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玉红 张春彦
漯河市第四高级中学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即将全面推行,新版历史课程标准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核心要求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中“史料实证”作为核心目标也成为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加强史料教学成为高中历史教学的必然要求。本文就如何恰当运用乡土历史史料,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乡土历史史料;高中历史;历史教学
乡土史料是指学生家乡或附近地区的地方史料、地方古迹以及当地的著名传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建设成就等,包括历史遗迹、文字记载,照片、图片,以及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 ) 指出,“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拓宽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笔者所在的地区——河南省漯河市,乡土历史资源比较丰富,通过恰当的途径,把这些史料资源与历史课堂相结合,对学生拓展历史视野,拓宽历史教学空间,提升核心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就搜集、甄别、选取、运用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恰当运用乡土历史史料,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
一、充分搜集乡土历史史料
漯河市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在其辖区内有新石器时代前期的重要遗址——贾湖遗址;春秋时期举世闻名的召陵会盟;孔子授徒讲学的化身台;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和文字学家许慎编纂的《说文解字》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字典,许慎被誉为“字学宗师”和“字圣”;曹丕篡汉的历史实证“受禅台”和“三绝碑”;早于赵州桥20年,被誉为“天下第一桥”的现存最早石拱桥--隋代小商桥;北宋始建的“彼岸寺经幢”,又称“龙塔古篆”;南宋名将岳飞大破金兀术的郾城大捷;明代早期建成的郾城文庙大成殿;清朝初期所建的北舞渡山陕会馆彩牌楼被誉为“河南清代牌楼建筑之冠”;民国时期的“全国意义的牲畜集散中心”的牛行街;抗日战争胜利中国战区15个受降点唯一“勒石建亭”纪念的漯河受降亭等。历史教师要最大限度的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去这些地方寻找和我们教学相关的史料,充分利用丰富的乡土历史资源,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同时,也可以组建兴趣小组,搜集相关史料,开展课余探究活动,并汇集整理成相应的资料库,申报竞赛活动或社团实践活动,比如省科科技厅主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
二、合理甄别乡土历史史料
由于搜集到的史料内容繁杂、形式多样,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这些史料进行归类、整理、比较、分析后,筛选出客观真实的史料。例如,在2020年上半年带学生到召陵镇、漯河市图书馆、漯河市文化馆搜集到了以下史料:齐桓公会盟台雕像、当地老人讲述的有关召陵会盟的故事传说、专业老师的访谈录、当地文献的相关文字记载、文学家写的随笔,等等。
经过分析比较,发现包括当地文献的记载、专业老师的访谈在内的史料相对真实地反映了召陵会盟,还有当地人口耳相传的故事传说当中:“召陵之盟” 它倡导的“用结盟和平解决争端”思想成为千古佳话,经过我们查阅历史文献 (《史记》、《春秋左传》)得出,这个说法也比较可靠。
三、有效选取乡土历史史料
完成对乡土史料的甄别之后,我们就要开始着手选取和我们历史教学相关的史料,通过课堂呈现这些史料,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在讲述人教版必修三第 10 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这节课前,带领学生到临颍县繁城镇的“三绝碑”处和郾城实验中学校内“ 龙塔古篆”处,对它们进行各个角度的拍照,搜集相关史料,特别是对撰文、书法、镌刻俱佳的《受禅表》碑文史料的搜集。在讲述本课时,先让学生展示经过选取的照片和相关的史料,学生赏析后,教师展示讨论的问题:(1)《受禅表》碑上的文字是什么书法?有何特点?(2)钟繇除了刀刻绝妙外,他还擅长什么书法?(3)“龙塔古篆”的篆刻到《受禅表》碑镌刻的文字书法上有何变化?“龙塔古篆”中韩愈的字体又是什么书法?通过这些乡土历史史料的选取,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能够丰富他们的乡土知识,增强学生建设家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能够培养他们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素养。
四、恰当运用乡土历史史料
我们现在使用的历史教材,涉及的内容大多是国家层面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于地方史几乎没有涉及。而漯河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比较丰富,如何把丰富而又新颖的乡土史料引入历史课堂,是我们一线历史老师所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我的方法就是只要是和历史教材相关的史料,我们就尽可能多地去搜集,经过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后,再展示在我们的历史课堂中。如在讲述人教版必修一第 16 课“抗日战争”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前带领学生去受降亭及受降亭抗战纪念馆参观学习,引用受降亭建设的原因,这既可以填补教材的不足之处,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因为这是发生在我们本地的历史。再如,讲述人教版必修二第 10 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漯河市博物馆及漯河市城市展览馆的有关牛行街的发展演变的历史资源,让学生通过分析这些历史史料,感悟一百年来漯河市商业的发展。
总之,乡土历史史料是我们研究历史的一项重要资源,如何充分地搜集、合理地甄别、有效地选取、恰当地运用乡土历史史料,是我们一线历史教师要解决的一大问题。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我们能够恰当地运用这些史料,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高中学生历史材料阅读能力的现状及策略研究》(JCJYC20111122)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
[2] 《漯河文史资料》第二十三辑.
[3]杨兴亮.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史料教学实践分析 [J]. 考试周刊, 2020(053期):151-152.
[4]邓邦林. 浅谈历史史料对培养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以辛亥革命为例[J] .学科教育,2020 (12上旬):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