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甜 马新敏
禹城市综合高中 251200
摘要:高效课堂的建设对于处于特殊教育阶段的高中语文教育方式的创新和变革具有重要意义,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现代教育要求各个科目建设和推行高效课堂,高中语文对于学生认知水平、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高中语文的重要性对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高效课堂建设对高中语文教学至关重要,在目前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基于高效课堂建设下的语文高中教育方式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高效课堂;高中语文教学;教学方式
引言:高中语文基于初中语文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探究的能力,为进一步深化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孕育中国精神、传授文化,让学生在高中语文课程中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精髓是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深化学习其他科目首先需要掌握良好的阅读能力,因此,建设高效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方式方法的转变对于构建高效高中语文课堂更具有目的性。
一、高中语文在建设高效课堂中教学方式的问题
(一)不合理的教学方法
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包括不同主题、不同写作手法、不同体例、形式各样的文章,为了适应不同的课程内容,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在目前的高中语文课堂中出现的过度使用多媒体手段、过于注重师生互动等现象,产生了例如“满堂问”的问题课堂。这些现象的产生都是由于教师没有正确理解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核心原则,形式过于多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活动,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并没有真正掌握核心内容和技能,阻碍了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建设效果。
(二)片面化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置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坚持吃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整个教学活动和高效课堂建设都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在目前的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缺乏对教学目标的重视,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下,教师对于应试要求与教学改革之间的平衡无法有效把握,教师往往选择以教案为教学标准或者以学习任务为教学标准,整体教学目标缺乏重点、层次单一,无法真正促进高中语文课堂的高效建设。
(三)现代化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更加注重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在交流与沟通中传授知识,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学生在获取语文技能和知识中塑造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现代化的语文教学理念下要打造“体验性、积极性、问题性、独特性”学习方式,摒弃以往“灌输性、盲目性、同一性、被动性”的学习习惯。教师在与学生进行双向交流与互动中要坚持自身的导向作用用,引导课堂的学习节奏,不能一味盲目的把课堂完全的主动性交给学生。教师的启发教学和有效引导有利于高中语文课堂的高效建设。
(四)不科学的教学评价
高中语文教学应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完善学生人格修养、传承融汇民族文化为教学内容,并且在高中这个学生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要坚持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传统教学评价以学生分数为主,忽略了学生的全方位素养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在应试型的教育评价中,“唯分数论”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水平、创新创造力的发展,无法真正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
二、高中语文在建设高效课堂中教学方式的发展策略
(一)课前导入精心设计
良好的课前导入设计对于学生进入高效语文课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有利于语文高效课堂整体效果的提升,因此教师要注重课前导学部分的设计和实施。
在设计课前导入部分时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首先要注重设计具有悬念性的课前导入,悬念性的课前导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集中精神让学生的全部身心浸润到语文课堂中,让学生在语文的课堂中拓展语文思维;其次,设计课前导入部分要坚持突出教学重点,导入篇幅尽量短小精悍,重点突出语文教学的主题内容;最后,设计课前导入部分要注重营造课堂氛围,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设置趣味性的课堂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高效课堂建设中。因此,教师在设计与实施课前导入部分时要注重融合趣味性、知识性与启发性,有效激发学生自主性和启迪学生思考,让学生以最佳的学习状态投入到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中。
(二)课堂提问整体优化
在高效语文课堂建设中,教师应设计根据思考性和启迪性的课堂问题,在设计问题内容和提问方式时要以文本为导向,真正优化的课堂提问环节。第一,教师要设计具有目的性和导向性的课堂问题以启迪学生思考。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教师要以课文内容为主,根据文章中的重点及难点设置问题,充分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注意难度适中、体量合适。教师需要针对重点内容精心设置问题,对问题设置的数量和难度给予保障。并且注意为不同语文基础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问题探究中。第三,教师要注重问题的实质和内涵,避免设置只重形式的问题,要真正根据文章内容进行问题设置。第四,教师应当积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在学生有疑问时及时答疑解惑。
例如,在讲解《哀江南》一文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唱词中描写苏坤生在重游故地时,他在哪些地方进行了凭吊?观察到了哪些景色,这景色有何特点?在唱词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进行点明主旨?等,在设置这些问题时紧紧围绕原文内容,并且针对不同层次等等学生有不同的问题,让学生更具参与感和获得感。
(三)教育模式改革创新
真正建设高中语文的高效课堂需要进行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在陈旧的教育模式中更加强调教师的作用和地位,教师在课堂中进行讲解课文、设置问题、解疑答惑,具有着重要的位置,但也限制了学生自由发挥和创新的空间。建设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首先需要改革不合理的教育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高效课堂的主人公和建设者,在创新教育模式时更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语文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可以利用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可以身临其境的感受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在描绘文章时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充分掌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创作理念。在讲解《兰亭集序》一文时,教师可以将王羲之的生平轶事设置为情境,让学生充分了解作者的性格特征和生活背景,提升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教育理念转变思维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现代教育内容要求建设高中语文的高效课堂,真正创新发展现代化语文教育。积极创新语文教育内容,培养全面发展和具有综合素养的学生,在高校课堂的构建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能动性,摒弃以往的灌输式语文教学,充分体现语文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知识探究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这些都需要教师转变自身道德教育理念。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新时代下人才培养的新标准和新需求,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从推动学生全面素质的培育为出发点进行教学活动,真正实现现代化人才的培养以及高效语文课堂的建设。
结束语
建设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对于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升综合素养,以及教师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探索建设高中语文高效课堂需要教师与学生积极实践、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并对不合理之处进行反思,进而开展更加合理、科学的教学探索。丰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真正实现高中语文的高效课堂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志辉. 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胡程程. 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现状反思及策略探究[D].黄冈师范学院,2014.
作者简介:李甜(1995),女,汉族,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中学二级,本科,禹城市综合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