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奥尔夫音乐活动促进自闭症儿童综合能力发展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6卷2期   作者:黄芳
[导读] 奥尔夫音乐活动以节奏为基础,以综合性、即兴性、参与性等为基本原理,
        黄芳
        江西省九江市特殊教育学校 332000
        摘要:奥尔夫音乐活动以节奏为基础,以综合性、即兴性、参与性等为基本原理,重视整体感觉的发展,对自闭症儿童的能力发展有明显作用。本文以小康的个训康复课为例,探讨如何运用奥尔夫音乐活动开展自闭症儿童的综合能力发展的训练。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活动 自闭症 综合能力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其音乐活动以节奏为基础,以综合性、即兴性、参与性等为基本原理,重视整体感觉的发展,强调人本回归、为人所用。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这种音乐活动可以很好地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对外界的感知能力,对其他方面的不足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
一、学生基本情况
        小康,男,2010年8月26日出生,无家族遗传病史。
        能力发展现状:
        (1)感知觉方面:喜欢双手拍球,喜欢把玩有棱角的物体;
        (2) 认知方面:能理解日常用品的功能(如用碗和调羹吃饭,用杯子喝水等);
        (3)粗大动作方面:能自行行走、上下楼梯、跑、跳;
        (4)精细动作方面:能堆叠2个积木,独立进行串珠;
        (5)语言方面:能理解简单的指令(如来、去、坐、上厕所等),能理解自己的名字、玩具、水杯等,心情好时会发出“呜”“啊”等声音。
        (6)情绪行为方面: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自我控制力差。
二、制定训练方案
        此训练从2017年9月开始,至2019年7月止,历经四个学期,持续两年时间。每学期教师都制定了适合小程发展的长、短期目标。
训练目标:
        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响感兴趣,能对音乐作出反应;能初步感受声音的强弱、快慢。
        2、能用声势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能参与简单的器乐演奏活动。
        3、伴随音乐,按节拍、节奏做出简单肢体动作;能配合音乐做简单的表演动作。
        4、能主动参与音乐游戏活动;能参与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训练内容:声势走线、音乐律动、器乐演奏和音乐游戏
训练方式:采用师生一对一训练。由老师每周一、四下午在学校个训室对小康进行20分钟的奥尔夫音乐活动训练。


训练策略:表演演示法、游戏教学法、互动交流法
三、训练实施
(一)声势走线,吸引注意
        声势活动是用儿童的身体作乐器、通过身体动作发出声响,运用捻指、拍手、拍腿、跺脚等身体动作参与音乐的伴奏,让自闭症儿童在音乐中模仿动作,参与音乐活动。
奥尔夫音乐重视身体的参与,把身体的各部分当做乐器来进行节奏练习和音乐伴奏,让身体最大限度地参与到音乐当中,能调动自闭症儿童内心的活力和热情。自闭症儿童通过亲身体验,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没有困难和压力地自然学习,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感,对其情绪起到稳定作用。
(二)音乐律动,愉快参与
音乐律动中身体伴随音乐变换动作,调动多感官体验,能引导自闭症儿童主动参与音乐活动。
        奥尔夫教学理念追求人性中自然、原本的东西,注重人对音乐的基本的感受,通过参与来自发的、自然的获得。音乐律动通过各种富有韵律的动作来吸引自闭症儿童,参与音乐律动活动,感受音乐要素,在训练中得到音乐感知、身体律动的体验,使其动作协调性和音乐表现能力得到发展。
(三)器乐演奏,提升能力
奥尔夫乐器演奏以节奏为主,比较容易操作,如鼓、沙锤、响板、腕铃、三角铁等。这些乐器不强调过多的技巧,只要在老师的启发下就可以有节奏地敲击进行音乐伴奏,使自闭症儿童很容易参与到音乐中。
奥尔夫乐器演奏活动通过提高自闭症儿童对音乐的兴趣来提高其对外界和其他人的兴趣,参与外界活动的兴趣也随之得到提高。教师根据音乐设计节奏,自闭症儿童一边注意音乐的节奏一边演奏,也有助于培养其专注力,加强对听觉反应能力的改善。
(四)音乐游戏,互动交流
        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动作都具有节奏感,结合奥尔夫音乐教学,把生活中的走、跑、跳、刷牙、洗澡等日常动作作为题材,结合身体的动作,配合声势、节奏、律动等组合成音乐游戏,不仅内容丰富,自闭症儿童也乐于接受。
        奥尔夫音乐活动互动性很强,游戏过程中教师引导自闭症儿童作音乐性的“动”,吸引自闭症儿童沉浸在游戏般的欢乐之中,不知不觉间感受着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促使其动作协调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自闭症儿童和教师间互相配合协作,不仅会促进双方的交流合作,还会增进相互的感情,发展共同注意及听指令的能力,促进儿童情商的发展。
四、效果分析
经过近两年奥尔夫音乐活动的训练后,小康各方面的表现均有进步。奥尔夫音乐活动有效激发小康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主动性,在声势、走线、律动及乐器演奏中学习粗大动作(如跑、跳、行走、爬、伸展)及精细动作(如手眼协调、抓握能力、敲、拍、手指独立操作),进而加强感官刺激,促进动作协调,提升肢体力量的平衡性。通过参与奥尔夫音乐游戏,让小康体验到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及彼此分享的乐趣,提升身体协调能力、参与能力和专注力,促进共同注意和主动语言的产生,增强个体愉悦感。
五、反思
        运用奥尔夫音乐活动促进自闭症儿童综合能力的发展效果是肯定的。但对自闭症儿童教学来说,必须切实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独特的方法,要善于选择难度适当的内容进行教学,并根据学生情况适当降低难度、加以合理变化,根据奥尔夫音乐原理进行声势、走线、律动、游戏、配乐器等设计。在训练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自闭症儿童的视觉优势及生态化评估结果来合理构建教学环境,制作结构化教学活动安排表、视觉提示卡等来辅助教育教学,帮助自闭症儿童更好地参与奥尔夫音乐活动课堂,以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欣.自闭症儿童运动能力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J].绥化学院学报,2019,39(07):75-78.
[2]浅谈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节奏能力[J]. 李仕红.??决策探索(下半月).?2017(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