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中教育评价与管理体系建设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24期   作者:杨雪
[导读] 随着当前我国教育教学体系的不断建设和发展,以及学校教育管理制度体系的不断优化与完善

        杨雪
        阜阳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教育管理专业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教育教学体系的不断建设和发展,以及学校教育管理制度体系的不断优化与完善,现阶段生命教育工作的开展受到了我国社会各界认识的共同关注与探讨。人们普遍认为,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是促进学生生命价值观发展,端正学生对生命认知能力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改变传统模式下学生对待生命态度与看法的重要修正手段。在此,研究将结合生命教育的评价管理体系进行深度探讨和分析,并且会从生命教育及评价管理体系的建设角度思考如何实现教育评价的导向性、统一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另外,研究还会在论述生命教育及评价体系构建的同时,针对现阶段生命教育中能够存在的问题,以及教育评价中存在的短板提出相关看法,希望能够借此为后续的生命教育评价工作深度开展提供一定的支撑和帮助,进而为后续生命教育及评价与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创和全新的应用路径。
        关键词:生命教育;评价与管理;体系建设;问题分析;方法应用
一、引言
        结合当前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及评价与管理体系的现状来分析,当前部分学校虽然能够基于新课改的教育原则和教育现代化的应用理念对生命教育及评价管理体系做有效建设,但是在实际运行和操作过程中依然存在有显著的问题亟待商榷与解决。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点:第一是教师对生命教育的意义不甚明确;第二是教师对生命教育评价管理体系的建设标准认知不深;第三是学生对参与生命教育学习的意义了解肤浅;第四是学生对学习生命教育的评价管理体系应用能力羸弱。针对上述问题,未来学校在开展生命教育,构建符合生命教育需求的评价管理体系时,务必要结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评价和管理模式,进而为后续的生命教育评价与管理体系建设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新规划。
二、生命教育及评价管理体系建设的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在生命教育的评价管理体系构建中,对于导向性原则的应用更加注重于对现实环境的评论和判断。所以,导向性原则的应用更要基于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评价管理工作的开展。这一评价管理应用机制是一种阐述好与坏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总结优点、知名缺点的应用手段。
(二)统一性原则
        生命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与评价管理体系的建设形成高度契合与高度协调的统一性应用机制和发展原则[1]。在这一背景下,能够实现在生命教育评价体系中的自我评价应用与他人评价结合的方法,实现对个人对生命观的有效建设和发展,同时能够让自己从客观角度判断自身对待生命的态度以及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三)科学性原则
        对生命教育及评价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应用需要始终秉承着科学设计、科学创新的思维来应用[2]。只有在这一背景下,生命教育工作开展的质量才能得到显著的提升,且评价管理工作开展的效果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建设和发展。另外,基于科学性原则的应用,还能帮助评价管理工作的开展形成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融合的评价机制,这对于学校开展生命教育有着重要的帮助与引导作用。
(四)有效性原则
        一切制度的建设和应用最终落脚点都需要观察其是否具有一定的效果[3]。在教育教学体系中,对各类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教学素材的操作和使用,需要从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课堂教学的整体状况来判断该制度和方法的应用效果。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工作开展的时候,需要结合有效性原则对学生进行评价管理制度的应用,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生命教育中教育评价与管理体系建设的问题
(一)教师难以明确生命教育的意义
        当前部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对于如何正确应用评价管理体系,以及如何正确开展课堂教学工作存在有一定的认知不足。而且部分教师表示,生命教育不属于正统意义上的学科教育,所以在开展教学的时候难以应用相关课例和相关题材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与分析,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存在有较大的难度。这是当前部分教师对待生命教育的真实态度,同时也是部分教师在开展生命教育中对评价管理体系所秉承的应用方法[4]。由此可见,教师的认知错误,导致了学校生命教育工作的开展难以得到有效推进,且由于教师的认知误差,还制约了学校生命教育工作开展中的评价管理体系发展和建设。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要从教师的认知角度出发,通过提升教师对生命教育的感知和领悟能力来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通过该方法的应用,能够实现教师对生命教育及评价管理体系的正确理解和有效应用。
(二)教师难以参透评价管理的标准
        在现实教学环境中,部分教师对于如何正确应用生命教育评价管理体系存在有相应的疑问和不解,而且部分教师在应用生命教育评价管理体系的时候,无法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个人的教学需求对其做有效调整和筹划。这就导致了教师对生命教育评价管理体系的应用能力难以得到提升,且会导致学生在后续教学工作开展中无法结合个人的教学需求以及课堂发展的现实需求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学和辅导。同时,还有部分教师对于生命教育评价管理体系的应用标准存在有一定的认知误差,认为只要应用了生命教育评价管理体系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就等于是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课堂教学的条件。殊不知,学生在教师对评价管理体系的应用过程中,无法依托个人的学习状况对相关评价和管理标准进行有效的区别,进而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云里雾里的现象,而教师的教学工作开展也会变成空中阁楼,无法将各类问题和知识概念的讲解落在实处。
(三)学生难以了解生命教育的作用
        在日常教学工作开展,以及日常学校教育管理调研实践的过程中了解到,部分学生对于学校生命教育工作的开展存在有一定的认知不足,而且有大量的学生表示,由于教师开展生命教育工作的态度不够端正,以及教师对生命教育工作开展的能力无法与学科教育相提并论,所以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大都是通过自主学习的方法来进行,所以对待生命教育中一些较为深奥的问题,或者是难以理解的概念等,无法做出有效的判断与理解,且无法对相关问题进行恰当的提问。另外,还有学生表示,自己虽然经常参与生命教育的学习,且学校对于生命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但是由于个人对生命教育的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实现对生命教育主要作用的全面论断和分析。这也是当前学生参与生命教育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也是制约学习对生命教育的主要作用做有效理解的关键阻碍。


