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中生命观念培养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   作者:曹晓琼
[导读] 生命观念是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中的重要部分,也是高中生物教育所要求达到的教学目的之一。

        曹晓琼
        吕梁市高级实验中学    033000
        摘要:生命观念是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中的重要部分,也是高中生物教育所要求达到的教学目的之一。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也逐渐被人重视。爱惜生命、保护生命、尊重生命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高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养成的一个人生价值观念。我们要把握住塑造学生思想观念的黄金时期,结合高中生物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念,提升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关键字: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生命观念;培养策略
        生命是大而可畏的,任何生命都值得被尊重和重视。因此,生命教育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是必不可少的。高中时期是学生们即将成年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塑造学生基本的道德准则和人生三观的最后一步。我们要及时利用合适的课堂教学内容来向学生传递生命的价值,塑造学生健康的生命观念,不能只关注卷面分数,而是要切实地发挥高中生物教学的主要作用,利用理论知识让学生意识到更深层次的生命的意义。本文通过论述生命观念培养的意义以及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利用合适的策略来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念来展开以下研究讨论。
1.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的意义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得各样的信息也随之变得更加方便。但是随之而来的一些负面信息也飞速传播。近年来,一些相悖于生命价值的负面信息正在荼毒青少年的心灵。对于正在塑造健全人格的高中学生而言,这样的氛围是有利无害的。因此,高中教师要利用课本知识,及时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爱护生命、尊重生命的正确价值观。高中生物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岗位职责,不断向学生渗透相关的正面信息。只有学生建立了正确的生命观念,才能在此基础上正确应用到所学的科学知识及各项技能,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2.培养高中学生生命观念的策略
2.1在课堂之初,以宏观、全面的角度为学生论述正本生物教材
    生命观念的培养并不是某一节生物课中随意一带而过就可以达到的,其教育与渗透要贯穿高中生物教学的始终。教师在开展高中生物课堂之初就要向学生们阐述这一观念,并且在今后要时刻围绕这一观念进行教学,让学生充分意识到生命价值观念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去尊重和爱护生命,也让自己的生命创造出有意义的价值。因此,教师可以在正式开课之前,先拿出一节课的时间为学生进行高中生物的总体论述,在论述中着重强调生命观念培养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生物学习并不仅仅是通晓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各类生命体的生命循环过程以及生态环境的现状,而是要透过这些理论知识感悟到生命的伟大和能力。教师可以在论述课上,以生物课本的目录作为参照,让学生跟着教师的节奏去思想。例如,DNA的结构、复制、转录,都是为了生命不同时期的不同性状服务;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酸碱平衡系统都是为了生命的延续与发展;植物的光合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食物链的存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这其中都充斥着生命的气息,都在为整个自然界生命循环起到各自的作用。

以这样全面的方式来进行论述,可以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重要性,而不再仅仅是着重于某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是以宏观的眼光看待生物学习,发自内心地尊重生命的存在,逐渐建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念。
2.2结合合适的课堂教学内容,向学生渗透有关生命价值的观念
    在经过总体的论述之后,学生对生命的意义和重要性有了大致的概念。但是这并不足够。论述课的内容只是教师针对总体教学大纲进行的简单描述,教师要在往后的生物课程中,结合当堂的生物知识,随时向学生传递生命的信息,引导学生逐步培养生命观念。并且,结合生命意义来开展教学对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单纯的生物理论知识往往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当教师将生命意义蕴含在课堂内容之中时,学生看待知识眼光就提升了一个层次。学生会在高阶的生命层次看待具体知识,对知识的把握就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并且,适当地穿插于生命意义教育相关的信息,也可以适当缓和学生的学习疲劳,让学生能够适应教学的节奏,更有效率的进行学习。例如,在讲授“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章节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放映精子与卵细胞结合过程的模拟动画,让学生通过生动的动画展示来意识到生命形成是一件困难而庄严的事情,也可以让学生继续观看受精卵的分裂、胎儿的逐渐形成过程,让学生通过视觉观察意识到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认真对待的。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种植植物,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来感悟生命的顽强。结合知识给学生渗透生命的价值,就会让学生珍爱自己的生命,也尊重他人的生命,为生命观念的塑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2.3利用校园文化,宣传与生命价值相关的正能量信息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独有的特色,其宣传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不仅仅是高中生物的核心素养,也是时代的主题。教师可以利用校园文化来传播有关培养学生生命价值观念的正面信息,既可以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来渗透相关的信息,又可以促进学校的校风建设,提升学校爱护生命的重要形象。这样,生命观念的培育就不再仅仅局限于生物课堂,而是可以扩展到其他的时间空间进行传播和教育,让学生随时都可以接触到与生命价值意义相关的信息,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利用搜集到的相关新闻或是一些与生命相关的科普知识,来宣传生命的顽强、成长、美好等特性,鼓励学生要牢记生命的意义,多做爱护生命、发挥生命力量的事情。教师也可以利用校园文化节来举办与生命意义相关的竞赛,科普生命常识,传播正面能量,让学生在积极准备及参与到比赛的过程中感受生命带来的蓬勃感,也让学生内心滋生出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使命感。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将日常的动植物摄影进行收集,并在班级的黑板报、生物角上进行展示,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美好。结合校园文化,传播生命气息,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的有效方式。
结束语:
        生命的价值是无限的,生命是值得被尊重的。培养高中学生的生命观念,促进学生拥有正确的生命价值认识,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与全面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阚云荣.浅谈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中生命观念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21)
[2]张伟.论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8(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