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公共空间探讨 郑文懋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期   作者:郑文懋
[导读] 摘要:住宅建筑空间的设计质量、风格特征与其空间组合呈现效果息息相关,近年来,人们逐渐提高对住宅空间的设计要求,追求更优质、更舒适的居住生活体验,因此在设计住宅建筑空间规划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对客观因素与主观条件等予以综合考虑,不断学习符合现代社会环境的设计理念,打造优越、和谐的居住环境。
        陕西省现代建筑设计研究院  陕西西安  710021
        摘要:住宅建筑空间的设计质量、风格特征与其空间组合呈现效果息息相关,近年来,人们逐渐提高对住宅空间的设计要求,追求更优质、更舒适的居住生活体验,因此在设计住宅建筑空间规划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对客观因素与主观条件等予以综合考虑,不断学习符合现代社会环境的设计理念,打造优越、和谐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公共空间;措施
        1城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公共空间设计现状
        1.1融合周围空间
        现代城市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在设计城市住宅公共空间时,不但要考虑其与周围建筑之间的融合,而且还应与城市发展规划和主体文化保持一致。虽然相关部门在城市住宅建设过程中已经认识到这些问题对住宅空间设计效果产生的影响,但大多数住宅建筑在规划和设计阶段都因为受到土地、住宅人口、设计人员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住宅公共空间出现了与周围建筑不匹配的问题。比如,北京、西安等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虽然存在着大量不同类型的古建筑,但随着近年来城市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这些城市在规划和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得不占用古建筑土地,或者在古建筑周边建设高度较高的住宅小区,不仅对城市规划的协调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且增加了住宅小区公共空间建设工作的难度。
        1.2融合当地文化
        随着人们对住宅要求的不断增多,城市建设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各种不同类型的住宅小区从设计到建设再到投入使用的时间也大幅度缩短。为了追求住宅小区建设的速度,很多设计人员在开展住宅建筑的设计工作时,都采取了肢解套用以往相似设计方案的方式,这就导致城市中出现了很多住宅小区或公共空间设计类似,住宅小区大同小异没有自身特色的情况。我国的古代建筑历经五千年的发展,不仅与各个地方的文化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而且不同时期的古代建筑自身的特点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绝大多数地区的住宅小区不仅存在着千篇一律的问题,没有与城市文化紧密融合在一起,而且失去了古代建筑独有的特色。
        1.3空间利用率不高
        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虽然当前我国城市住宅楼不管是密度和高度都非常高,但公共空间的利用率却非常低,人均住宅公共空间使用面积更是不足40m2,人均公共空间的占有率与实际评价数据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多的差距。公关空间是人们生活与休息休闲的重要场所之一,科学合理的公共空间设计与较高的利用率才能为人们的生活居住提供更多的便利。
        2住宅公共空间优化设计措施
        2.1注重住宅建筑内部公共区域设施的设计
        住宅公共空间的服务主体是小区业主,设计应以满足业主居住的心理需求和行为需求。因此,在住宅公共空间设计上,要注重公共区域功能分区的设计,对小区的整体空间进行划分,明确居住区、商辅区、活动区、休闲区以及交通区的划分,同时住宅建筑的公共区域是每个居民的必经之地,为切实保障居民的生活质量,设计人员应合理配置公共区域设施,确保各公共空间区域互不干扰,协调好服务性、开放性以及功能性之间的关系,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精神享受和心理享受。
        2.2注重住宅建筑外部立面形态设计
        住宅建筑的外部立面形态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成为一个小区的标识,用与其他小区进行区分。当前,大部分小区都以浅色颜料为主,其他颜色为辅来进行住宅建筑外立面形态的装饰,用以确保住宅建筑与小区整体规划建设的协调性与相适性,给人营造一种舒适而轻松的宜居氛围。最后,设计者在对住宅建筑外部立面形态进行设计时,应选择节能环保且具有一定耐腐蚀性和抗燃性的材料对小区住宅建筑外部进行装饰,一方面避免住宅建筑的外部装饰在日积月累的暴晒和雨水冲刷下,发生墙体剥落或装饰物坠落的安全事故,保障小区行人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在火灾发生时,也能避免住宅建筑外部的装饰物成为助燃物质,加剧火灾蔓延,缩短逃生时间,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2.3注重住宅建筑入口及底层架空公共空间的设计
