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优化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   作者:冉忠宇
[导读] 有效性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其不仅局限于教师教授学生知识
        冉忠宇
        贵州顶效经济开发区中学 562409
        摘要:有效性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其不仅局限于教师教授学生知识,还关系到教学后学生的健康状况、心理素质等多方面是否有向好的方面改变的趋势。在现阶段我国十分重视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体育教学必须做出改变,不断探索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方式。总的来讲,教师作为课堂中的重要主体之一,必须清晰地认识到提升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迫切程度。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优化策略;
引言
        面对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中学体育教育的创新路径也变得逐步开阔,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到中学体育教学活动中,也成为了中学体育教师深入探索的话题,这也是全面培育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之一。说到底,想要全面增强中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还是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以高质量、高水平的中学体育教育教学措施,不断助力中学体育教育活动的实践发展,促进中学体育教育的改革创新,这也是当前中学体育教育的重要探索方向,是培育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关键路径。
一、提升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伴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以及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学到的知识不再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而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特别是随着体育教学各项政策的实施,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个人,都在持续提升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但不可否认的是,体育教学的整体效率没有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所以现阶段学校必须加强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倘若依旧使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不仅没有办法达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无法满足新时代的教育要求,所以学校必须建立帮助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及学习兴趣提升的教学方法,使他们的人格在学习中不断完善,活动能力也得到一定的增强,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健康的基础。
二、当前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场地不足,体育设施落后
        随着国家对于学校教育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在不断地改善。但是,很多学校在资金使用上更多放在教学设备的更新、功能教室的建设等方面,体育设施的更新换代速度明显滞后,甚至有些器材难以满足当前体育教学的现实需求,影响了教学效果。同时,场地不足问题也愈加凸显,特别是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本狭窄、拥挤的场地愈加紧张,导致学生上课以及活动严重受限。
        (二)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兴趣缺乏
        新课改的深入推进要求各学科在教学中要本着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开展教学活动,要结合学科特点来培养学生适应其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需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但是从现实来看,对于体育课教学的改变确实很少。一些教师还是认为体育是副科,存在凑合心理;还有一些教师缺乏主动求变的意识,墨守成规。但是,学情是不断变化的,这样单一的教学模式很容易使学生们产生厌倦的心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会严重下降,最终影响了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三、优化中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对于体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核心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学有所得。从学生们的角度来说,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们精力旺盛,喜欢参与体育活动。特别是体育课一般是在室外进行,这对于长时间在教室内进行学习的学生们来说,是难得的调整、放松的机会,他们在内心是喜欢上体育课,甚至是充满期待的。所以,我们广大体育教师要结合学生们这样的心理需求,设计教学形式,尽量避免单一、重复性的教学模式,而是要注意学生的参与性和体验性。要结合学生们喜欢展示自己的心理特点,多安排一些竞赛性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热情,打造高效的体育课堂。

但要注意教师不能按照学生的兴趣随意安排教学内容,要把学生的兴趣和必要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教师也不能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而淡化了课堂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总之,教师要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和组织每堂课的教学内容,避免体育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二)利用生活平台,激发学习兴趣
        中学体育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实施课堂指导,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篮球运球技能:躲避对方球员的围挡和反扑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如此启发,“同学们,当你们拿到篮球的时候一定要高度警觉,因为随时都会有对方球员来把它抢走,那么怎样保护它呢?你就把它想像成你最喜欢一件东西,如此,把原本枯燥的篮球争抢局面当做生活中的小插曲,在学生们看来似乎更多了一份乐趣,继而优化了中学体育教学质量。
        (三)优化教学资源
        伴随着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稳步提升,社会各行各业或多或少都涉及了科学技术的应用。因此中学为了更好地提升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尽可能地使用科学技术,为课程的推进提供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源,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形式,应用视频、图片等多种方式向学生展示学习内容。这样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少学生上课走神、开小差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使教学的形式逐渐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四)开展互动教育实践,增强学生交流程度
        在中学体育课堂中,以往的教育模式已经问题重重,不利于不断增强中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只有充分调动中学生的体育学习欲望,促进中学生之间的互动深度,强化中学生之间的交流程度,才可以确保中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不断提升。为此,中学体育教师需要不断推进互动教育实践,引导学生的互动交流,强化中学生的合作学习,促使中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有所增强。首先,中学体育教师要引入互动教育策略,建立中学体育合作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开展相互合作,相互讨论,在布置中学体育作业时,也更多偏向于布置小组体育作业,以此引导中学生的体育合作实践活动。在这种积极鼓励与不断引导的氛围下,中学生的体育合作意识与互动交流深度会不断增强,中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也会逐步提升。其次,中学体育教师可以将互动合作学习模式纳入到体育课堂教学中,以中学体育学习小组为基础,实施体育课堂教学,关注中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强师生交流的机会,确保中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不断提升,以此促使更多的中学生正视体育知识,正视体育课堂,从而推动中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的增强。
        (五)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教师的综合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效果。一个优秀的教师可以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感染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认真学习的决心。因此中学在选择体育教学工作者时,就必须将综合素质作为首要考核方面。另外,在选定教师后也要加强对其日常的考核,这就需要学校建立一套完善科学的考核标准,更好地起到监督教师工作的作用。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也要积极地参与进来,因为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他们的意见可以直接反映出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他们在发现教学问题时可以通过评价的方式为教师提出意见。
结束语
        总之,中学体育教学工作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分析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有效方法,结合新课改的要求转变思想,改善教学的外部环境,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完善评价机制,更好地发挥体育学科育人的作用,实现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海锋.如何提升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性[J].家长,2021(06):16-17.
[2]郭喜.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初探[J].学周刊,2021(09):159-160.
[3]范永军.试论如何优化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J].田径,2021(02):66-67.
[4]常茂林.优化初中体育教学过程的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19):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