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惠敏 马丽丽 李春香 马敬 王朝娟 梁艳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科技大学护理学院
【摘要】目的 探讨以提高护生实际英语运用能力为导向的混合式教学在基础护理学实验课双语教学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7级护理本科生的2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个班级为实验组(n=38),应用混合式教学在基护实验课中进行双语教学,以在线学习工具“雨课堂”为依托,于课前、课后发布预习资料和复习课件,引导学生提前学习操作流程和相关专业英语词汇,在实验课堂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和双语示教,练习课上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护患英语对话,并拍摄视频发送给教师进行针对指导;另1个班级为对照组(n=36),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双语教学。通过平台了解学生在线学习参与情况,于研究结束后测评2组学生的技能操作,并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问卷调研实验组学生对本教学模式的评价。 结果 实验组护生技能操作考核得分为(79.12±4.01),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生对本门课程的在线学习参与情况较好,且对本模式认可度较高,总体认可度为97.4%。结论 应用以提高护生实际运用能力为导向的混合式教学在基础护理实验课上开展双语教学,提高了护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促进技能操作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专业英语的运用。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技能操作;教学方法;双语教学;基础护理学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高等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的逐步完善,高等学校在线教育应运而生。众多研究者认为,混合式教学即设计和利用优秀的慕课资源或在线学习资源,改变或重组学校教学流程,促进在线教育和面对面课堂教学的优势发挥和学生的参与式学习,提高教学质量[1-4]。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而基础护理学实验课是护理专业学生今后从事临床职业工作的实践基础和关键一环。此外,在基护实验课中采用双语教学对于提高护生专业英语的运用及沟通交流能力具备深远意义,能够促使与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接轨,增强护生的国际竞争力,有助于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目前基础护理学实验课采用双语教学较少见,且由于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自身英语水平有限、教学方法单调、缺乏吸引力等,仍存在一些问题[5]。混合式教学目前在护理教育领域内应用日趋广泛,已在外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基础护理学等理论教学中得到应用,依托的在线平台有蓝墨云班、雨课堂、超星学习通[1,6-7]等,而本研究首次尝试将混合式教学应用于基础护理实验课双语教学中,取得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我院2017级护理本科生共6个小班,随机抽取其中2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个班级为对照组(n=36),另1班级为实验组(n=38)。对照组男生7人,女生29人,年龄(19.59±0.78)岁;实验组男生9人,女生29人,年龄(20.09±0.89)岁;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教学方法
基础护理学实验课程是护生掌握基本护理实践操作的重要课程和实践环节,本学期共40学时,本次教学改革计划进行16学时(包括示教课时和练习课时)。改革内容为人卫第6版《基础护理学》第8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的实验操作内容,包括生命体征的测量、吸氧法、吸痰法等。
1.2.1 实验组教学方法
1.2.1.1 准备阶段
进行授课前,教师应充分掌握混合式教学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做出详细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案,准备好教学相关的在线学习资源。针对此部分内容,教师还需做好双语授课的准备。
1.2.1.2 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混合式教学以清华大学设计的雨课堂为在线学习平台,所有在线学习资料均通过该平台发布。以“生命体征的测量”这部分实验教学内容为例,本课程教学设计如下。①课前预习:根据实验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教师课前制作预习课件。预习课件的制作及推送通过“雨课堂”发布,以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网站等多种形式。预习课件内容重点突出,长短适宜,以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宜。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其内容包括生命体征相关知识、操作步骤的流程图(由教学团队教师制作)、注意事项、重点英文基础词汇、短语表达,以及生命体征测量操作的英文视频,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预习完毕,掌握相关技能操作步骤和相关专业词汇的英文表达,熟读单词,看完通过平台发送的英文视频(教师可通过后台看到学生观看视频时长),完成基本知识体系和操作流程的构建。此外,在线学习平台中有留言功能,师生还可通过平台留言功能进行答疑、互动。如,学生可针对难懂的专业词汇进行提问,教师可在评论区内对专业词汇或短语用法进行解释、举例等。②课后复习:在课后复习阶段,教师也通过雨课堂平台发送复习课件,主要内容以英文形式呈现,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回顾总结,词汇用法总结和操作要点相关的复习题。
1.2.1.3课堂面对面双语教学
按照教学设计,在实验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针对预习课件的内容做简单回顾,再次强调重点专业词汇和常用表达的用法,带领学生朗读,加深学生印象。然后,教师根据本次课程中的技能操作内容设置相关的案例情境进行示范讲解,如针对生命体征测量这项操作,教师设置案例如下:病人王某,男,37岁,为新入院病人,临床诊断为结肠癌,需住院手术,责任护士需为其提供入院护理-生命体征的测量,责任护士对新病人进行生命体征的评估和测量。教师先讲解操作前准备,包括环境、护士、用物等方面的准备,在用物准备时着重对操作过程中可能用到的设备、器械的英文表达等进行讲解;其次进行操作示范,需要另外一名教师进行辅助教学,两名教师需在上课前提前熟悉案例、掌握实验操作流程、掌握单词用法及口语表达,操作开始后由两名教师配合完成角色扮演,一名扮演护士,一名扮演病人,两人在操作的沟通过程中注意英语口语交流,注重口语的实用性和交流性,准确完成英文对话。交流过程中护士应尊重病人,充分体现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在操作步骤的示范过程中,教师逐步边示范边用双语进行讲解,分解动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2.1.4 练习与教师反馈
