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3期   作者:闫明
[导读] 国家“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和党建工作将是各行业前进和发展的重要基石,其理念在教育事业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及重要。

        闫明
        (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中等职业技术学校,831700)

        摘要:国家“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和党建工作将是各行业前进和发展的重要基石,其理念在教育事业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及重要。本文以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为例,试图将思政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学习思政课程,激发学生努力实践、奋发图强、勇于创新的热情与才智,使之成为高素质、高规格的专业性人才。
关键词:中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思政教育

        在传统的中职教育开展过程中,思政教育主要针对“德”,专业课的教育主要针对于“智”,通常专业课教育和思政课的教育处于各自独立的状态。这使得学生在西德过程中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动力,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新时代额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团队在讲授专业课的时候,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引导作用,深挖计算机课程中的思政要素,积极主动促进课程的思政建设,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一、梳理课程知识点,创新教学大纲
        在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许多教师在日常课堂过于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也切实培养出了很大一批适应科技发展的专业计算机人才。但是由于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导致不少中职学生的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失去了学习兴趣和刻苦学习的动力,其综合素质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1]。因此,计算机专业教学团队需要在梳理本专业课程知识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教学大纲,将计算机专业课程作为落实“课程思政”的建设重点,紧紧围绕目标展开教学,把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传递给学生,提升学生的科技素养。
        比如在学生进行“网站首页设计”的案例教学中,教师本身要深刻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后将价值观教育和专业进行有机结合,可以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去考虑,也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去引导学生,还可以从专业课当中发掘思政元素,如集体主义、大局意识、团队精神、工匠精神、爱国主义、家国情怀等,如可以以“奥运会”、“中国传统文化图腾”、“博爱”、“红十字会”等网站为主题,让学生围绕目标而进行学习和设计,帮助学生走出思想、价值、情感的困惑,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2]。


二、丰富教学形式,调动学生思想觉悟
        针对中职学校学生思维活跃的特征,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说教模式难以触及学生内心的特点,因此,计算机专业教学团队要深入研究当前中职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并针对不同学生创新学以致用的实践平台,坚持德育为本,以课程思政为依托打造春风化雨育人模式,调动学生思想觉悟,让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产生兴趣,并积极主动加入其中,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显著提升。
        比如在讲解“表单”这个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自身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其他优秀优质工作经验案例,让学生做一个个人简历,个人简历的人物可以选择一些成功人士、爱国人士作为案例,将情感与价值观目标上升为教学环节,从思想、行为上对青少年进行正确引导与规范,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以分组的形式让4人一组展开互助学习,互相监督,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接受了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熏陶,实现了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同频共振[3]。
三、指导青年教师发展,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改革
        教师是课程专业知识和课程思政教育的关键。因为教师本身如果没有对课程思政形成正确的认识,那么是无法深入去探索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的结合点,进而无法达到预期的课程思政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明白,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课程思政不只是单纯的迎合上级的要求,完成学科的任务而融入思政教育。其作用只有在适当的、需要有提升的时候,用起来才能更加有效果。
        这就需要教师以“立德树人”为引领,将培养“具有创新性的工程人才”为目标,在培养自身具有良好的师德水平、较高的政治素养的基础上,寻找计算机专业与思政的结合点,深入掌握本专业的专业知识,不断完善和创新课程思政[4]。同时,中职学校也要对新上岗的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师德师风培训,并通过开展校外导师、产学研合作等一系列人才培养路径,使得教师在教学中树立使命感,不断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并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深入探索各个知识单元、知识点中的思政元素,然后自然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加深刻的感悟、体验和认同感。
结束语
        课程思政所展现的是一种创新思维,强调在讲授专业课的过程中自然融人思想政治教育。所以这就更需要中职学校用新的思维,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来开展教学研究,积极探索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融合的元素和内涵,针对性设计课程思政方法路径,保证教学的新颖性和正确思想政治导向的作用,使学生不但关注专业学习,也会关心时政、心系国家经济发展,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供强大的助力,也为实现增强专业+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实效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良玉,伏钊.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数码世界,2021,(1):122-123.
[2]魏军.课程思政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码世界,2021,(3):108-109.
[3]吴宗卓."课程思政"在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探究[J].成才之路,2021,(4):38-39.
[4]王晔娇.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以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1):193-194.

作者信息:闫明,男(1973.12.16—),汉族,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本科生,讲师,任课:中职计算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