        首先,充分借助景观学原理在底层架空入口处引入户外空间。架空入口空间是室内与室外的过渡空间,不仅具有室外空间的特点,也展现了室内空间的主要特征。在空间设计中,设计人员应合理使用借景、对景和框景等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方式,在架空入口空间的设计中,实现内与外空间的有机结合,以此全面展现公共空间的通透感。其次,利用空间错落、景观隔断和地面铺装等方式打造不同风格和形式的休闲空间。设计人员可在底层架空空间当中利用壁画、雕刻等多种艺术组合形式,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及地域特色。架空空间为居住者提供了安全的娱乐场所,居民可开展下棋、游戏等多种娱乐活动。根据不同活动的特点,设计者可采取灵活的分割措施,通过空间错落或地面铺装不同的设计手法,合理布局休闲场所,满足不同人群的活动需求。
        2.4注重住宅建筑屋顶活动空间的设计
        当前,我国大部分的住宅小区采用的都是高层建筑形式,为保障居住者的安全,部分开发商会将住宅建筑的屋顶封闭起来,交于物业管理,只许物业管理人员及房屋维修人员出入,这样做虽然方便了物业管理,但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部分物业疏于管理,导致屋顶的禁止形同摆设,部分居民或孩子会偷溜到屋顶玩耍,进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基于此,应加强对屋顶活动空间的设计,如在住宅屋顶设置屋顶花园,通过合理的绿植布景,为居民营造出一个可供休憩的休闲场所。同时,屋顶花园在设计上要注意视野的开阔性和空间性,并在屋顶的边缘区域设置栏杆、警示牌及警报装置。同时,还要注意屋顶花园的功能设计,由于屋顶花园的位置比较特殊,不适于进行激烈运动,故而可以将适于婴幼儿玩耍的“儿童乐园”布置在屋顶的活动空间中,以将婴幼儿可能会在室外公共活动区域受到的危害降到最低,为婴幼儿创造舒适安全的活动空间,提高住宅建筑公共空间的利用率。
        2.5注重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
        小区园林景观的丰富程度直观体现了小区居住环境的优劣。人们在选购住宅时,往往会被设计精良且风景优美的园林景观所吸引。由此可以看出,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核心目的是为住户带来良好的视觉感受和生活享受。因此,小区园林景观在设计上,除了要注重实用性外,更要注重景观的优美性。小区园林景观作为小区公共空间建设的一部分,在设计上要与小区的整体规划风格相一致,不能为盲目追求所谓的美感,而忽视小区园林景观与小区整体规划的相适应性。在设计上,应选用与当地气候相符,或独具当地特色的绿植,作为园林景观首选绿植进行栽种。根据南北气候区的不同,绿植的选配要因地制宜。南方气候温暖,土壤性质偏酸,可以种植喜温、潮湿的植物,如四季桂花、高山榕、黄花夹竹桃、勒杜鹃等;北方气候干燥,土壤性质偏弱碱性,可以种植耐旱喜阳的植物,如雪松、地锦、玉兰、芍药、海棠等。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绿植的成活率,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浪费,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园林景观中展现当地的地理环境特色,增加地域特色,优化小区的住宅环境。
        结束语
        现代住宅建筑的空间组合与设计工作覆盖的作业面较广,涉及到较多的考量因素。设计人员在规划布设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提供满足人们生活工作需求的功能区间,还需彰显科学合理的设计原理,结合现代化的设计与居住理念,将传统的组合模式进行改进与创新,全面提高住宅空间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陈程.城市住宅建筑设计中公共空间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9.
        [2]邓东坡.浅谈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公共空间设计[J].建筑与装饰,2019,000(008):52.
        [3]周营.论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公共空间设计[J].商品与质量,2018,000(051):94.
        [4]孟存向.论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公共空间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00(035):P.82-82.
        [5]杨杰.城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公共空间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000(019):101-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