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翠玲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礼乐街道中心小学 529060
摘要:通过讨论式教学方法使得数学教学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给予学生机会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使得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有趣,从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投入课堂学习中,从而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小学数学课堂;应用策略
在小学阶段,为了使讨论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更加有效,教师可以将小组合作与讨论式教学相结合,合理规划和把握讨论的时间和形式,设计具有一定挑战性和探究性的小组讨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实现小组之间的优势互补。
一、讨论式教学方法概述
讨论式教学方式主要是针对教师所进行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讨论交流的方式加深自己的理解和认知,在开展讨论式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设置合适的问题作为讨论方向,使学生完成小组任务,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培养学生形成创新性思维。讨论式教学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符合新课改的标准和要求,其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生动性,能够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教学内容。讨论式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辅助、引导,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需要展开积极、科学、有效的讨论。
二、讨论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讨论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能够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创新性和多元化思维,促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在小学阶段,数学知识所涉及的知识面较为广泛,且具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进行全面解答,确保解答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的解题角度和思维的培养。讨论式教学法在应用过程中充分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人想法,围绕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弥补彼此认知方面的问题,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能过来了解其他同学解题思路方面的优势,共同讨论找出最优解决方案。在传统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学生缺乏解题积极性,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这样一来,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缺乏主观性和自主性,无法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讨论式教学方法使得数学教学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给予学生机会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使得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有趣,从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投入课堂学习中,从而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三、讨论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明确数学讨论重点,精心设计讨论问题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弱,同时数学思维处于发展阶段,学生无法自主深入挖掘和理解数学知识,不具备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为此,需要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从而确保讨论式教学方式的应用效果。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对数学问题进行静心设计,明确问题讨论的方向,引导学生进一步对问题进行思考和理解,从而使学生的解题思路更加兴趣,顺利解决问题。例如,在设置问题的时候需要层层递进、循序渐进,把控问题的难度,在进行《混合运算》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讨论问题:混合运算是什么形式的?混合运算涉及什么运算法则?你能否将混合运算变得更简便?这几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难度适中,层层递进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促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分散、灵活,保证学生能够完全掌握关于混合运算的知识,另外,在数学问题设计的时候教师需要注意重点问题的延伸,围绕教学内容的重点知识展开问题提问,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严谨、周密,设计问题的难度需要符合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过难无法达到讨论教学的目的。
(二)科学规划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小学阶段,为了使讨论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更加有效,教师可以将小组合作与讨论式教学相结合,合理规划和把握讨论的时间和形式,设计具有一定挑战性和探究性的小组讨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实现小组之间的优势互补,以小组为形式解决问题,使得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更加全面、具体。例如,在进行《长方形》一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掌握关于长方形的知识,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照小组划分,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给每个小组分发长方形的纸张,让学生根据动手实践对以下问题进行探究和思考:长方形的特点是什么?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区别是什么?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怎么理解长方形的计算?小组在合作过程中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每个小组需要展示自己的成果,对问题进行解答。小组讨论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得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促进学生的思考和理解,培养学生形成探究性思维,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活动参与度。
(三)创设多元化讨论情境,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为了提高讨论式教学方式的应用效果和质量,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设置生活化情境。学生在情境中讨论数学问题不仅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还能够丰富讨论内容,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例如,教师在进行《统计》一课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统计图表的制作流程,使学生理解统计图的分类,学生在简单了解关于统计的知识后教师可以布置适当的统计任务,让学生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选择合适的统计图,通过调查将统计图补充完整。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使学生对统计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更加全面、具体,从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图形结合思维。另外,教师还可以创设游戏化情境,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完成数学知识学习,在游戏情境中讨论数学知识,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灵活,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和积极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讨论式教学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要求教师设计合适的讨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讨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有效解决数学问题。
参考文献:
[1]朱婷婷.小学数学讨论式教学的实践探讨[J].生活教育,2018,(21).
[2]彭人哲.讨论式教学:价值、形式和前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