示教结束后,进入学生练习、教师床边指导环节。38名学生分小组在各自的床单位进行练习,每组3-4人,两人一组进行护士和病人的角色扮演、英文对话和操作练习,小组其他同学对2名同学的操作过程及英文对话进行视频录制,录制后小组同学回看视频,仔细找出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表现和错误,以便下次改进。在练习过程中,教师深入各个小组与同学一起探讨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指导,深入分析和反思,针对操作步骤的正确性和英文发音、口语运用的准确性进行指导,找出优点和不足,明确改进方向,争取每次练习都有进步。最后,在课堂即将结束时教师随机抽取两个学生进行回示,全体同学进行观看和学习,结束后由学生和教师针对其优点和存在问题分别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意见和建议,有助于学生获得练习的反馈和进步。
1.2.2 对照组教学方法
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先针对重点词汇进行讲解,然后用英语示范整个操作过程,过程中有汉语讲解;之后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最后教师抽取两个学生进行回示,其他学生和教师针对回示同学的操作进行评价。
1.3评价指标
1.3.1 在线学习情况:根据雨课堂教师端收集的学习数据,描述实验组学生在线学习的情况。
1.3.2 实验操作得分:每一项操作课程结束后,由研究人员组织四名教师对两组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考核。形式为2人一组进行操作,包括护患沟通角色扮演及英文运用;小组得分为2人成绩,本次教学改革共进行生命体征测量、吸氧法和吸痰法三项操作,最终实验操作得分为三次考核的均分,满分100分,评分标准包括学生对本项操作的熟练程度(25%)、操作过程中护患的交流情况(15%)、英文表达的流畅程度(25%)、专业词汇掌握的准确程度(25%)和总体评价(10%)。
1.3.3 课程评价:采用研究者自制的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包含8个题目,旨在了解实验组学生对所接受授课方式和教学效果的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用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用频率表示;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实验组学生在线学习情况
本研究实验组共有38名护生参与了基础护理学实验的双语教学,学习气氛较好,参与度高。均能够完成在线预习内容和在线复习内容,积极在讨论区提问并给教师发送自己操作练习的视频。所有学生查阅预习课件282次,复习课件219次,观看在线英文视频总时长3600分钟,讨论区提问65人次,给教师发送操作练习视频114次。
2.2 两组学生实技能操作成绩比较
研究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操作技能考核和章节练习理论考核结果均发现,实验组得分较对照组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两组学生技能操作成绩的比较(分,)
.jpg)
3讨论
3.1 混合式教学对护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影响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在患者健康需求不断扩大及要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对护理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8]。护生需学习内容繁多复杂的医学基础知识、护理专业知识,熟练掌握过程复杂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技能操作,工作后还需不断更新临床实践技术和研究进展。因此,为促进专业发展,护生必须拥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即能够合理利用元认知策略和学习资源,高效习得和掌握护理专业知识[9]。分析原因可能是,教师课前给学生发送了预习课件,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在线预习任务,因教师在平台上可直接监测到每位学生的预习情况,可从一定程度上对自主学习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强化了其学习动机,促使其自主完成学习计划。此外,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操作练习时,小组同学进行互相录像,教师引导同学们共同观看、讨论与反思,回忆自己的错误,这一学习过程,促进了小组的团队合作和人际沟通,加深了同学们对知识和操作技能步骤的掌握程度,促进了知识的转化运用。
3.2学生对该模式较为认可
本研究对护生的满意度调查可知,所有学生都认为有兴趣且有必要在实验课中开展双语教学;100%护生均认为应该提前发布预习内容且预习内容有助于技能操作的学习和专业词汇的掌握及运用;94.7%的护生认为小组同学相互录制视频并观看反思学习有助于提高实验技能操作;97.4%的护生从总体上认可该教学模式。结果提示,护生对在基护双语实验课上应用混合式教学法较为满意。此外,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增加,对护理专业英语的熟练掌握和应用有助于护生获取前沿知识和进行学术交流,也能真正提高护生在涉外护理情境中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本研究中教师提供的预习课件中包含丰富、优质的涉外护理英语学习材料,有利于护生对专业词汇的掌握;再者,护生对自己进行角色扮演和英文对话时的技能操作练习录制成视频,有利于其反思自身在英语口语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实践环节的双语教学有助于真正提高护生在临床实际情境中的英语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本教学模式为护生提供了口语练习的机会和教师进行指导、纠正的机会,因此学生对这样的双语教学模式认可度较高。
参考文献
[1]马丽丽,李春香,杨惠敏.混合式教学在基础护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8,15(1):19-22.
[2]李鹏,李镇麟,易淑明,等.基于雨课堂的全程混合式教学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8,33(16):72-74.
[3]沈锐,金瑞华,郭伟红.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的翻转课堂在社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8,15(1):26-29.
[4]Goral T.Make way for SPOCS:Small,Private Online Courses may provide what MOOCs can't[J]. University Business, 2013, 16(7):45.
[5]陶月仙,赵乐,陈以华.本科护生基础护理学技能课双语教学存在问题分析[J].护理学报,2017,24(6):14-16.
[6]郭蕾,陈艳,岳容兆.基于记忆-遗忘规律的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19,16(2):119-122.
[7]王进,邹晶莹,林婕.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对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研究[J].护理研究,2018,32(9):1451-1453.
[8]吴德芳.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4.
[9]焦艳会,宋梅.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研究,2018,32(13):2110-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