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中学生活动小组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3期   作者:李舒瑜
[导读] 以前人们只过多注重数学、英语等学科而不在意语文,现在语文的比重在教学计划中大幅度增多
        李舒瑜
        福建省平和县五寨中心小学3633700

        摘要:以前人们只过多注重数学、英语等学科而不在意语文,现在语文的比重在教学计划中大幅度增多,以往常常被我们忽略掉的语文学科逐渐被重视了起来。很多同学大多只对理科的课程感兴趣,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语文的课程是非常无聊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 活动小组
        引言:语文知识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才能够掌握好的。学好语文,不能要求学生只记住课本上的知识,要让学生对之感兴趣也是很重要的,教师也不能只是一味的教授书本上的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感受,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教学。学习语文也不是纸上空谈,要真的从切合实际出发,真正的去阅读并思考问题。而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多的了解语文,积累语文知识,教师大多选择让学生们组成活动小组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储备和对语文的兴趣。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
        对于语文来说,小学生不喜爱学习或者学习不好的原因,有很大方面问题是源于教师的讲课方式太过于枯燥无味。教师只是一味的讲解,毫不关乎学生的感受。学生有了兴趣才能喜欢学习,语文在解题方面也同样需要学生有很好的解题思维,要是想让学生的语文成绩提高,对语文产生兴趣,教师就要为之改变讲课的方式方法。教师应多培养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得学生对语文这门课程感兴趣。[3]
        (二)、教师的讲课方式老旧
        随着时代的变化,教师的教课方式也不能一直停步不前,也要做出适当的改变。大多数现在的老师依旧选择在课上时只讲述些书本上的知识与内容,导致学生认为语文课堂非常枯燥无味,学习兴趣降低。老师不能只是一味的重复书本上的内容,要清楚学生是哪里不清楚、不明白,了解学生对哪些事情感兴趣,为此做出相对应的解决办法,重点讲解学生不懂的地方。教师要在课堂上通过教学语文,让学生对语文这一学科有更深刻的了解、只有真正的喜欢上语文这一学科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老师所讲解的知识。
        二、构建小学语文课中学生活动小组的策略
    (一)、组成小组参与讲解文章
        教师在教授学生文章的同时为让学生对语文课堂更加感兴趣,教师可以选择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文章的讲解当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的时间里可以写出教师对每一篇的讲解,然后让学生们增强对课堂教学的记忆。在课堂中找寻时间让学生对所学习的文章进行讲解,这样不仅仅可以提升学生对每一篇优秀文章的理解能力和记忆力,还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组成小组参与文章的演绎和朗诵
        教师在教学语文课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文章的演绎和朗诵。让学生在朗读欣赏文章的同时,可以进一步讲解作者在写文章时的心情和感受。在朗读中理解文章的大意;在朗读中体会作者心声;在朗读中爱上语文。

通过朗读课本中的文章,可以让学生欣赏每一位作者在写不同文章时所抒发的情感。通过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课程的教授中,可以让学生专注注意力在课堂上,也可以让学生对语文文章更加感兴趣,可以更能学好这一门课程。
        (三)、组成小组共同提出问题、讨论问题
        在学习语文知识时,学生经常会出现很多奇奇怪怪的疑问和问题,在老师没有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的时候,学生们可以在组成的班级小组中优先提问,互相答疑和提问。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小组中一同讨论、学习、共同进步。[1]
        三、小学语文课中构建活动小组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通过在小语文课堂中为学生构建活动小组可以让学生更加对语文感兴趣,对语文学科,鉴赏文章、诗歌等更加容易。这样可以使学生不单单是学习课本上的文章,也会延伸到课外内容,课外知识则更加容易提升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学生对其产生了兴趣,就会对使语文成绩提到提升。这样不仅让同学们增加了知识量还让学生们喜爱上语文学科。让学生在面对不同的文章进行阅读时,可以一边阅读一边思考文章里的问题,不仅提升了阅读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
        教师通过更改老旧的授课方式,可以使得学生对语文更加感兴趣,老旧的讲课方式多是枯燥无味,而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的交流中,可以提升学生对语文,对不同文章的兴趣,可以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让语文学科得到提升,得到教师、学生、家长的重视。
        (三)、提升学生对语文解题的思维
        语文习题中也隐藏着许多不同的解题方法,在做不同的语文习题时,运用不同的思考,学生们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互相答疑解惑,这可以提升学生的解题思维。解题思维是通用的,在语文课堂中形成的解题思维同样可以运用到其他的学科解题中。拥有不同的解题思维可以让学生在面对不同问题时可以灵活的处理问题、解决问题。[2]
        总结
        语文知识需要日积月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习了解透彻的。教师选择构建语文小组的方式让学生们都可以动脑思考问题,也为学生们拓展了许多课本之外的知识,学好语文不只是说说而已,要真正的付出行动去了解其中的奥秘。学习语文不仅仅是看更多的书而已,更要在看的过程中思考问题,因此语文的思维方式对其他学科也是有很大帮助的。改变教师老旧的教学观念不仅可以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还能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
        参考文献:
        [1]高利华.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创新能力的培养[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2(3):235.
        [2]侯乃环.浅谈在素质教育下语文课中学生的合作性学习[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7):154.
        [3]于亚萍.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4(24):185-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