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晓红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航天小学校 610100
摘要:小学数学具有逻辑和抽象的特征,因此小学生不容易理解。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容易使小学生感到数学学习无聊而晦涩难懂。在这种情况和背景下,课堂提问作为一种可操作性强,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理论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模式,已被广大小学数学老师高度认可和广泛使用。从教学实践开始,本文深入探讨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效率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一、教师要注重课堂提问的反馈
对于那些能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表扬,要毫不吝啬地夸奖,以此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励学生再接再厉。教师还可以通过给学生发“小红花”的形式,提高学生回答数学问题、参与数学课堂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踊跃发言。与此同时,对于那些并不能正确回答出问题的或者性格内敛、羞于开口说话的学生,教师更是要耐心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路。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更是要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批评,要以和蔼的态度面对学生,让学生敢开口讲话,敢发表自己的见解、分享自己的想法。尤其是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更是要经过教师锲而不舍的训练、循循善诱的指导,再加上一如既往的鼓励与表扬,才能逐步加强。教师一定要不断规范学生的学习用语。无论学生是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还是在读书本卷子上的习题,都要要求学生使用规范的数学语言,约束学生读完整、读具体、读正确。学生能很好地叙述题意,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审题,能毫不费力的理解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隐藏条件,找到提干中有用的信息。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用数学语言表述数学问题的习惯,这样不仅会帮助学生增强语言表达能力,还会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以及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注意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要意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扮演着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要摒弃应试教育理念和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充分发挥主导性的同时,也一定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要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与此同时,小学数学教师还要坚决避免出现“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主要因为这种枯燥乏味、单调死板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凸显,思维能力止步不前,学习效果差强人意,打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课堂的提问,要想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要多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高水平的、高质量的、开放性的、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和共鸣的问题,以此来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加强师生互动,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掌握数学知识,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
三、教师要设置问题情境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生只有对数学学科感兴趣,才会愿意学习数学,才能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待数学。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极容易出现坐不住板凳、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的情况,再加上他们的天性就比较活泼好动,如果没有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堂,很容易使小学生精神溜号,导致课堂内容左耳听右耳冒。因此,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时刻保持高昂的态度,在上课时要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作为重要工作。因此,教师要想抓住学生的兴趣,就要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这一特点,利用与所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来进行提问。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这样导入:“学生们,老师想要在班级后面的背景墙上做一个漂亮的装饰,把我们的教室后面的背景墙周围用彩色飘带文艺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背景墙的宽是5米,长是15米,那根据已知条件,学生们可以告诉老师,我需要准备多长的彩色飘带吗?”通过问题导入,引出今天要学习的新课题,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内容当中来,让学生根据该问题进行思考。这种创设问题情境提问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还可以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更好地做到学以致用。
四、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
由于学生之间具有个体差异性,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因材施教,要充分了解班级里的每一名学生,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性格特点、心理特征、接受能力来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使自己的课堂提问更有针对性,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有很多的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没有注重提问的质量,经常发出无效提问。学生不需要动脑就能跟着回答“是”“对”“好”等简单的肯定或者否定词汇,看似课堂氛围良好,实际上学生对于问题并不一定理解。这种单调乏味的回答违背了课堂提问设置的初衷,更是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进一步提升。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难度要适中,不能偏向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要从“个体”转变为“全体”,保证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回答。除此之外,教师不能只提问优等生,也要对中等生和后进生进行适当的提问,保证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课堂,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
五、教师要把控好提问的时间
小学数学教师要想使课堂提问更行之有效,就要做好教学计划,把控好课堂时间,掌握好提问的时机和频率。教师要知道在哪一步提问,既不打断学生的思路,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此同时,在课堂提问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要有足够的耐心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正确回答问题。教师还可以对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提问,让学生的注意力重新回到课堂上。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发挥创新思维,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设置问题情境、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把控好提问的时间、注重课堂提问的反馈、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注重解题方法的传授、加强解题思路的训练,打破学生思维定式,进而提升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下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继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的有效性提升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27).
[2]?刘德民.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2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