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湖北省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二中学
摘要:学生在学习中最重要的基础阶段,也是对学生以后学习、发展起决定性时刻的阶段,就是小学时期。为了帮助学生在这一重要阶段打好学习基础,就需要小学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而且在小学班里中拥有一个健全的管理激励制度,对整个小学班级的有效管理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就是通过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对构建激励制度的策略进行分析,并得出教师在管理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从而构建有效的激励制度。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构建激励制度机制;策略分析
引言:
小学的学习是学生们进行义务教育最基础的时期,也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阶段。在小学的学习阶段,想要为小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就需要班主任对小学班级进行有效的管理时,在了解本班实际的学习情况以外,还需要对班级里的各种学习资源进行针对性的协调。而且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对事物的学习、判断能力比较低,班主任对其进行高质量的班级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一、激励机制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策略分析
(一)建设目标激励方式
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用集体的方式也可以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对此,可以根据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对学生设计总体的班级管理目标,通过这个总体目标来督促学生进行学习,从而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除此之外,班主任还需要根据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目标的激励制度。比如,在相同的时间内,按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熟练程度以及单词背诵的数量,适当的将学生们的作业量减少,从而有效的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另外,还需要根据学生们对学习的不同需求,制定出符合学生学习的近期目标以及长远目标,并对能够及时完成目标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赞扬,从而确保教师所提的目标能在激励的方式下顺利实施。
(二)开展比赛,激发信心
班主任在对小学生进行管理时采用激励方式的作用就是,根据某件事情让学生心里产生刺激,激发学生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某项技能的提高。所以说,为了有效的实施班级里的激励制度,就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通过开展比赛的方式进行管理。因此,班主任可以提前制定必要的学习目标,再将班级里的学生合理的划分为几个小组,在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对于比赛获胜的小组进行物质奖励,或者口头的精神奖励,反之,对于比赛失败的小组做出必要的处罚措施,并鼓励他们下次一定要赢回来。通过开展这种比赛的方式,激发小学生们的好胜之心,让小学生在比赛中获得成绩的提升。
(三)情感交流,进行鼓励
学校教师为了鼓励学生学习,可以采用与学生情感交流的方式,在师生之间的交流中,让学生乐于向老师去表达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众所周知,虽然科学技术在教学中被越来越多的使用,但是“被动式”的学习方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仍然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方式的学习,严重的忽视了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而且,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教学时,需要严格按照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多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在交流中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从而有效的拉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激发的帮助。就比如,要是学生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就可以找老师倾诉,在倾诉交流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难题,就可以找老师询问,在询问中获得解决难题的办法。
二、在小学的班级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需要不断的得到更新
对于新时期下的班级管理来说,采用积极机制的管理办法仍然是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新型方式,而且其方式对班级中学生的学习其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紧紧跟随时代的步伐、敢于突破、敢于创新就是班级里的管理人员,也就是班主任需要做到的,让班主任从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中,引进新的思想、新的观念,从而让班级管理更加的完善,班级制度更加的严谨,班级氛围更加的浓郁。
(二)注重良好品德的教育
拥有良好品德是所有学生都应该存在的品质。同样,班主任为了给帮助学生在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风气,就需要制定良好的班级管理制度。然而,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品德教育,首要,就应该通过激励的方式,在一件一件的小事中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建立班级良好的学习风气。这就比如,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心,就需要多与学生讲解助人为乐的优秀事件;教师为了激发全班同学之间的合作、集体荣誉感,就需要多举行比赛,通过比赛让学生明白小组合作的重要意义等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结束语:
根据上文的内容可以让我们知道,在班级管理中激励制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想要成功的构建激励制度、顺利实施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就需要班主任在教学未来的管理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并根据本班同学的实际情况,不断的更新、完善激励制度,从而让班级中有良好的课堂纪律。
参考文献:
[1]陶荣.如何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构建激励机制[J].家长,2020(27):27+29.
[2]肖博.激励机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探索[J].家长,2020(26):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