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秀燕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65400
摘要:中职教育是为我国社会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应该加以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语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因而中职教育体系中的语文学科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语文教学与学生的思想教育、素质教育和职业规划息息相关,甚至影响到学生的职业道德。因而,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创新教学方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采用合适学生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水平,进而提高其就业率。
关键词:就业为导向;中职语文教学;研究与探索
引言:身处信息时代,社会知识不断进步,市场经济的竞争也愈发激烈。企业在选择人才时,对于其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也十分看重。因而,中职语文教师应当重视对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培养,同时应当重视在语文课堂上对于学生就业内容的渗透,在潜移默化中向其传递就业的理念,通过语文教学帮助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做到课堂为市场服务。
一、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课程教学体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中职语文教学方法更加贴合实际,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教师需要重视提升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进而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1]。为此,教师需要改善语文课堂教学体系,建立起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课程教学体系。体系内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学生们的设计需求来进行设置,以增加其语文学习的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积极引导学生们进行创新性的思考,以加深印象,提高其学习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情境模仿表达环节,如企业面试环节中的自我介绍和个人能力展示等,逐步提高他们的语言陈述能力。在具体的课文讲解时,可以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其他同学面前表述自己的观点,可以其设计成观点展示活动,选择一个课文重点,让学生们轮流到讲台上进行自我观点的陈述,并在陈述观点之前进行作者角度的自我介绍和个人能力展示。比如,在讲授老舍的《我的母亲》一课时,学生可以先站在作者角度进行自我介绍和个人能力展示,相当于是换一种形式的作者简介,但是这种形式能够加深学生对于作者基本信息的记忆,还能提高他的表达能力,锻炼其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胆量。因而,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师应当积极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语文课程教学体系。
二、迎合市场发展,充分契合就业
目前我国整体就业压力较大,每年的毕业生在快速地增加,而就业机会却未能成比例增加,因而就业单位在选择从业人员时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对其职业素养的要求也更高,综合素质较高的应聘者往往具备更高的竞争力。因而在中职语文教学工作中,需要重视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良好的语文知识基础对于员工的长远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因而用人单位在选择员工时,除了要求其具备专业技能,还要考察其人文修养。在中职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语文课程教学中,需要重视教学内容和社会市场的需求相结合,加强学生们对于知识的运用转化。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强化学以致用的思想,增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按照市场需求来进行人才培养,以提高其就业竞争力[2]。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重点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交际能力以及其他与专业职业方向相关的知识等,使学生在业务沟通和商务沟通中都能将学到的语文知识学以致用。
比如,在讲解《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课时,教师可以重点引导学生思考新闻体材文章的写法,体会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的特点,并布置相关作业题目进行练习,从而提升其写作能力。
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兴趣是提升能力的先决条件,因而在中职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需要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保障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活跃课堂气氛来达到目的[3]。教师可以寻找学生们的兴趣点,并且选择学生们愿意接受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如开展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时开展教育的重要场所,能够几个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迁移运用,锻炼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师可以定期开展故事会、诗歌朗诵会、成语接龙等趣味性的活动,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和基础知识识记能力。如在学完《诗经》以后,开展以“诗经中的爱情诗”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使学生们在提高朗诵能力的同时,能够对《诗经》中以爱情为主题的诗歌有大致的了解,进而提高其引用诗句的能力。
四、提高教师自身教学素质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改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语文课堂主要是对课本中的课文内容进行讲解,理顺课文逻辑,为学生们答疑解惑。课文的类型主要是文言文、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等,针对这些课文,教师在上课时主要是向学生们讲解清楚文章的写作思路以及内容的含义,此外还会涉及一些商业文案和商务礼仪等方面的讲解,但是就业的指向性不强。而如今课堂的展开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因而教师的课堂讲解内容就不再局限于课文的讲解了。教师需要拓宽上课思路,整合教材内容,把教材的语文基础知识与学生们所修习的专业相结合,使所学的语文知识与市场需求和企业意愿相结合。教师需要关注学生专业的职业动态,明晰市场对这类人才的准入要求及就业技能需求,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目标开展课堂教学。总的来说,已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对中职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对市场的洞察力以及语文知识和市场需求的结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以便为学生们带来更为优质的课程。比如,在讲解《读数时代》一课时,教师不能仅仅停留于这一课中,还需要关注到课文所传递出来的观念与学生专业的联系,帮助学生通过对数字时代的认识进而加深对于本专业的认知。
结束语
总之,中职语文教师应当积极提高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增强其沟通交流能力,以满足其就业需求。如今,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对于人才的能力要求也更高了,中职语文教学任务任重而道远,在语文教学时更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当对接就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合理规划,安排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任务,提高其所学知识在未来就业中的应用率。
参考文献
[1]王加鑫,吴兴富.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创新[J].科幻画报,2019,01:72-73.
[2]范文霞,刘佳倩.就业导向,研究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的研究与探索[J].高考,2019,23:186.
[3]赵桃.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分析[J].文理导航(上旬),2020,01: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