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
安宁市和平学校,云南 昆明 650300
摘要:目前,我国的综合国力的发展迅速,教育教学的发展也有了改善。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初中地理教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对地理知识的实践运用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对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地图、等温线图、等高线图、洋流示意图等都是初中地理教学中常见的图标,也是地理考试中的热点。学生的读图能力直接影响着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更影响着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不同地理图标的特点,开展专项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图标的识别技巧,培养学生的自主绘图能力,提升他们的读图能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思考
引言
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程是一门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课程内容以区域地理为主,为了展示不同尺度区域自然和人文特点,阐明不同尺度区域的地理概况、发展差异和联系,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地图资源非常丰富。教材中的地图与文字紧密结合,蕴含丰富的地理知识。同时,地理课程中的重点、难点都是围绕地图展开的,地图可以将地理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因此地图教学在地理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初中阶段学生从幼稚走向成熟,可塑性较强,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注重学生的学业水平,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阅读地图的基本技能,掌握获取地理信息并利用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从学生自身学习和发展的角度来看,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不仅能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还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想象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已经成为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关注的焦点,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读图能力始终是地理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教师存在问题分析
1.导课缺乏趣味性。教师在导课过程中多采用复习导入,既可以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又可以引入这节课所学内容。但是中学生每天学习时间较长,学习动机不足,若只是枯燥地开始一节课的教学,学生的积极性不高,那么课堂的学习效率就会大打折扣,因此设计生动形象的导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2.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中学地理教师课堂主要采用教授法,其他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探究教学法使用频次明显低,未能体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3.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课程理念的第一条即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由于教师欠缺对资料的搜集,授课时缺乏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若教师只是一味地讲授课本上的知识,那么学生学习到的多为理论知识,且主要要依靠死记硬背来记忆,学习效果不佳。4.问题设置不合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大量提问,主要是对知识点的考查,未能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师在随机点名学生回答问题时多选择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
2优化措施分析
2.1立足地理教材,开展地理识图专项训练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等高线、等温线、温度带等基本的地图信息。笔者认为地理教师要结合不同地图类型开展针对性教学。例如,在气候带识图教学中,笔者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世界几大气候带的划分并对其进行记忆。笔者会在黑板上对世界气候五带进行了划分,根据学生学习过的太阳直射现象,以赤道为核心,因为太阳直射赤道形成了热带,根据南、北回归线划定了北温带和南温带,以北极圈为分割线,划分了北寒带和南寒带。笔者在带领学生阅读五带图时,强调了纬度的划分。
学生在阅读气候带地图时,先要确认好纬度数值,划定一定的区域,再结合气温、植被等图标,确认某地的具体气候类型。这是气候地图基本的识图技巧。教师要强化学生对这一类图标的识图能力。笔者在开展等高线识图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不同地形的等高线图开展训练。这是初中地理识图的一大难点。笔者结合山脊、山顶、山谷等地形进行了讲解。例如,山顶或者山峰,等高线呈闭合状态,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降低。教师再结合气候来进行分析,山顶的气温一般要比山下低一些。在山谷和山脊的判定中,笔者总结了一些识图顺口溜“高谷低脊”,引导学生根据等高线密集程度、凹凸状态进行分析。一般来说,等高线向高出凸出的是山谷,反之则为山脊。我们称之为“凸高为谷,凸低为脊”。教师要让学生结合识读顺口溜来进行读图,帮助学生攻克等高线识图的难题。在等高线识图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图标、数值、比例尺、弯曲方向等数据进行分析,提升学生对这一类地图的识读能力。
2.2利用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读图学习能力
常规的教学方法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提不起兴趣,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能力的提升。针对初中生喜欢玩耍的身心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采用一些“游戏化”的教学模式,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感受和体会地理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游戏环节外,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科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为学生搭建掌握知识、激发兴趣和展示自我的平台。例如:学校开展的学科知识竞赛活动,不仅包含一些地理基础知识,还涵盖了大量识图类题目,在活动的激发下,学生意识到地图的重要性,读图的积极性就会更加高涨。通过活动,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锻炼了能力,还收获了自信和快乐。教师也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开展不同类型的读图专题活动,例如:34个省级行政区的拼图比赛,或填图比赛。
2.3巧用生活小道具,提升地理识图教学的趣味性
很多初中生对于地理识图教学的学习兴趣并不是很浓厚。很多学生还没有把地理知识和地图一一对应起来。这就影响了学生地理识图能力的提升。笔者在教学中利用地图拼图开展了地理识图教学。例如,在讲解“中国地域差异”这一单元时,笔者准备了中国行政区域泡沫拼图,把每一个地区、省份的轮廓进行展示,让学生能够熟记各个省份的板块,学生可以自己动手拼图。这种游戏化的识图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识图教学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地理拼图游戏中可以掌握各个省份的基本轮廓,在解题时可以根据题目所给轮廓猜出正确的省份,提升学生地理考试的分数。此外,地理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自主绘图练习。教师可鼓励学生手绘中国地形特征图,引导学生按照中国山脉的走向来进行绘图。例如,对于秦岭山脉的走向,学生可分别从东西、南北、东北—西南等走向绘制出山脉走向示意图。这样能提升学生对地形特征的识记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识图能力。
结语
初中地理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积极主动改变传统教学方式,适应课程改革,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不足,调查范围不够广等,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麻建基.地理课堂中实施有效教学的思考[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06):22.
[2]徐国民.指向有效教学的课标分解[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23):30-31.
[3]汪艳林.浅谈高三地理复习课有效性的课堂表现特征[J].地理教学,2019(08):58-60.
[4]祝丹丹.《初中地理有效教学模式》简介[J].地理教学,2016(09):1.
[5]张树新.营造积极地理课堂渗透学科核心素养读《积极学习———101种有效教学策略》有感[J].地理教学,2017(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