(四)学生难以认识评价管理的效能
        部分学生在参与生命教育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教师所应用的生命教育评价管理体系存在有一定的疑惑。有学生表示,教师对于生命教育评价管理体系的应用无法像其他学科的评价管理体系应用那样熟练,且在生命教育评价管理体系的应用过程中,个人无法对相关评价信息和管理信息做综合性的判断与分析,进而导致生命教育评价管理工作的开展成为了空谈。还有部分学生表示,由于自己对生命教育评价管理体系建设和应用效能的了解不够,以及对其功能性发挥以及作用性体现的认识深度不足,导致对该评价管理体系的关注程度存在有较大的偏差,进而造成了自己对生命教育学习的不重视,以及对生命教育评价管理体系应用的不重视。所以,从本质上分析,造成学生难以认识评价管理效能的主要问题在于,学生对待评价管理体系的态度不端正,以及教师没有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和学习环境。
四、生命教育中教育评价与管理体系建设的路径
(一)教师要基于生命教育的现实评价感悟其中的意义
        教师在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的时候,需要让学生明白,生命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有效的提升个体对生命的认知和感悟能力,同时为了有效建设个体的生命价值观,而生命价值观则指的是在人的一生发展过程中,由不同的事物、情绪和行为组成的具备提系统性的生命表征方式。这是人生命活动的一种体现,也是决定人生命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所以,教师在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的时候,务必要重点对学生进行显示评价工作的开展,以此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判断能力,实现学生内心和行为上的协调统一发展。而且,该方法的应用还能有效促进学生在成长和发育过程中的个人认知能力,促进人的社会感知素养,提升人的思维与行为高效融合与统一[5]。所以,生命教育工作的开展主要表现在了对生命的活动方式、生命的活动质量以及生命的活动过程中显现出来的具备深层次内涵的意义追求和探索。生命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提升学生的价值,促进学生个人发展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学生对生命活动概念的建立与养成。
(二)教师要基于生命教育的自我评价把控应用的标准
        教师在对学进行生命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善于应用评价管理体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氛围。在这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日常学习等,为学生提供生命教育知识学习的评价标准和管理标准。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认知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加强,且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和管理控制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加深。这对于提升教师后续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后续学习的水平均有这重要的帮助作用和引导意义,且对于师生之间对生命教育教学与学习,以及评价管理体系的应用与控制也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由此可见,教师要基于生命教育的大背景,对评价管理体系进行应用,以此实现教师对学生的有效把控和评价管理标准的有效判断。
(三)学生要基于生命教育的定性评价衡量教育的作用
        在前期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帮助下,以及对生命教育评价管理体系的有效应用中,能够让学生对生命教育的作用做出相应的了解。通过了解,学生会明白,从本质上分析,生命教育涵盖了生与死的过程,包含了生或死的概念,融合了生向死的发展,反应了精神永生的价值与功效。当学生感悟到这一内容之后,此时学生对待生命教育的评价能力和自我管理效能必然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建设,且能够在后续的学习和生活中将生命教育的相关知识概念融入到其中做有效应用,实现学生的“知行合一”。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让学生明白人的生存与生活之间的差别和关联,且可以让学生了解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对于生命的关注以及对于生命的尊重能够为个人的成长和建设带来重要的帮助与引导。所以,通过生命教育评价管理体系的应用对学生的内心进行定性评价与衡量,能够让学生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建立起一种端正的学习态度、生活态度、认知态度。且可以让学生知道“我是谁”,明白“我的价值”,了解“我的作用”,发挥“我的优势”。
(四)学生要基于生命教育的动态评价挖掘知识的效能
        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以及在教育工作中进行评价与管理,能够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深入的挖掘个人的学习问题和学习短板,且能够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对教师提供的评价展开深入分析。在分析教师评价内容和管理内容的时候,学生能够结合个人的学习优势和学习弱势实现对自身学习方法的转变,进而能够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挖掘更多关于生命教育的知识,了解更多关于生命教育的话题。这对于建设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提升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意识有着重要的帮助。另外,在动态评价工作的开展中,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概念的重点阐述与讲解,以此让学生明白如何寻找生命的价值,如何拓展生命的宽度。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生命教育评价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应用过程中,需要将生命教育和评价管理体系的构建融合在一起做重点研究,通过其原则性的应用,构建具有导向性、科学性、统一性和有效性的教育框架与应用结构。在这一背景下,生命教育工作开展中的各类评价与管理问题将迎刃而解,同时还能基于现有的教育条件、引导方法、评价原则、管理思路和应用手段等,实现对教师开展生命教育感悟能力的发展以及对教师应用评价管理体系把控能力的提升,另外还可以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学习认知能力以及生命教育知识挖掘和探索兴趣做进一步的建设与促进。
        参考文献:
        [1]周步兵,王恒富.生命为本:握好多元评价的“尺子”——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思政课研究之六[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34):22-24.
        [2]董伟,赵小庆,唐莉,王碧娟,陈露,张波.基于生命质量及自我效能理论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现代医药卫生,2019(18):2773-2776+2779.
        [3]赵娜.评价理论视角下的中美儿童死亡教育语篇——“Dealing with Death”和“怎样与孩子谈论死亡和生命”比较[J].外语研究,2019(02):12-17.
        [4]郑毅.生命教育理念下高职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策略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01):62-65.
        [5]陈亚军,肖磊.论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缺失与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9(12):137-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