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策略 李秦楠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期   作者:李秦楠
[导读]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深入研究了经济发展模式,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陕西省现代建筑设计研究院  陕西西安  710021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深入研究了经济发展模式,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在这种背景下,建筑设计行业的低碳化理念逐渐受到重视和关注,低碳设计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资源的消耗,对建筑工程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建筑垃圾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回收,从而达到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的平衡。同时,可以充分运用高科技的节能减排技术,为周围生活居住的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因此,作为一名建筑设计人员,应积极探索和研究低碳理念下建筑设计战略,为推进建筑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低碳概念;建筑设计;策略
        1低碳建筑的优点
        (1)能量消耗低。低碳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所耗能量更低,通过相应的数据计算分析,可得低碳建筑所耗能量为传统建筑的1/3左右。(2)美观艺术性强。传统的建筑施工主要是将生产技术重心放在商品化的推动上,但是低碳建筑主要强调节能技术,并将建筑当地的文化与自然气候条件融入其中,增强了低碳建筑的艺术性与美观性。(3)居住舒适度高。通过推动低碳建筑与绿色的生活方式理念,增强人们绿色环保生活的意识,通过低碳建筑可以解决传统建筑室内空气流动不佳的问题,且低碳建筑技术更注重建筑室内的环保与空气流动,可以根据外界环境气候的变化调整室内的环境。
        2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
        2.1选择合适的建筑地址
        想要实行低碳概念下的建筑工程设计第一点一定要选择合理的建筑地址,换句话说就是注意建筑工程附近环境的协调性。比如说选取阳光较为充足,并且雨季较少、或者是土地开阔的地区,就很适合作为低碳概念下的建筑地址。因为类似于这样的建筑地址有利于实行太阳能或者风能的开发利用。比如说在某些冬季阳光照射较长的地区,就可以利用相关的材料作为建筑材料,吸收更多的热量,从而持续升高室内温度,减少供暖设备的使用,进而达到节能减排,因为供暖设备实际上在使用过程中会增添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另一方面,由于有充足的阳光照射,所以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就可以增大窗户的数量及面积,使尽可能使房间使用自然光照,减少照明设备的使用,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减少用电量,实现节能减排。
        2.2多使用绿色建筑材料
        随着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建筑材料应运而生,当然绿色建筑材料也不例外。实际上建筑工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以及废气排放基本上都出自建筑工程所用的材料,比如建筑工程最常用的材料混凝土为例,会放出有毒气体氡气;人造板材也会自发散发出甲醛等气体,危害人体的健康,同时也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所以在建筑工程设计前,一定要预先选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使用该类材料可以直接从源头处杜绝污染气体的释放。另一方面,建筑工程设计师也要积极地应用现代较为先进的建筑模式,用更少的材料建筑质量更高的建筑物,这样也能够通过减少材料的使用进而实行绿色环保理念。
        2.3积极应用合理的建筑节能系统
        为了响应国家提出的绿色环保建筑理念与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一些先进的建筑节能系统被研发出来,并得到了一定的收益。所以在对建筑工程进行设计时一定要把建筑节能系统融合进去,用来大幅度的提高资源利用率。一般来说,应用较为广泛,技术也相对成熟的建筑节能系统就是建筑保温系统、电气系统与终端节能设计等,这些系统已经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并且目前也在不断地发展完善。比如建筑保温系统,保温材料的采用都在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变化,材料的质量越来越好,并且造价也越来越低廉,实现经济实惠的绿色保温材料大规模应用。其次,新型的建筑节能系统也不断的被开发出来,比如采暖形式与采暖社别的能耗控制,雨水等自然能源的反复利用系统,都能够很好的响应低碳理念下的建筑工程设计。


        2.4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
        在低碳理念的基础上,建筑设计应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关注,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效率,从而有效地提高低碳建筑的设计质量。在设计节能效率较高的建筑中,要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形式进行合理优化,提高新能源和新材料的使用效率。在大多数情况下,建筑在不同地区的环境下具有不同的消耗特征,建筑设计人员应根据地域环境的特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选择使用能源方式。例如,在东北,由于当地的冬季气温较低,因此在冬季采暖的能耗相对较高,尤其是对煤炭的需求较大,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提高建筑的保温效能,同时,积极寻找各类新型能源,将可再生能源用于建筑中。
        2.5提高空间利用率
        建筑设计与低碳理念融合,是建筑行业发展的主流。基于低碳理念的建筑设计,应在设计过程中有效地控制建筑面积,减少建筑面积和能耗浪费。同时,在建筑内部的空间设计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到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提高建筑空间利用率。例如,在设计建筑户型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建筑所具备的灵活性和可变性,还需要考虑到它的使用寿命,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垃圾,节约建筑费用,同时也可提高建筑使用效率。通过可视化的分析,对低碳理念的实际应用效果,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行重点标注,对建筑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做出有效的改善,这样不仅可提升设计出图的效率,设计方案的质量也会得到改善,进而提高空间利用效率。为此,建筑设计的团队建设需朝着高素质的方向发展,最大限度提升和改善设计人员的能力。
        2.6改进照明系统设计
        基于低碳理念,想要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就需要改进照明系统的设计。普遍的两种改进措施如下:二线控制系统设计以及BAS系统设计。前者是单独运营的系统,后者则是依靠BAS设计实施的。这两种方法具有各自的长处。二线控制系统设计能够独立运行,可以自动调整亮度以及场景,比较适用于对于照明功能标准比较严格的地方。BAS系统设计则比较适用于空间较大的地方。
        2.7充分考量建筑环境
        建筑并非独立存在,只有与周边的景观相协调,才能极好地融入环境,展现出当地城市独特的魅力。因此,设计师在设计前,应该对建筑和周围环境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当地气候环境、地方特点和风土情况,以此作为设计的依据,保证建筑与建筑环境完美融合,建筑与景观相得益彰、交相辉映。例如,在建筑的周围种树,美化建筑的周围环境,建筑的观赏力也会提高。同时,良好的绿化环境也会提高人们的满意度,吸引更多人来居住、游玩。值得一提的是,在建筑设计中要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科学地设置建筑高度以及不同建筑的间隔,避免相互遮挡而影响建筑室内采光。
        结束语
        总之,随着世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建筑现代化设计的重要概念是低碳环境,这也是经济和生态环境平衡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在低碳理念下,建筑设计必须遵循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绿色环保,不断地探索建筑设计,走出建筑设计的低碳之路。因此,建筑设计相关人员应从资源的重复使用和减少能量消耗的角度,对现阶段建筑设计进行分析,实现低碳理念下的建筑设计,并根据充分理解建筑市场及常用施工技术,提高其设计实用和美观,从而极大程度地满足人们对生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江澜,翟理名.解析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城市建筑,2013(10):31.
        [2]王四国.低碳概念下建筑设计的应对策略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7):97-98.
        [3]温星海.低碳概念下的绿色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9(21):170.
        [4]王加和.试析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2):242.
        [5]李柱良,章勇.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1):8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