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数学学习插上“体验”的翅膀——小学数学体验式学习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4期   作者:陈培慧
[导读]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更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
        陈培慧
        瓯海区龙霞实验小学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更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体验式学习对于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何能有效地开展体验式学习,已经成为现在许多小学数学教师亟需解决的教育问题。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体验式学习进行充分研究,探究如何将体验式学习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希望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作一个初步探讨。
        关键词:数学学习;“体验”的翅膀;小学数学;体验式学习实践
        一、小学数学体验式学习的基本特征
        1.亲历性
        亲历性是体验式学习的本质属性,是体验式学习的主要特征。体验式学习强调学习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者要在学习过程中亲身参与到学习中,亲身体验学习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学生不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要求他们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全身心的投入其中,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实现学习目标的实现。同时,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都是独立的个体,体验式学习要独自完成,学生之间的合作也是很重要的。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尽力营造和谐的环境,让学生与学生之间有充分互动、沟通的机会,要让学生亲身经历,从而在亲身经历中获得知识。[1]
        2.情境性
        情境性是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条件,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来完成的,因此,必须需要创设一定情境。要在教学中创设丰富的情境,教师只有根据教学内容,对教学过程设定丰富的情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促进他们自主的进行学习,达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要努力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和环境,让学生在情景式教学中感受数学,积极鼓励学生努力创新,让学生之间成为学习的伙伴,彼此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在情境中获得心智的发展。
        3.实践性
        小学数学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因此,学习数学一定要注重在生活中的实践。实践性是体验式学习的另一个特征。学生在学习到数学知识后,要重在实践中去体验,在体验中验证所学知识的正确性。学生的实践是体验式学习的基础。学生通过在实践活动的体验,不断认识和掌握、运用所学的数学内容,而且用数学知识来思考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获得体验成功的快乐。数学实践活动贯穿了体验式学习的全过程,与体验式学习密不可分。[2]
        4.情感性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情感的教学目标,改变了以往只注重知识结构不重视情感培养的不良倾向。小学数学学科具有独特性,内容比较抽象、逻辑性比较强,没有别的学科那样丰富的故事情节,不易教师发挥。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对情感目标的教学往往并不重视。

所以,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要往充分重视在数学体验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在数学教学中安排适当的体验,让学生在亲历中感受到丰富的数学情感体验,更有利于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从而产生情感,提高学习的效率。体验式学习提倡将“情感教育”寓于学生的学习体验过程之中,注重培养学生体验的态度与情感。[3]
        二、小学数学体验式学习的策略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体验环境,让学生在较好的体验坏境中进行体验式学习,这有助于学生逐渐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
        1.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
        创设情境,进行情景式教学,可以让学生进行深刻的思考,促成多种体验。情景式教学模式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授课老师根据课程安排有计划地引进一些以形象为主的场景,设定一定的情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从而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方式。数学是现实的,只有在生活中进行学习,并将数学应用到生活中,才能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将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融入到情景式教学中,使数学知识很好地贴近生活与学生的实际,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自觉接纳知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努力创设情境,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相互融合,才能使学生具有更高的积极性进行学习,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获得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才更有可能被学生应用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4]
        2.自主探究——让学生经历“再创造”的体验
        新课程提倡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由足够的时间以及空间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地探索知识,亲身经历数学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和实践能力。教师创设情景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充分将学生放置到情境,同时使情境在内容上富有趣味性、挑战性和探索性,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积极参与数学体验之中。总之,只有创设有趣的体验式情境,才能通过这种体验使学生掌握到数学知识,这种体验才能有效果。[5]
        3.知识应用——获得做数学,用数学的体验
        数学来源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在小学数学体验式学习过程中应该注重把学生学习的知识转化成为知识的应用。事实证明,只要教师在教课过程中巧妙地引入生活内容,把知识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体验式学习要求在教学实践中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数学,并且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实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曹一鸣.中国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发展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苏娜.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D].东北师范人学,2009.
        [3]张军英.小学数学体验教学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人学,20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