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丹
河南省鹿邑县第二高级中学 477200
摘要:初识班主任,他肩负着建班育人的重任,他承担了太多的角色,他不再是单纯“传道授业解惑”,他在教育活动中还要扮演着学生学习的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学生的管理者、道德楷模,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心理医生,父母代理人等等。而做班主任的学问被称为“天下第一等学问”,班主任认真而踏实的工作,成就了多少孩子灿烂的明天。有人说,班主任是天下最小的主任,但他却是责任最大的官,他对学生的影响最深刻、最永远,他要用思想智慧、爱心和方法点亮学生的未来。
关键词:班主任;心路历程;管理理念;管理方法
第一章:班主任心路历程
席慕容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当所有的泪水都已启程,却忽然忘记了那是怎样的开始”。初为班主任,我有些好奇,有些忐忑,但我有挑战的决心和勇气。工作伊始,我是茫然的:当任课老师抱怨班风差的时候,我随时跟进课堂纪律的监督;当有男女同学关系暧昧不清时,我旁敲侧击;当有学生与任课老师顶撞时,我引导他们分析自己的行为,让他们主动认识自己的错误,并诚恳的保证,下不为例……长期起早贪黑,事无巨细,疲于奔命,甚至因为班级事务一时失态,自己难以释怀;又会因为班内某个同学不良品行教育后却又反复,某位同学成绩下滑而深夜辗转反侧,夜不能眠……
慢慢的我明白了,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它有着高深的学问。
要做一个有思想的班主任,一个班主任用什么样的思想去影响班级学生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呈现在大家面前。一个有思想的班主任,善于把自己的思想潜移默化,升华为班级文化,培育出有特色的班级团队;一个有思想的班主任,才有强大的感召力,将学生凝聚在他的周围,学生在他的引领之下才会在人生的旅途上不断进取。当一个班主任的思想境界,精神境界达到一定高度,行动便变得轻松而主动,当一个班集体成员整体的思想境界和精神境界提升到一定高度后,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就会悄然形成。
我们的幸福来自于工作,我们的快乐来自于学生,我们要学会享受这天天围绕在身边的幸福,普天之下,有谁能拥有这么多学生的爱?唯有我们班主任。
第二章:班级管理理念——公平 民主
罗丹有一句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叶澜教授也认为“每一个学生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别人无法替代的价值,而且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所以,无论是班级中那些所谓的“优秀生”还是“后进生”,只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就会发现,每一位学生,他们身上所存在的价值,发现他们的美之所在。所以公平对待所有的学生,不偏爱优秀生,不冷落后进生,从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自己得到了平等的对待,人格受到了尊重。
魏书生认为:“未与学生协商,只由老师独立做出的决定,学生会自然而然的认为那无非是教师作为管理者的需要而做出的决定,自己只是被管理者,甚至是被束缚者,因而自觉不自觉的把自己放到了教师的对立面,消极应付,使决定的效力打了折扣,而经过学生酝酿讨论做出的方案,既避免了脱离学生实际带来的较大失误,同时,又获得了学生们自觉热情的支持,因为学生有维护自己选定方案的心理。”这一思想始终是我做班级工作时极力遵循的原则。当我们把民主协商,平等对话的权利还给学生,久而久之,就会得到学生的信任,得到了学生的理解和支持。
第三部分:班级管理方法
《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形成了自己的班级管理方法。
一、班委团队的建设
班干部是班集体的领导核心,是联系老师和同学的桥梁,班干部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班级的兴衰,班干部对学生的影响是班主任不可替代的。因此,班委的组建我分成这三步进行:第一步学生自荐班委,作为班委,第二步任命班长,第三步班长组建班委会。作为班委,必须是位乐于为班级服务,愿意得到锻炼的人,让学生自荐后,通过第一轮上台演讲,结合全班学生民主投票,选出班长候选人。接着给班长候选人分配不同的事务,经过考察期后,在班级内举行一次公开竞选,让全体学生进行第二次投票,选出最有信服力的候选人作班长。最后让班长去组建班委成员,这样组建的班委就是一个团结助的团队了。
二、班级公约的制定
班级公约是需要全体同学去遵循,更需要全体同学去维护的,所以班级公约的制定,实行“全民参与"。首先,我和班长列出提纲,接着由班长及班委成员起草具体措施,然后印发给每个小组,每位同学均可提出建议,小组在草案基础上修改,最后由班委整理,在班会上逐条让全体同学表决,形成定稿,班级执行。这样,每位同学就会自觉维护班级公约。
第三、小组积分化管理
在小组建设上,我建立了自己的一套方案。第一、将全体同学按成绩均分到每个小组,使每组中都有成绩优异者,各小组平均成绩相着不多。第二、各小组根据组员特点分配负责事务,使小组中每个成员都是小组管理的参与者。第三、根据班级公约对各小组量化积分,并将积分作为小组座位变动的依据(座位调动实行整组调动,按积分高低小组自主选位)。第四、制定评价制度。每次定期总结时,在各小组中评选出不同职务的优秀者。比如,每个小组均有组长、卫生组长、纪律组长,语文学科组长等,总结时将选出优秀组长、优秀卫生组长等。所以,这种小组制度实现了全体同学参与班级管理,使每位同学都有主人翁意识,达到集体教育与个人教育有机结合的目的。为每位学生都创造了机会和环境,要让他们充分发挥其优势资源,树立榜样,以优待差,促使他们在参与中提高在参与中成长,从而促进整个班集体的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郑辉,带班常见问题与处理,世界知识出版社
2.徐红梅,树立教师威信的秘诀,世界知识出版社
3.王宗彬,给班主任的101条建议,世界知识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