯, 显然这对于促进个人一生的发展都具有促进作用。
        二、学生审题能力薄弱的原因分析
        2.1教师只注重教学进度
        现阶段,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未能与时俱进创新教育理念,依然沿袭着陈旧单一的教学模式。制定教学计划时没有充分结合小学生天性特点,忽视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只注重教学进度,并且,课堂上也没能与学生开展积极互动交流,学生的数学教学主体地位被忽略。


        2.2学生审题意识不强
        小学生因心理年龄因素,具有浓烈好奇心及活泼好动性格特点,因而在实际计算解题中并没有较强的审题意识,有一些学生缺乏阅读的耐心, 感觉题目较为简单而“掉以轻心”, 一些则是由于缺乏数学阅读能力, 没有真正理解数学题目所想要表达的含义, 从而出现了误读和误判, 这些大多都是由于非智力因素所导致的错误,审题意识的培养是审题能力培养的前提。
        三、审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3.1重视概念的理解
        数学语言具有抽象性、严谨性、简洁性、逻辑性和符号化等特点。重视概念理解对审题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为了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 加强数学语言的训练是重要的环节之一。在进入到高年级的学习后,学生不但要面对一些中低年级常见的简单题型,同时也需要面对许多填空、计算的复杂题型, 如果学生对一些基础性概念掌握不牢,遇到题目很容易出现开头难的问题,不利于审清题意, 甚至会影响到最终的阅读结果。概念理解的培养方法有很多,除了进行基础概念的辨析训练之外,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概念的自身规律,从而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尽快克服掉对概念的忽视,确保审题的准确性。
        3.2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笔者认为,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是学生解题的利器,更是思维建构的良梯。作为数学教师,应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分析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对比、辨析增强感知,提高审题思辨性,获得思维发展。
        3.3重视审题习惯的养成
        第一遍读题,信息不遗漏;第二遍读题,条件细推敲;第三遍读题,问题再琢磨。三遍读题审题意,先审后做再检查”的审题教学尝试可以较好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审题习惯养成本身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要做到足够耐心, 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教学进程, 找到学生习惯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症结, 积极解决问题, 对症下药, 确保学生能够具有良好的审题习惯, 这对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提升数学学习成绩都具有促进作用。
结束语:
        新时期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师摒弃以往单一枯燥教学形式,与时俱进创新教育理念,在实际课堂中开展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参与兴趣,增进师生情感互动交流,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更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审题能力及数学核心素养,满足素质教育需要。良好的审题习惯是做对题目的开端,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努力把一些审题中出现的不好的审题习惯扼制住,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仔细读题,认真审题,传授他们审题的技巧及方法,方能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参考文献】
[1]杨秀娟.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有效策略[C]. 中国市场学会.中国市场学会2020年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论文集(卷三).中国市场学会:中国市场学会食药同源发展工作委员会,2020:101-102.
[2]王盈盈.分析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审题习惯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9(08):45.
[3]叶晓玲.三化审题利其器 思维建构助解题——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09):75-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