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斌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芮店学校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学校在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育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尤其是在新课标明确指出物理就是一门以实际生活为基础的学科之后,越来越多地教师开始从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出发来设计初中物理教学方案,以使得学生能够学会联系生活来学习物理,进而在拉近学生与物理知识之间的距离的基础上,还能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在重视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来不断地创新和改进教学方式,以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时,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优化生活化教学,进而真正发挥出生活化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生活现象引入课程;创设生活情境;贴近生活实验
初中物理的知识来源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要通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来提高学生的物理理解能力,比如可以借助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来导入课程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然后再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化对物理知识的认识,所以教师在进行物理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把物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以使得物理知识能够更加容易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学生主动地去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通过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教师如何才能使得物理教学更加生活化呢?这是需要教师来不断地创新和探索的,也是本文主要探讨的内容,接下来,本文就将要从利用生活现象引入课程、创设生活情急以及贴近生活来演示实验这三个方面来展开讨论。
一、以生活现象来引入课程
虽然很多学生容易对物理的学习产生畏惧和抵触心理,甚至对于初中物理知识感到陌生且看不懂,但是物理对于学生来说其实应该是既陌生又熟悉的,虽然物理概念比较拗口且难以理解,是学生之前不曾见过的,但是有些物理概念其实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尤其是那些学生似曾相识的物理知识,所以教师要根据物理与生活的这一关系来实施生活化的物理教学方式,以拉近学生与物理学科之间的距离,尤其是在课程的开始,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来导入课程,进而在改善学生抵触心理的基础上来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以真正达到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目的。
例如,在教授《怎样认识电阻》时,我会先把教学计划的设计立足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思路上,并通过利用多媒体来为学生出示与“电阻”有关的图片或视频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在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同时我会紧接着为学生演示一个“探究导体电阻”的物理实验,以把物理知识概念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以更易于学生理解“电阻”、“导体”等这些比较书面的物理概念,然后我会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灯光的明亮变化来探究和发现电阻是与那些因素有关的,然后自然而然的引入“导体的电阻是可变的”这一概念,最后我会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以及自己对“电阻”的理解来交流讨论这一问题,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表达欲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进而让学生可以在利用生活现象探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物理自信心,以改善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反感心理。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情境创设的教学方式不仅仅可以适用于其他学科,它同样适用于逻辑思维性比较强的物理学科,特别是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特点,来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以及在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去挖掘出生活中与物理知识相关的内容,并把这些学生的生活经历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以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来为学生创造一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生活情境,这样的生活情境的创设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物理认知,还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地学习氛围,以引导学生可以在乐中学,从而真正达到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例如,在教授《认识电功率》时,我会先为学生创设一个“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家用电器的变化”的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因为开展物理生活化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对物理问题更容易理解,物理知识也能更容易吸引学生一些,然后我会拿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灯泡、热水壶、电饭锅等家用电器来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来了解常见的家用电器中的电功率,进而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基础上,还能激发学生的物理探究兴趣,然后我会在进行生活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猜想和假设,以探究灯泡的电功率与哪些因素是相关的,这不仅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后我会为学生的猜测加以评价和解释,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地情境中学到物理知识,还能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进而在拉近学生与物理知识之间的距离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物理逻辑思维能力。
三、贴近学生生活,展开实验教学
物理作为一门理论与实验并存的学科,首先就是要学生理解许多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但是实验又是理论的基础,所以很多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会选择做物理实验的教学方式来开展课程,实验教学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策略,但是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也应该注意,演示实验的方式也应该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如果在物理实验中,教师只是注重实验步骤以及物理原理的讲解,不但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还容易引起学生对物理实验的抵触心理,因此而影响实验效果,所以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的过程中,要将实验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选择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展示实验,这样不仅可以改善学生对物理实验的陌生心理,还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使得学生有种跃跃欲试的冲动,以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投入到实验中去,进而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物理意识以及发展学生实验技能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教授《电从哪里来》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摩擦起电”这一个知识点,我会通过模拟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闪电现象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在模拟之前,我会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大家自仔细回忆你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摩擦起电的例子呢?”,这样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就会自然而然地把物理与实际生活很好地联系起来,然后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我会通过利用起电机来模拟闪电的形成过程,以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起电机内转盘的激烈摩擦现象,进而让学生更好的明白“摩擦起电”这一物理概念,这种通过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展开物理实验教学的方式,不仅能够激法学生活跃思维还能活跃课堂气氛,进而在保证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上来增加学生的物理知识以及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遇到的问题的能力,进而树立学生的物理自信,以为学生之后得更加深入的物理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一切学科都是基于生活而建立起来的,特别是物理这门学科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其实应用的非常广泛,生活离不来物理,物理也离不开生活,而且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现象也只有利用物理知识才能解释清楚,因此,教师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来利用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去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仅能够改善学生对物理的畏惧心理,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物理理论与生活实际巧妙地结合起来,进而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素养,以真正达到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伟.刍议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J].文理导航(中旬),2015(03)
[2]桂国安.结合生活实际 探索初中物理实验教学[J].中学物理,2015,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