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语文活动,提升语文素养——在活动中打造灵动的文言文课堂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   作者:赵馨
[导读] 语文是一门非常优美而意蕴丰富的课程,尤其是古汉语,通过学习,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赵馨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 677000

        摘要:语文是一门非常优美而意蕴丰富的课程,尤其是古汉语,通过学习,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通过近一年的高一语文教学以及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和各种考试成绩分析,发现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分数不高,文言文基础实在是太薄弱,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积累薄弱,字、词、句语法结构的掌握不到位,更谈不上文言文本身思想内容方面的熏陶了,也无法从文言文阅读中提升语文文学素养。面对这种情况,个人认为,教师一定要转变思想,在活动中打造灵动的文言文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而达到提升语文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生机;活力;灵动;文言文课堂
        
        语文是一门非常优美而意蕴丰富的课程,尤其是古汉语,它蕴含自然之美,社会之美,科学之美和艺术之美,并包含许多道德美,形象美,语言美,文化美。通过学习,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通过近一年的高一语文教学以及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和各种考试成绩分析,发现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分数不高,文言文基础实在是太薄弱,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积累薄弱,字、词、句语法结构的掌握不到位,更谈不上文言文本身思想内容方面的熏陶了,也无法从文言文阅读中提升语文文学素养。面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一定要转变思想,在活动中打造灵动的文言文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而达到提升语文素养的目的。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语文活动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文言文的知识点众多,意蕴丰富,在文言文学习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们要多读多看,教师要巧妙地让学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方能积累丰富的文言文知识,仅靠学生自觉去多阅读,这几乎不大可能实现,所以语文教师应积极开展活动,可以在课堂上播放有关文言文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如在讲到文言文《苏武传》、《赤壁赋》和诗歌《咏怀古迹》时,播放《百家讲坛》、《文化100分》、《经典解读》、《苏武传》、《昭君出塞》等视频时,学生一改萎靡状态,顿时眼前一亮,耳朵灵敏。教师可经常采用这种方式来代替简单枯燥的讲解,能让学生消除抗拒的心理,消除畏难心理,打开心门,开始逐步接纳文言文。也可以让学生听一些音频资料,例如,文言文经典篇目评书,或者让学生用文言文讲自己故事,在“听”与“看”这些活动中感受文言文的魅力,相信经常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日积月累,学生一定会积累大量的文言文知识,也会从中了锻炼自己的文言文听说读写的能力。
唱得响亮,演出生动
        如果仅作为观众眼观耳听永远只是局外人,如果不上台就不能深刻地感受文言文的巨大魅力,教师不妨给学生搭建舞台,设计一些表演活动。

让学生能够通过亲自参与,亲身实践去与文本对话,与人物共情进而把握人物形象、了解文章内容主旨、鉴赏文本的艺术特色。例如讲授《苏武传》时可进行角色表演,让学生在人物对话以及动作表演中,去理解苏武的内心,去准确地把握苏武的人物形象。讲授《烛之武退秦师》时,可让学生在表演中去感受爱国之士的热血与忠诚,而讲授《琵琶行》《念奴娇·赤壁怀古》《咏怀古迹》时,可让学生学唱关于此内容的歌曲,相信当音乐响起时,他们必定唱得响亮;当舞台的灯亮起来时,他们肯定演出生动,在唱与演中,他们已理解了文言文的知识与内容。学生通过吹拉弹唱活动以及或者通过实境演绎等活动会精准地解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升华情感与追求,进而达到了提升语文素养的目标。
读出风味,笔下生花
        按古文朗读的方式,摇头晃脑、节奏缓慢,十五六岁的孩子对此是无感甚至反感的,那么如何让他们有感呢?首先要找到他们的兴趣点,按照他们所喜欢的节奏和喜欢的方式来读,这样绝对能让他们燃起来。他们喜欢说唱,喜欢摇滚,那么就让课堂rap起来,rock起来。例如教授《劝学》这一课时,可以进行说唱,因为文本句式整齐又不失参差,能和很多摇滚乐契合,老师只需要提前准备一下,就能引导学生用rap、用rock方式读出来,随着节奏,相信会让一批又一批学生情不自禁地跟读,最后炸翻全场。既然有这么带感的课堂,那别有一番风味的读,那肯定少不了趁热打铁提笔训练,教师可要求学生用古文的方式写人物小传,用笔将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对主旨的解读在文本中书写出来,相信结果会令人很惊喜。让每一个古文字焕发出光彩的前提就是教师们用爱与美打造的充满活力与生机的文言文课堂。
你来我往,互动激趣
        你来我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互动中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我们可以积极开展“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围绕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展开互动式小组合作探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引导学生有步骤有策略的互动,指导他们进行合作互动来学习课文,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互相讨论,引入小组合作激励评价体系,多开展学习竞赛活动。实施奖惩,以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例如,互动式演讲活动,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首先要精心设计演讲的话题和组织的互动形式,努力寻求最适合学生的方式,比如用文言文说说“我的偶像”“我喜爱的电视剧”“我喜爱的舞蹈”等。由于主题符合学生自己的兴趣,所以他们就会很积极主动地和网络、家长以及老师等互动获取相关知识,演讲时让听的学生来评价,给演讲者打分,或者由老师来提问学生讲演的内容,或者写听后感,或者现场复述内容,在这种你来我往的互动合作中,演讲者和听众的积极性就都被调动,肯定圆满达成学习目标。
        教无定法,文言文因为时间久远,各种语法和我们现代汉语有较大不同,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是肯定的,但是,我们不能灰心,因为一个与时俱进的,头脑灵活的教师肯定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不妨试着转变思想,用自己的智慧去打造灵动的文言文课堂,充分挖掘文言文中的优美资源,开展灵动、愉悦、新鲜的文言文教学活动,去调动学生的感官、思想、情感、审美体验等因素,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出强烈的探索的欲望和热情,激发对社会和人类生活的热爱的美好情感,从而达到提升语文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南秋凤《让文言文课堂灵动丰富起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